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审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分析

2017-04-19白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白强

摘要:

在梳理内化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一个连续的心理发展过程,相继经历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连续、递进阶段。这一心理发展过程具有能动性、递进性、系统性和波动性特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在于尊重主体性、增强持续性、强化协同性、突出实践性、加强针对性、突出示范性,进而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理论;内化过程;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7)0201470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能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追求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必须把“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1] 和高校立德树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去推进。从心理学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形态的存在,要使它内化于大学生的心灵,生成为道德信念,必然经历一个连续的心理发展演化过程。只有系统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准确把握这一发展过程的心理特点,才能找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有效策略,进而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一、内化相关研究的学理分析

(一)内化的心理学理论

“内化”一词原为医学上的常用述语,是指某种药物在机体内部发生作用,即药物产生了疗效。后来这一术语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并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常用概念。心理学意义上的内化是指主体把某种外在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的心理活动过程,即主体在价值观念上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所认同的新的价值观念与原有的观念、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统一的有关价值态度体系的过程。这种态度体系一旦形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成为主体人格的一部分,并支配主体的行为选择。

19世纪以来,在心理学理论界形成了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内化说”和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内化说”。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认为个体的心理内化过程是个体认知结构的自我改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在外在因素的引导下,以原有的价值认知图式为基础,主要经过同化(即个体将某种新的外界信息整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此时仅是认知结构的扩充)、顺应(即个体在同化的基础上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此时已发生了认知结构性质改变)心理发展阶段,进而促成个体与所处环境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状态的连续发展过程。维果茨基则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是社会学习的结果,是人的心理对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内化,个体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通过人际间的交往特别是人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和交互影响而实现的,认为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和历史)是促使个体发生认知结构改变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皮亚杰所主张的个体内在因素。由此看来,皮亚杰关注的是个体内部心理结构发生的变化,强调个体心理的自我建构作用;维果茨基关注的是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认知发生变化的作用,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建构的重要影响。二者似乎存在着理论认识上的严重分歧,分歧点在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原因究竟是来自个体内部的生长还是来自外在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其实二者只是解释的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二者在本质上都认为个体是在自身与社会的相互交往或相互作用中发生心理发展变化的。因此,从心理学上理解,内化就是个体在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抑或相互作用下)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心理演化过程。這为深入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和特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相关研究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最新概括,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学术理论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涵、心理接受机制、认同视角以及教育策略等方面探讨了这一时代课题。

一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内涵解读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成果有:学者刘峥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就是指大学生通过显性的学习、实践和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融入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环节。学者汪立夏则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涵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个体价值观,个人价值观转化为个体自觉行为。学者蒲清平等则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包括价值观依从、同化、顺应三个发展过程的观点,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化过程中还会引发认知失调甚至心理排斥等心理效应。这些研究成果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从外在到内在的转化属性,即都是在学习、教育的外在引导下改变自我心理认知结构的转变特点。上述研究成果各有独到之处,但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心理演化的明显特征缺乏相对完整的分析。

二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接受机制的研究成果。这类研究成果侧重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接受机制问题。何小春、任艳妮、张兴海、靳利华、罗迪等学者分别从多元文化背景、大众传媒环境、价值判断能力、生态文化、文化认同等角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接受机制进行了学理上的研究。虽然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演化过程及特点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借鉴。

三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研究成果。这类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和教育路径。学者王晓晖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伟大实践、扎根中华传统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等教育原则。学者沈壮海提出教育策略的四个着力点,即理论研究的深度挖掘、主体力量的全面动员、凝聚社会力量、方式方法创新等。学者杨业华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主张。此外,学者吴丽还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嵌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路径主张等等。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各有其理,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而言,显得较为宏观和笼统。

国外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道德内化的理论研究方面。19世纪以来,西方已有三大成熟的道德教育理论,即哈贝尔斯等主张的社会适应理论(包括永恒主义理论、要素主义理论,主张个人服从社会道德认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罗格斯等主张的人格自律理论(包括存在主义、实用主义、道德认知、价值澄清理论等流派,把道德教育主要任务归结为如何增强个人理性选择和判断能力)和人格完善理论(包括社会学习理论、人格道德理论等,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完善人格)。在价值观教育实践上,西方正是通过这些道德教育理论开展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西方主流价值观教育,并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即新品格教育模式(美国为典型代表)、教养教育模式(日本为典型代表)、全纳教育模式(英国为典型代表)和生活教育模式(瑞士为典型代表)。这些模式的共同点是通过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和社会熏陶,把民主、自由等西方主流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互动之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实效性,为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综观上述国内外研究成果,总体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演化过程作系统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尤其是深入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理过程的特点的研究成果更少。鉴此,本研究拟在这两个方面作一理论性探究,以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提供理论参考。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探究

