APP下载

浅谈泰国文学作品《帕阿派玛尼》的文学类型

2017-04-19赵昌玲罗敏瑕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赵昌玲++罗敏瑕

摘 要:文学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表现审美情感的方式。《帕阿派玛尼》是泰国著名诗人作家顺吞蒲的长篇故事诗,是泰国文化代表的七部文学作品之一,在泰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帕阿派玛尼》是一部理想型文学作品,作品运用虚幻夸张的创作手法,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为泰国文学史添上了绚丽的一页。

关键词:顺吞蒲 《帕阿派玛尼》 文学类型 理想型文学

一、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一)作者基本情况介绍

顺吞蒲是18世纪泰国著名诗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诗人之一,他也是泰国历史上的“桂冠诗人”,被人们称为“格伦之父”,在泰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流传至今的共有24部,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格楞城游记》、《碧武里游记》、《昆昌与昆平》和《帕阿派玛尼》等。游记诗是他创作的一种主要文学体裁,其中既记录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又表达了他对自己爱人的思念。

顺吞蒲生活在泰国古典诗歌鼎盛的时代,他的创作继承了泰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吸取了民间文学和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文学的营养,对泰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博采口语,通俗易懂,语句凝练,音韵和谐,想象丰富。他在表现手法上也有创新,是泰国第一个把格仑用来叙述故事的诗人,以后出现了许多用格仑写成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另外,他首先赋予格仑以内韵,使格仑这一体裁更加优美动听,因此文学史家把他称为“格仑之父”。他的诗对后世诗人影响很大,直到现在仍深受人民的喜爱。

(二)作品简介

1、作品介绍

《帕阿派玛尼》,这是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所认为的“作为泰国文化代表的7本伟大文学著作”中,“唯一一本不是根据别国著作翻译、改编或进行再创作(尽管他也深受《佛本生故事》及印度传奇中许多故事的影响),而是完全由泰国作者创作的作品”,作者就是顺吞蒲。长诗以王子帕阿派玛尼的曲折经历及其與公主素婉玛丽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塑造了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勾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其中有游方僧、天主教神父、佛教僧侣、英国王后等)甚至妖、怪、兽,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实为泰国古代文学中罕见的奇作,被认为是一部不朽的名作。“诗人的天才通过这种风格发挥到了完善的境界,时到今日仍无人与之相比。”

《帕阿派玛尼》全诗25500行,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使用格伦体写成,达到了格伦诗歌登峰造极的地步。诗人开始写作《帕阿派玛尼》的年份大概是1822或者1823年,断断续续,几乎持续了他的一生。泰国和国外的历史,泰国及国外的文学作品,泰国的信仰、文化和风俗习惯,诗人自己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和预测,诗人的亲身经历是《帕阿派玛尼》的主要灵感来源。《帕阿派玛尼》中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成为泰国文学长廊中的经典。

2、作品主要内容

主要讲的是拉达纳国的两个王子帕阿派玛尼和西素旺被父王逐出国门后的奇异经历。

帕阿派玛尼和西素旺奉父王之命外出学艺,帕阿派玛尼学了魔笛,西素旺学了棍法。然而国王却认为他们不学无术,一怒之下将两人赶出了国门。两个王子流落到海边,结识了三个能力非凡的婆罗门,五人成了好朋友。帕阿派玛尼随后被水妖海蝴蝶掳去强迫成了亲,生了儿子信沙姆。西素旺与三个婆罗门寻找帕阿派玛尼,随波飘到了隆加国,帮助隆加国国王打退了进犯的爪哇国王子的军队,西素旺也与公主凯沙拉结了婚。

八年后,帕阿派玛尼在美人鱼夫妇和道士的帮助之下与儿子逃脱。他先是娶娘娥为妻,后在海上与帕惹国公主素宛玛丽相遇,两人一见钟情。海蝴蝶于是兴风作浪把船打翻。帕阿派玛尼吹起魔笛杀死了海蝴蝶。而失散的信沙姆和素宛玛丽则搭上海盗船到了隆加国,遇到了西素旺,经过一番激战之后,叔侄俩得以相认,并一起出来寻找帕阿派玛尼。他们战胜了素宛玛丽的未婚夫锡兰王子武沙林后,帕阿派玛尼随着素宛玛丽一起回到了帕惹国,与公主结成夫妻,并被封为帕惹国王。

武沙林不甘失败,重又起兵攻打帕惹国,再次被帕阿派玛尼擒获,因遭女军师瓦里污辱,愤激而死,国王也因悲痛而驾崩。武沙林的妹妹拉薇公主于是率领大军前来为父兄报仇,被帕阿派玛尼与娘娥的儿子树沙昆打败后,又再次率女兵女将施以美人计,帕阿派玛尼迷恋拉薇公主的美貌,军中将士也因沉溺女色,不战而败。素宛玛丽见此情景,气愤难填,也率女兵挺身迎战,打败了拉薇公主。后经道士调解,双方停战,终于言归于好。多年后拉薇公主生下了帕阿派玛尼的儿子继承了锡兰的王位。新国王再次发兵攻打帕惹。帕惹和锡兰两国的不断征战,以及素宛玛丽和拉薇的争风吃醋,最终让帕阿派玛尼身心俱疲。

最终帕阿派玛尼看破红尘,落发为僧,素宛玛丽和拉薇也相随出家为尼。

二、《帕阿派玛尼》文学作品类型分析

(一)文学作品的类型

1、现实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二)对《帕阿派玛尼》的分析

笔者认为这篇文学作品属于理想型文学,主要有以下两点分析:

1、表现性。

这部作品产生于19世纪初至中叶,文中描绘的主人公的经历,人物的形象特点以及文中所出现的各种东西都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帕阿派玛尼所吹笛子能杀人、沙昆的龙马能在陆上走,也能在海上跑、海盗用的船是海陆空三用船等,这些都表明作者把主观世界的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他理想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魔法、人们拥有超能力的世界。生活不论多么的曲折最终都以和平为完美结局。

作品中人物之间情感的表达都很直白,如水鬼对帕阿派玛尼的爱慕,帕阿派玛尼对娘娥、素婉玛丽和拉薇的喜爱,武沙林对帕阿派玛尼的憎恶等情感的表现都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是理想型文学表现性的体现。

2、虚幻性

这一特点在《帕阿派玛尼》这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中的主要的人物角色有普通人、妖魔鬼怪、有灵兽等比较夸张虚构的形象,

文章中描写海盗船的形状,这只船是海陆空三用。在作品创作时期,这种类型的船是绝对没有的。作者用了比较夸张的手法,在文中比较常见,表现出了爱情、憎恨、牺牲、忠诚等比较真实的情感。充分利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手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这是虚幻性的表现。

但从文学创作的背景来看,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政治文学,在作品中的多次战争,反应了当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以及对殖民者的反抗,从这一点来看,带有象征型文学的特点。

《帕阿派玛尼》是一部著名的泰国古代文学。是顺吞蒲以独特的方式创作的长篇故事诗。作品内容丰富,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反应了泰国人民的信仰风俗 。是一部作者以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超越现实生活,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的方式创造的理想主义文学,为日后泰国文学创作开辟的新道路,是泰国文学的典范。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2]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是》,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12

[3]栾文华,《泰国文学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史,1998.03

[4]https://th.wikipedia.org/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