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空间的乡村旅游吸引物构建
2017-04-19徐富民
徐富民
一、研究缘起
(一)乡村旅游发展障碍与乡村文化缺失
乡村旅游开发中,空间的使用和旅游业态的选择,更多从游客利益出发,缺少乡土文化的展览展示和体验空间。
(二)乡村旅游发展愿景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是对乡村旅游发展最为直观的描述,乡村旅游开发工作,应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做到乡村文化繁荣。
(三)文化空间对乡村旅游吸引物构建影响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尤其应注意乡村文化空间的保护开发工作。应积极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文化旅游空间打造。
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文化生态体系的破坏
在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伴随经济发展建设而造成的文化生态体系中各类要素的弱化或缺失使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体系失去了足以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平衡,文化空间的完整性也遭到破坏。
(二)乡村旅游使用主体和规划主体分离
作为乡村使用主体的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缺少话语权。使得最终的规划,与当地的居民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分离,使得乡村文化空间难以持续发展。出现“外来规划”和“经验规划”两种情况。
(三)乡村旅游吸引物要素不明确
乡村旅游吸引物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表现为个性不突出,吸引力弱。在发展中,雷同较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乡村旅游文化空间特性及要素分析
(一)乡村旅游文化空间特性
纵观乡村旅游文化空间特性,可以概括为文化性、空间性、阶段性、可塑性四个方面。
(二)乡村旅游文化空间要素分析
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空间要素归纳为核心要素、支持要素及附件影响要素。核心要素指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承载着所必需的场所,主要有自然环境、建筑及院落空间、街巷空间、广场以及其他节点。支持要素指除文化空间这一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的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附加影响要素,指地域文化认同度、政策引导、社会需求度等外围影响因素。
四、乡村旅游文化空间吸引物构建
(一)构建完整的文化生态体系
具体分物质文化展览空间,主要是传统村落的民居、祠堂、宅院等建筑空间以及街巷、水系等格局风貌;生产活动展示空间,耕种、播种、养殖等传统生产方式;生活场景展示空间统村落中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时唠唠家常的乡村浓郁的生活气息;民间文艺表演空间,传统民间文艺,如各地流传的戏曲;民俗活动展演空间赶集、婚丧嫁娶、祭祀祖先等民俗活动也是活生生的乡土文化展示。
(二)优化规划建设方式
主要有民宿文化优化模式,民宿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重要的旅游项目。民宿的发展,在实践中也经历了村民自发的低端模式,向产业合作社、企业化运营的中高端模式;创设文化旅游空间,通过前期旅游规划,打造出乡村旅游传承的文化旅游空间,可利用节庆庙会的纪念性空间传统民间艺术的展示空间、曲艺表演的戏台展演空间等形式,搭建舞台化生存空间;规划推进乡村生态博物馆建设;恢复传统文化设施,并提高活动场所的使用效率。
五、驩城镇文化空间吸引物构建实证研究
通过调研,驩城镇乡村旅游文化空间打造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
驩城镇位于微山湖畔、运河之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这是区位和交通资源;湿地水乡,四季分明,气候怡人,资源丰富,这是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悠久,“孟尝君齐文化”、“微山湖文化”、“运河文化”、“水利文化”这是历史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业产业特色突出、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煤矿建设发展迅速,带动相关产业繁荣兴盛,这是社会經济资源。
基于资源分析,结合乡村文化空间,提出按照统筹协调、综合发展的要求,构建以全域化为总体目标的“11346”发展模式,即:
一个目标:建设中国美丽乡村——欢乐驩城。
一条路径:走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的路径,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
三个结合: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与新型城镇化结合、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
四个一体化:城镇化与旅游发展一体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一体化,渔业产业发展与旅游一体化,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一体化。
六大工程:驩城品牌打造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乡村环境优化工程、乡村文化建设工程、乡村精准扶贫工程。
在空间布局上,按照“沿线发展、按点布局、点轴展开、辐射全镇”的总体思路,沿河、沿路展开,以村为点布局,形成网络化的空间格局。以“一个中心,两个带”模式进行旅游空间布局。“一个中心”:驩城镇驻地为中心;“两个带”为河湖乡村休闲度假带——以运河和湖岸线为轴线,沿河展开、滨湖布局,二级坝观光休闲带——沿二级坝和省道沿线展开,以村为主要节点。
六、总结与展望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文化空间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分析研究乡村旅游文化空间构建和优化路径,以文化空间为理论指导,在实际旅游规划过程中,加大对文化空间的打造,打造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