内化的心理过程,即主体把外在的某一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价值信念的心理发展过程,其本质是实现外在规范要求与内在价值追求的“同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就是大学生在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我道德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演变过程,并受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笔者结合皮亚杰建构主义“内化说”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内化说”理论,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连续、递进的发展阶段。

(一)图式认知

图式认知是指大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也称图式)的基础上,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开始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反应过程。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在教育者对大学生个体进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宣传、阐释和引导下,大学生个体逐步认识、理解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是否接纳的心理过程。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对于大学生个体已有的价值图式(即原有认知图式)来说还是一种价值“新元素”,与其已有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对并列的状态。个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开始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和判断,进而形成初步的认知态度即心理倾向(图1)。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一阶段,决定个体认知态度和心理倾向的重要因素除了大学生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匹配度外,教育者宣传、阐释的方式方法与大学生个体心理特点的吻合度也是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心理接受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图式认知虽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初级心理发展过程,但其“价值输入”即教育者宣传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却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后续心理发展态度。

(二)被动从众

心理学认为,凡是共同生活于同一集体中的个体人,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具有天生的“从众性”,即个体人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习惯性地接受集体价值观念并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但具有显著的“被动性”和“无意识性”。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也不例外,同样具有“从众性”,我们把这一特点称为“被动从众”。在这一心理发展阶段,大学生个体在“从众性”心理作用下采取与同辈群体一致的行动。但值得强调的是,此时大学生个体往往是迫于各种外在心理压力(如教育者的要求等)而被迫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动,具有显著的被动性心理特征。这些压力除了教育的要求和集体的号召力外,还有来自于社会公共道德的要求、群体的共同观念、同辈的行为习惯、校园的环境氛围、班级的文明公约以及榜样的示范力量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大学生个体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虽然具有“相符性”,但仅仅是形式上的“相符”,即大学生个体并没有实现心理上的真正认同,但如果因采取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行为而得到教育者的鼓励或同辈的赞许时,就会获得积极的肯定性情感体验(图2),就会增强大学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从而加速大学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对促进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三)局部同化

局部同化即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图式认知和被动从众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开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进原有认识图式的心理演化过程。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个体原有认知图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尚未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一”,而是以“交集”的形式存在。这种“价值交集”即大学生个体在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价值观一致的部分整合进原有价值体系,从而使自己原有价值观结构实现扩充的过程(图3)。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一阶段,虽然个体的原有认知结构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开始发挥并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原有价值观发生“交集”,即实现部分“重合”,而“重合”的大小取决于个体主观能动性作用发挥的程度以及个体已有价值观的结构状态。显然,此时大学生个体并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全部融入自己原有的价值认知体系,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实现了“部分内化”,个体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开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全内化”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结构顺应

结构顺应即大学生个体在教育者的持续引导下,在“局部同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认知体系进行新的全局性的整合,进而全面改造原有价值认知结构,并重新建构新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吻合的价值认知结构的转化过程(图4)。但这个过程是渐进演化的过程,是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随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原有价值认知图式的“交集”部分越来越小,最后实现二者“合一”。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阶段,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体的心理认知活动主要表现为自我心理调节,它能使个体主动克服心理排斥情绪并建立积极的心理调适机制,实现自我价值观念上的否定与扬弃,进而有效克服价值结构顺应过程中的价值认知冲突,从而最终实现个体与环境的平衡。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心理过程的特点分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心理发展演变过程,具有鲜明的能动性、递进性、系统性和波动性特点。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特点,对于找到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和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一)能动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并不是外在“强制灌输”和完全“被动接纳”的结果,而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主体积极参与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经过体验、比较、鉴别、判断、选择、过滤等系列心理认识环节,最终实现高度自觉的理性认同的过程,呈现出鲜明的能动性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发挥着重要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大学生个体在积极主动的自我思辨过程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觉、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对各种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和鉴别,从而建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认知结构。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应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善于充分调动大学生个体的自我心理调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主动排除各种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干扰,才能加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进程,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递进性

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发展过程看,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阶段是连续而递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图式认知阶段,大学生开始接触并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新的价值“元素”,在教育者的宣传、阐释和引导下,产生是否“接纳”的初级情感态度;在被动从众阶段,大学生受个体“從众”心理的影响迫使自己在形式上依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一致的行动,从而在被动依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局部同化阶段,大学生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认知体系相一致的道德规范“同化”;在结构顺应阶段,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实现自我否定和扬弃,创造性建构与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价值认知新结构。可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心理演化过程,大学生个体正是在这四个连续不断的心理认知过程中建构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要求的道德认知结构,这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发展过程。

