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病多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7-04-19茅春归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茅春归

摘要 结合家蚕发病的规律,分析家蚕发病多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达到高产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蚕病;多发;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8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225-01

从20世纪后期到现在,由于国内茧丝绸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经过几涨几跌后,养蚕业收入占农民家庭农业收入的比重也随之不断下降,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屡屡受挫,桑园面积急剧减少,桑园改种现象日趋严重。伴随而来的是蚕病发生面广、发病率高,造成了养蚕的风险越来越大,经济收益极不稳定,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针对这一系列情况,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进行了一些调查,经过分析与总结,初步得出养蚕生产过程中家蚕致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来加以防范。

1 发生规律

一是零散户蚕发病率相对较高;二是成片集中发病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发病早(有的在2龄起蚕就发病)、范围广;四是农药中毒面广、损失大。

2 发生原因

2.1 缺乏病害预防的意识

有相当一部分蚕农对蚕的生理特性认识不足,主观上缺乏“防病在先”的意识;常常忽视对蚕室、蚕具、蚕座和蚕体的消毒[1-4],缺乏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蚕体,对病死蚕处理不科学,清理不彻底,导致病源污染,进而引起蚕病暴发。

2.2 桑叶叶质下降,污染严重

一是桑园治虫工作不力。由于蚕茧价格的频繁波动,蚕农的经济收益缺乏保障,因而大多数蚕农对桑园的管理比较粗放,查虫不勤,治虫不力,如桑毛虫、桑尺蠖、红蜘蛛等害虫不仅造成桑叶减少、叶质下降,而且被虫尸、虫粪污染的桑叶被蚕食下后,也引发蚕病,这也是蚕病发生的又一个传染源。二是微量农药、废气污染桑叶。丁家桥镇是地区稻油轮作区,桑粮混作,一方面大田治虫大部分是用弥雾机等机械作业,致使农药飘移污染桑叶;另一方面本镇部分桑园处在工厂周围,工厂排出的废气污染了桑叶,这些被污染的桑叶一旦被蚕食下,蚕体抗病力下降,也易发生蚕病。

2.3 蚕期前后消毒不科学

蚕农普遍存在“重养轻消”的思想。有的农户消毒不完全,有的农户在消毒过程中方法掌握不当,防病用药随心所欲,胡乱用药,更多的是对养蚕结束后的回山消毒不重视,有的非但不搞回山消毒,还随意堆放、摊晒蚕沙,乱抛乱丢病死蚕,甚至摊晒僵蚕,扩大了病源污染或遗留下了大量的病源物,增加了蚕感染病菌的机会。这些也是导致家蚕发病的重要因素。

2.4 蚕期中消毒防病不力,消毒药品和剂量选用不当

没有抓住关键环节,轻视蚕体、蚕座的消毒,在防病用药上胡乱用药,有的用人、兽药替代蚕药,如给蚕添食人用氯霉素、氟哌酸等,也有的将蚕体、蚕座消毒剂混合在一起使用。缺乏对蚁蚕、小蚕、起蚕、将眠蚕和老熟蚕的有效保护[5-8],对病弱蚕未能及时隔离或淘汰,加大了病蚕重复传染的机会,导致蚕病暴发。

3 防治措施

3.1 提倡小蚕共育,加强蚕体保护

实行小蚕共育,由技术好的农户负责本自然村的小蚕饲养,做到“统一消毒、统一饲养、统一管理”,达到“养好小蚕一半收”的高产效果。

3.2 全面清洗,彻底消毒

按照“一扫、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的消毒程序进行养蚕前的消毒。力争做到户户消毒,层层预防,不留死角[9]。同时要准确配制消毒药液。蚕中的各个龄期消毒也不可忽视,每个步骤都要认真、仔细、到位。养蚕结束后的回山消毒非常重要,这也是蚕农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回山消毒要及时彻底,用过的草笼要立即集中沤堆或焚烧,方格簇用火烤后浮丝,塑料折簇放入1%有效氯漂白粉液中浸泡15~20 min,晒干后捆扎保管好来年备用[9]。

3.3 提高桑园治虫能力,推广桑叶叶面消毒技术

一是加强桑园治虫防病工作,科学预防虫害,增加投入,增施有机肥,提供优质桑叶;二是消除病虫寄生和越冬环境[10-11],减少病虫害发生;三是科学防治病虫害;四是调整轮作区,避开或减少养蚕期和水稻防治病虫害用药期重叠,对已污染的桑叶进行叶面消毒,消灭病源体。进行适度的规划调整,将桑作区逐步从稻作区、工业园区内划分出来,避免污染。

3.4 规范养蚕操作技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提高蚕农的科技素质,应积极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放映科技影像片等,倡导蚕农自觉形成良好的消毒卫生习惯,做到科学养蚕,以增加经济收入。

4 参考文献

[1] 王必华.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因与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284.

[2] 张乐.家蚕黑尾病防治技术[N].农民日报,2014-03-26(T02).

[3] 段為群,张月东.家蚕病毒病发病规律及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08(增刊2):75-78.

[4] 夏德梅.浅析家蚕黑尾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J].蚕桑茶叶通讯,2008(5):10-11.

[5] 陈怀林,李彪.家蚕发病途径及防治措施探讨[J].云南农业科技,2008(增刊1):17.

[6] 茆迎春.家蚕黑尾病的发生和防治[J].农家科技,2007(7):32.

[7] 胡仕叶.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J].蚕学通讯,2007(1):17-18.

[8] 程淑红.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J].四川蚕业,2006(2):37.

[9] 王志强,卢福堂,董海端.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因与防治[J].河南农业,2002(10):25.

[10] 雷龙炳,张宣明.家蚕常见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1998(3):42-43.

[11] 胡春福,郭景云.从适应农村省力化养蚕的要求谈家蚕品种的选用[J].江苏蚕业,1998(1):37-39.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与防治措施
化工机械设备腐蚀原因及防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