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冈县早春棚室西葫芦化瓜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7-04-19王利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王利民

摘要 在棚室西葫芦生产中,化瓜对其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本文阐述了西葫芦化瓜的主要症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棚室西葫芦;化瓜;原因;防治措施;黑龙江青冈

中图分类号 S64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97-01

西葫芦在青冈县以早春棚室栽培为主,但在生产中还存在着因技术匮乏等,造成果实坐不住的现象,特别是2016年在遭遇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下西葫芦“化瓜”现象大面积发生。针对这一严重问题,笔者通过分析找出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为西葫芦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1 化瓜的主要症状

化瓜一般是指西葫芦在雌花开放3~4 d内果实坐不住,或在开放当天经人工采取保花保果的措施后依旧坐不住果的现象。主要症状表现为果实前端逐渐变黄失绿、果实表面暗淡无光、果实膨大受限并开始萎缩变形,最后腐烂或干瘪的现象。

2 发生原因

2.1 品种选用不当

在早春棚室生产中选择品种时菜农一味地追求产量,而忽视了该品种在青冈县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抗逆性问题,导致个别西葫芦品种在前期低温和后期高温时出现大量化瓜[1-2]。

2.2 种植密度过大

在棚室生产中,农民为了使单位面积产值最大化,在栽培西葫芦时忽视各品种间的种植差异,而不断增加种植株数。经调查显示,2012年青冈县棚室西葫芦平均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2013年种植密度为2.1万株/hm2,2014—2015年种植密度为2.7万株/hm2,而2016年个别棚室已将种植密度增加到3.15万株/hm2,导致植株生长旺期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差,造成植株大量徒长,果实变黄失绿化掉。

2.3 管理不当

2.3.1 温度不适导致根系受损。西葫芦生长期间白天温度大于35 ℃,或小于20 ℃,夜间大于20 ℃,或小于10 ℃,就会使植株同化能力减弱或根系吸收能力受阻等造成营养不良而产生化瓜。

2.3.2 特殊天气光照过弱。西葫芦雌花对光照比较敏感,开花期如遇连续阴天或多雨天气,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就会减弱,导致子房发育不良而产生化瓜。

2.3.3 水分调控不合理。西葫芦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如果水分过大,一方面引起植株徒长,造成坐果后果实得不到充足养分而产生化瓜;另一方面水分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根系造成损伤,导致植株瘦小叶片发黄,光合作用能力减弱,坐果后植株输送养分受阻,果实营养不良而产生化瓜。

2.3.4 供肥失衡。一方面,菜农忽视氮肥对西葫芦整个生长期的影响,作底肥和追肥时往往因一次性施入量过大,导致植株烧根或徒长现象发生,在结果期因根系受损或植株争夺养分过多,而使幼瓜因得不到大量养分供给而产生化瓜;另一方面,在施用底肥和追肥时,只注重大量元素的施用而忽视中微量元素的重要性,造成植株缺素现象时常发生,瓜胎因营养失衡而引起化瓜。

2.3.5 根瓜采摘过晚。早春棚室西葫芦由于前期价格较高,所以农户在根瓜形成后往往追求单瓜重量,造成第一、二果實因采摘过晚而引起赘秧,导致上部果实坐瓜后因得不到足够的养分供给而形成化瓜[3]。

2.3.6 病害防治延后。在早春棚室西葫芦生产中,常因菜农对病害知识缺乏,而导致病害防治不到位,对西葫芦根、茎、叶、花、果造成严重危害。其中,花腐病和果腐病就会直接造成幼瓜腐烂,而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根腐病等病害虽然危害叶片和根茎,但可间接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光合作用能力减弱,导致果实营养不良引起腐烂或干瘪,最终产生化瓜现象。

3 防治措施

3.1 优选良种,合理密植

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青冈县特殊的地理环境选择前期耐低温弱光而后期抗高温的优良品种。根据各品种的特性,采取合理的定植方式和定植密度,青冈县西葫芦品种一般定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左右。

3.2 精细管理

3.2.1 合理控温。通过合理控温可有效防止化瓜。西葫芦生长期适宜温度为白天25 ℃左右、夜间15 ℃左右。

3.2.2 人工补光。在特殊天气到来时,可以在棚室内悬挂补光灯,同时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1%红糖+0.5%尿素,以调节植株碳氮比,平衡植株营养[4]。

3.2.3 按需供水。在浇水时,要根据各个生育期对水分需求量的不同采取合理灌溉措施,开花前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坐果后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

3.2.4 平衡施肥。根据各生长期对肥料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肥料进行平衡施肥。定植后施用甲壳素、黄腐酸类肥料进行养根护根;结果前可用氮、磷、钾比例为1∶1∶1的肥料平衡植株营养;结果后在平衡植株营养的同时增施钾肥,以促进果

实生长。

3.2.5 合理采摘。采摘时要根据“根瓜早摘,腰瓜巧摘,梢瓜晚摘”的原则进行,一般根瓜长到120~150 g、腰瓜200~250 g时就应及早采收[5]。

3.2.6 严防病害。对于菜农来讲,果实就是直接的经济效益。而要想保护好每一个果实,不但要细心管理,还要对其病害做到充分了解。只有这样,在病害发生时才能根据病害的危害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达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孙淑敏.有效预防棚室西葫芦化瓜[J].河北农业,2016(3):38-39.

[2] 李海亮,胡玉红,张改强,等.保护地西葫芦化瓜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乡村科技,2016(6):88-89.

[3] 闫占.温室大棚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2014(5):30-31.

[4] 贾春亮,李春凤,王朝敏.日光温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J].吉林农业,2013(2):148.

[5] 谭国奉.温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J].现代农业,2013(11):12-13.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与防治措施
化工机械设备腐蚀原因及防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