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氮量与氮肥运筹对扬麦22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2017-04-19胡顺祥倪艳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施氮量生理指标小麦

胡顺祥++倪艳云

摘要 进行了施氮量与氮肥运筹对扬麦22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25 kg/hm2、氮肥运筹为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的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为7 200.30 kg/hm2。

关键词 施氮量;氮肥运筹;小麦;扬麦22;产量;生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 S512.1;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14-02

通过研究在一定施氮量条件下,氮肥运筹比例对弱筋小麦扬麦22籽粒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明确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机理,为高邮市稻茬小麦氮肥资源利用及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提供依据[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安排在高邮市开发区塔院村某农户田块,前茬为水稻,地力中上等,灌排方便。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施氮量和氮肥运筹2个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A),分别设180 kg/hm2(A1)、225 kg/hm2(A2)、270 kg/hm2(A3),共3个水平;氮肥运筹为副区(B),分别设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4∶2∶1∶3(B1)、5∶1∶2∶2(B2)、6∶0∶2∶2(B3),共3个水平,另外增设一个无氮区作对照(CK)。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22。11月11日播种,机械撒播,基本苗270万株/hm2,小区面积52 m2,共20个小区。

基肥于播种前施用,壮蘖肥于四至五叶期施用,拔节肥于倒三叶期(叶龄余数2.5叶)施用,孕穗肥于倒一叶期(叶龄余数0.5叶)施用。施磷量(P2O5)和施钾量(K2O)均为90 kg/hm2,基施∶拔节期追施=5∶5。田间的正常管理包括肥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其他管理措施按高产田进行[4-5]。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调查小麦的叶龄进程与茎蘖动态动态、主要生育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各器官干物重、成熟期产量及产量结构[6-8]。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扬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1可知,施氮量在0~27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扬麦22籽粒产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施氮量为225 kg/hm2、氮肥运筹为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处理A2B2)时,籽粒产量最高,为7 200.30 kg/hm2。在相同施氮量水平条件下,氮肥运筹处理产量呈现相同趋势,均表现为5∶1∶2∶2>6∶0∶2∶2>4∶2∶1∶3。随基肥中施氮量增加,穗数呈逐渐增加趋势。

2.2 对扬麦22穗部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施氮量增加,不孕小穗数有所下降,而3~5粒数小穗粒数及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同一施氮量水平条件下,随着氮肥后移比例的增加,3~5粒数小穗所占的比例及粒数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表现为5∶1∶2∶2>6∶0∶2∶2>4∶2∶1∶3。

2.3 对扬麦22茎蘖动态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生育期的推移,揚麦22茎蘖数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于拔节期达到最高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相同氮肥运筹的处理茎蘖数也随之增加。同一施氮量水平条件下,在整个生育期中茎蘖数呈现增加趋势,表现为6∶0∶2∶2>5∶1∶2∶2>4∶2∶1∶3。

2.4 对扬麦22株高构成的影响

由表4可知,随着施氮量水平的提高,扬麦22的基部节间、穗下节间与株高逐渐增加,其中CK的株高最矮,仅为62.93 cm,处理A3B2的株高最高,达76.78 cm。在同一施氮量水平下,扬麦22的穗长表现为5∶1∶2∶2>6∶0∶2∶2>4∶2∶1∶3。

3 结论与讨论

适量施氮能提高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并改善加工品种,但过量或不合理施氮不仅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还会降低氮肥利用率,污染环境[1-3]。朱新开等[4-6]认为弱筋小麦以7∶1∶2为优;强筋、中筋小麦以基肥∶平衡肥∶拔节肥∶孕穗肥=3∶1∶3∶3处理为最优。王蔚华等[7-8]认为施用基肥、苗肥和拔节孕穗肥是兼顾提高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加工品质的施氮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70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扬麦22产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施氮量为225 kg/hm2、氮肥运筹为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为7 200.30 kg/hm2。

4 参考文献

[1] 于振文.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及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2.

[2] 魏建林,崔荣宗,杨果,等.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9):53-55.

[3]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等.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晚播小麦群体总茎数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4(2):204-207.

[4] 朱新开,郭文善,周君良,等.氮素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调控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6):640-645.

[5] 朱新开,郭凯泉,李春燕,等.氮肥运筹比例对稻田套播强筋小麦产量及花后旗叶衰老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0(5):900-904.

[6] 朱新开,郭凯泉,郭文善,等.氮肥运筹比例对稻田套播强筋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3):515-521.

[7] 王蔚华,郭文善,封超年,等.氮肥运筹对小麦花后剑叶衰老及籽粒发育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3(4):61-65.

[8] 张德奇,季书勤,王汉芳,等.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变化、穗粒数分布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1):49-52.

猜你喜欢

施氮量生理指标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花后高温胁迫下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烯效唑对小麦种子成苗的影响
不同香樟品系嫁接苗的生理指标测定
豫东烟区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智能穿戴设备监测数据的分析及研究
黑龙江省前哨农场水稻田主要害虫发生及防治研究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