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县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17-04-19李晓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防御对策气象灾害农业生产

李晓东

摘要 利用礼县1971—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冰雹、大(暴)雨、干旱与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的时间演变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以期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气象灾害;农业生产;影响;防御对策;甘肃礼县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96-01

农业生产过程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大,农业气象灾害与农业经济效益紧密相连。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各种极端灾害性事件频繁出现,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加上人口数量的增加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因此,了解礼县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掌握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做好气象灾害的防御、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礼县主要气象灾害

1.1 冰雹

冰雹来势凶猛、强度大、时间短、危害严重,往往伴随狂风暴雨、急剧降温等阵发性天气,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礼县境内山峦重叠,坡陡谷深,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山谷切断较深,山地面积大,易出现冰雹灾害。礼县冰雹天气以傍晚型为主,集中在4—10月,以5—8月频发。据1971—2010年冰雹日数统计,礼县冰雹日数呈逐渐减少趋势,礼县近40年间出现的冰雹日数为31 d,平均每年出现0.8 d。

1.2 暴雨

持续性暴雨天气易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礼县暴雨发生频率较低,每10年出现3次,年平均0.3场,但大雨天气频发,年平均3.5次。礼县境内地形陡峭,山地面积较大,境内防洪基础设施较差,抵御洪涝灾害能力低,局地短时强降水频繁出现,降水强度大、时间集中,容易引发严重灾害[1]。礼县大(暴)雨天气多出现在5—9月,局地大(暴)雨高发时段为7—8月,占年总日数的64%。近40年礼县大(暴)雨日数呈逐年增加趋势,20世纪80年代前变化不明显,90年代后呈小幅增加趋势,进入21世纪增加趋势明显。

1.3 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主要包括寒潮、强降温、霜冻等。礼县低温冻害主要出现在春季,4—5月较为集中。1971—2010年礼县强降温次数为15次,平均每年0.4次;寒潮出现次数为9次,平均每年0.2次,说明礼县出现强降温频率较高。

1.4 干旱

根据发生时间不同,干旱分为冬旱、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其中以春旱、夏初旱、伏旱和秋旱危害最重。因全球气候变暖和西北暖干化程度不断加剧,礼县干旱次数也呈小幅增加趋势。近40年礼县共出现58次干旱灾害,其中春旱18次,夏初旱8次,伏旱15次,秋旱17次。

2 气象灾害对礼县农业生产的影响

2.1 冰雹

冰雹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的直接打击破坏。农作物苗期遭受冰雹,可能受伤导致不能正常生长,若幼苗被砸伤,需重新播种,会延误农事季节。农作物灌浆时期和成熟期遇冰雹灾害,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此外,冰雹对果树造成的危害也较为严重[2]。

2.2 暴雨

若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很容易出现暴雨洪涝。夏季出现暴雨洪涝的频率较高,暴雨洪涝会造成农作物被淹、机械损伤,严重时会使河水泛滥,淹没农田,冲毁道路和房屋,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2.3 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主要有春寒和秋寒,这段时间恰好是小麦拔节期和播种期。礼县晚霜冻对農业和林果业影响最大,特别是农作物幼苗期和林果业开花期影响最明显。冬季易出现冰冻和大雪天气,使果树、蔬菜、牲畜等受冻,大雪天气会使林木折断、大棚倒塌、蔬菜被埋等,加上大雪融化时气温较低,极易出现冻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4 干旱

干旱是对礼县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一年四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夏旱和秋旱对农业影响最大。春旱频率最高,由于春季正是当地春麦出苗、大秋作物播种和各类蔬菜的幼苗期,干旱灾害对农作物产量、品质造成的影响最大。夏初旱出现频率较低,此时正值礼县大部分小麦扬花、灌浆和大秋作物拔节期,农作物需水较多,一旦出现干旱灾害,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3]。

3 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3.1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应对各种气象灾害加强监测,提升综合气象灾害监测水平,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对自动气象站监测系统加强建设,优化各种加密观测站网布局,提升监测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能力,完善区域站监测网络建设[4]。建立健全预测预报体系,做好对灾害性天气事件会商分析,加强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报,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工作。

3.2 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借助于天气预报分析,建立起覆盖礼县的、具有动态化和可视化的干旱灾害显示查询系统;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科学人影作业指挥系统,充分发挥现代化气象的作用,提升礼县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应对能力。

3.3 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礼县气象部门应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提升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确保农民掌握基本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在关键农事季节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借助电子显示屏、大喇叭、手机短信等及时向人民群众发送气象灾害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损失。

4 参考文献

[1] 赵月兰,何临平.甘肃省和政县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3,3(4):58-61.

[2] 刘婕,袁鹏艳.延津县30年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1):7131-7132.

[3] 李祎君,王春乙,赵蓓,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增刊1):263-271.

[4] 卢丽萍,程丛兰,刘伟东,等.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09(4):1573-1578.

猜你喜欢

防御对策气象灾害农业生产
计算机软件安全问题的分析与防御策略
霜冻的类型及防御对策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