(三)系统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等基本教育要素有机匹配、相互作用的系统化、协作化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各种教育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的重要主体;而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则是实现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基本途径和手段。这些基本教育要素在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过程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顶层设计、构建各方协同、合力育人的教育机制。

(四)波动性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强,加之又生活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多元文化相互交织,多元价值相互碰撞,必然给大学生带来认知上的困惑、迷茫,甚至产生“心理失调”和“价值观排斥”等心理反应 [2] ,从而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和反复性。在认知和行为上表现为时而接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而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甚至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作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一般而言,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超过社会和网络信息负面影响时,大学生个体的道德价值认知和行为选择趋向就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反之则越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可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一个主体主观能动性与外界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碰撞、交替作用的过程。这一特点揭示了净化社会与网络环境、营造弘扬道德正能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

结合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内化说”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内化说”理论以及上述相关理论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既受个体自身认知水平与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的制约,也受社会与网络等多元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还与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等紧密相关。因此,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的教育策略可以考虑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尊重主体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创造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个体主体性充分参与并发挥关键作用,表现为进行积极、自觉的心理调适,主动改造主观世界,通过对各种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进行分析、鉴别和剔除,从而建构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道德价值认知结构。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思维活跃,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迅速,倾向于独立思考和自由判断,抵触、排斥强制“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因此,高校教育者应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强化引导和启发,调动大学生主体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着力引导他们学会分析、学会鉴别、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行为准则,才能加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内化的创造力。

(二)增强持续性,跟进促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具有连续性、递进性特征,从图式认知到被动从众,从局部同化到结构顺应,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心理发展演进过程。在一过程中,任一阶段不到位都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后一阶段的质量。因此,要加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进程就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连续性设计,持续跟进,避免脱节,才能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力。这方面,应当建立起“宣传教育—依从肯定—同化激励—巩固创造”四位一体的跟进式教育模式,重点做好价值图式认知阶段的正面宣传教育、行为从众阶段的积极评价、局部同化阶段的激励固化以及结构顺应阶段的持续引导,从而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链接成一个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加速过程,实现大学生从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心理发展阶段的无缝对接,才能大大缩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进程。

(三)强化协同性,构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整合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是各教育要素有机联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取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最大实效,

增强内化效果的持久性,必须使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环境等各个教育要素形成为目标一致、彼此互动的整体系统,才能收到“1+1>2”的教育实效。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着力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克服教育要素相互隔绝、各自为阵的弊端,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素进行统筹规划、有机整合、相互协同、整体推进,构建起一个相互衔接、贯通一体的有机体系,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系统性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真正构建起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合力,从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实效性。

(四)突出实践性,增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驱力

“道德的最重要特性是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3]。让大学生在广阔、生动、丰富的实践中亲自体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转化为切身的情感体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把大学生置身于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通过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世情、国情和社情,才能进一步激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愉悦、热情、信任等情感因子。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感为真”。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价值认知“新元素”,是实实在在的真切情感体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驱力。因此,高校应当改变“重理论宣传,轻主题实践活动”[4] 的传统教育思维,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价值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进一步调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五)加强针对性,增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亲和力

教育只有“紧扣人的生活实际,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吻合生活要素,赋予其相关活动以生命价值和意义,才能切入人的心灵,唤起人的‘需要意识”[5]。 同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针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成长诉求、实际困难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生实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心理过程” [6],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置于大学生现实生活场域,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学生常用、惯用、乐用的微博、微信等现代新媒体平台优势,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道德正能量的新渠道和新阵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现实诉求相结合,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面临的诸如人际交往、情感恋爱、就业创业、发展深造等现实而紧迫的实际问题开展教育,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和真切的感受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

(六)突出示范性,增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信念和价值追求,本质上是一种观念的存在,把它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让大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7], 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因此,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高校还应当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与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大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用最美的人物和最动人的事迹感染人、熏陶人、激励人、引领人,使他们真切而直观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精神力量的鲜活存在,从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加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被动依从到理性认同的转化升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向榜样看齐,向先进靠拢,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弘扬者。参考文献:

[1]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人民日报,2014-05-23

[2]蒲清平,张伟莉,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58-62

[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

[4]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28-131

[5]王前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人本主题及发展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3(5):102-104

[6]郭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的情感认同[R].光明日报,2016-01-02

[7]李小川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R].光明日报,2015-09-09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