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不是“一人一票”
2017-04-19何满子
何满子
特朗普做总统做了一个多月,支持率已经下滑到44%,创了有民调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可是距离他胜选才过去几个月,难道几个月前还给他投过票的选民们,这么快就抛弃了自己的总统?
其实未必。
事实是,特朗普压根就没得到过多数选民的支持——若按“一人一票”的普选票计算,希拉里要比特朗普多得280万余票,只不过,美国现行的竞选规则,没有把她在普选票上的优势转化为竞选的胜利。
“一人一票”,听起来公平合理:高官与庶民、贫民与富翁,不管是谁,全都“一人一票”人人平等,而取得多数人拥护的那个,就能代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做政府的首脑。
事实上,从美国、英国到欧洲大陆,甚至非洲和拉美那些还正处于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民主选举都不是简單的“一人一票”和“少数服从多数”。西方有总统制,也有议会制,但不论哪种,都是分选区由代表人选举产生政府首脑。
总统制
譬如2016年刚刚尘埃落定的美国大选,若按“一人一票”统计,希拉里赢得了更多的普选票,但特朗普赢得了更多的“选举人票”,入主白宫。
所谓的“选举人票”,是来自51个选区的共538票。51个选区即是美国的50个州加上哥伦比亚特区,每个选区按人口比例都有一定数量的“选举人票”,各个选区的选民先自己投票,然后再转化为“选举人票”,决定当年的大选结果。
最关键的是,每个选区之内,得票多的那个候选人,不管是以51%的微弱优势还是75%的绝对优势获胜,按常规都将拿走该选区全部的“选举人票”,所以才出现了著名的摇摆州:
对于竞选者而言,将自己在加州的支持率从60%提升到75%毫无用处,但如果能把威斯康星州的48%提高到52%,选情就将发生质的变化。
同样地,对于选民来说,在“深蓝”或者“深红”州,一个选民投不投票,对大选的结果毫无影响,该赢的党还是会赢。而在摇摆州,每一票都有可能成为左右局势的关键,每一票都至关重要。
在2000年小布什与戈尔的选战中,小布什仅以数百票的微弱优势在佛罗里达州取胜,从而入主白宫。
美国总统的选举按选区投票,国会议员也是如此:
参议员每个州选两个,众议院的议员则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一共435名众议员,分别代表着自己家乡的那一片土地。而被选出来的议员们,整日都会面对来自自己选区选民的电子邮件、电话和来访。选民当初选了他,自然纷纷来要求议员在国会山上替自己撑腰,为自己办事。
实行总统制的除了美国以及一些取得自由独立没多久的国家,还有巴西、墨西哥等国。这些国家的总统由全国人民按选区投票选出,国会议员则由自己所在的地区投票选出。总统、国会各选各的,经常一党占据总统府,另一党把持国会,相互制衡。
议会制
议会制下的议员选法和美国的国会差不多,也是各地区投票,得票多的选为该地区的代表。
议会制与总统制最大的差别,在于政府首脑的产生方式:议会制国家的首相,是议会推举产生的。各个选区只选自己的代表,然后这些代表到了议会,再集体表决产生首相。而在现代的党派政治中,取得议会多数席位的党,通常会一致推选自己的党主席做首相,也就是说,老百姓选议员几乎就是在选首相。
这样一来,首相和议会多数党永远在同一战线上,所以议会制的选举,属于“一赢赢所有”(winner-takes-all)的类型。总统制的国家则不同。赢得白宫的党未必赢得国会,往往很难实现参众两院和白宫都同属一个政党。
总统制和议会制各有优劣,但都是通过选区选举产生政府首脑。
那么,“一人一票”的直接民主还存在吗?
事实上,“一人一票”的直接民主,古希腊的时候用了一阵(在大广场上每人扔一只黑棋子或者白棋子),而到现今,只有极少数国家,譬如列支敦士登这样的,有时会玩一把直接民主。除此之外,近年来忽然刮起一股风气,在面临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重大抉择时,一些欧洲国家会举行公投,像英国的“脱欧”公投,就不考虑选区,纯粹“一人一票”,按多数人的意见办。
(摘自“壹读微信公众号” 图/黄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