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云”舰巡航南海,不是小事!

2017-04-19马尧

世界博览 2017年7期
关键词:核潜艇航母南海

马尧

势将导致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

(导语)南海是中国核潜艇战略值班海区,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的关键海域。“出云”号就是冲着这个目标搅局来的。

近年来,中日两国在海权领域的矛盾有增无减。其争端海域有从黄、东海向南海扩展的趋势:据路透社3月13日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派遣其最大的军舰“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向印度洋方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远航,其中会途经南海——这是二战后日本海上军力在这一地区最大规模的展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4日表示,对于“出云”号赴南海并不担心,“如果只是正常地访问几个国家,正常地途经南海,我们没有异议。但如果去南海是另有企图,那就另当别论了。”华春莹说,近来日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确有一些搬弄是非、煽风点火的做法,“希望日方能为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真正发挥负责任的作用。”日本为什么要在此时向南海派遣“出云”舰?此次巡航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思的。

日本横须贺,正在日本访问的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和国防大臣法伦,参观横须贺海军基地.并登上“出云”号航母型护卫舰。

“出云”舰及其巡航南海的背景

长期以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要任务是辅助美国海军力量、保卫海上交通线以及国内救灾。沿海警备的地方舰队主要监视外国潜艇的动向,在日本周围海域执行任务时,关注的方向主要是“北方”。但冷战结束后,海上自卫队在任务功能、活动区域上均发生了变化:参加柬埔寨维和行动、波斯湾扫雷、为印度洋美国海军提供补给等任务,由重视“北方”开始重视“西方”、“南方”,由防御近海到涉足远洋。日本的海洋军事战略开始由近岸、近海防御向海上歼敌、远洋积极防御转变。近年来,由单纯的侦察、反潜、反舰等任务增加了反导、远洋的补给、集体自卫权下的对美国军舰的防护等内容。自卫队军事任务的变化除了战略因素,也是装备的提升带来的任务扩展。日本的防卫战略逐渐改变了“专守防御”,而被积极的攻势防御所取代。其旧有的舰型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出云”舰便应运而生。

“出云”号是日本海上自卫队22DDH直升机驱逐舰(日本的叫法,实际上该舰更类似于直升机航母)的首舰,舷号183。该舰标准排水量1.95万吨,满载排水量2.7万吨,长248米,宽38米,吃水7米,可携带14架SH-60K“海鹰”反潜直升机,并可同时起降5架。另外飞机甲板升降机增至4部,更方便地为舰载机机群提供弹药。该舰还装备有3部“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和2部“拉姆”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经改造后,它还具备搭载F-35B型战机的能力。

就其性质而言,“出云”舰只是一艘准航母,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真正航母。“准航母”其实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技术称谓,它反映的是舰艇功能及改装潜力。“准航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真正航母:首先,其作战使命不同于传统航母;其次,它具备摇身一变成为航母的潜质。我们通常所说的航母,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具有固定翼舰载机起降能力;可存放、维护舰载机并为舰载机作业提供保障;拥有完善的指挥系统;能携带预警机、直升机等特种勤务飞机。

“出云”号是一艘大型水面舰艇,甲板较为宽阔,拥有较为完善的舰载机后勤保障和指挥系统。此外,“出云”号甲板采用直通设计,舰岛位于右侧,理论上只要在舰首加装滑跃起飞甲板模块、对机库进行改造、并增设起降指挥设施,就可以搭载具有垂直或短距起降能力的固定翼舰载机——比如美国的F-35B。但目前“出云”号主要以搭载直升机为主,所以可称其为“准航母”。

此次日本宣布“出云”舰巡航南海正处于几个时间节点之际:特朗普上台伊始,尚未与中国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中韩为萨德问题关系恶化,中美关系也因此受到影响;中国已经与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改善关系并在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与日本的军事对峙中逐步占据上风。因此,此时日本宣布“出云”舰巡航南海大有深意。

“出云”舰巡航南海的动机

笔者认为,“出云”号巡航南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对中国的海基核力量进行威慑。

在“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中,海基核力量因其隐蔽性好,战场生存能力强且火力持续能力高,一向是作为核力量的重点和二次核打击力量的主体来进行建设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美国海军在上个世纪开始利用蓝绿激光等非声学技术对潜艇探测进行研究,其目标是能探测水下150米深的潜艇,至90年代,该计划已经取得相当程度的进展。中国周边海域中,渤海平均水深18米,黄海平均水深44米,这样的探测深度足以将其全部覆盖。而东海虽然平均水深达370米,但美日同盟在此地布设了绵延数千公里的声呐传感器,中国的潜艇在东海活动被其监测的可能性大增,战场生存能力堪忧。只有平均水深达到1212米的南中国海是核潜艇进行机动与隐蔽的辽阔场所,因此对中国建设二次核打击力量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已经在此兴建核潜艇基地。

美海軍陆战队“鱼鹰”在海上自卫队“出云”号直升机护卫舰上着陆。

一个国家有了一定数量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还不能算是拥有了有效的海基战略核力量。还必须为这些核导弹潜艇找到适当的巡逻值班海区,才算是将弹道导弹核潜艇潜在的、巨大的核威慑力转变成了现实的海上核打击能力。环顾全球各大洋水域第一岛链内沿岸国家的近海,不仅面积小,而且水深很浅。这样的海区状况根本不适宜作为庞大的战略核潜艇进行战略核威慑的巡逻/攻击阵地。水浅,核潜艇就无法可靠地隐蔽,躲开敌方反潜力量的探测;海域小,核潜艇就无法大范围地、高速机动摆脱敌方反潜力量的跟踪。因此,只有未来的海军舰队的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顺利地进入广袤的大洋,特别是在水深浪急、纵深千里的大洋水下建立起长期固定的巡航值班机制,海基战略核报复力量的利剑才算是高悬在潜在敌对国家的头上。中国海军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控制第二岛链及印度洋,前出大洋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南海是当前情况下战略导弹核潜艇可以进行战备巡航值班的唯一区域。

国防大学李莉教授指出,在目前的一到两年之内,“出云”号主要担负的任务就是反潜,这恰恰是美国重返亚太以后,希望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整个东北亚地区担负的核心使命。所以现在“出云号”上面主要搭载的是反潜直升机,即SH-60K一共有14架。而且按照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要求,“出云号”是按照反潜设计的。SH-60“海鹰”反潜直升机值得关注的有两点,一是能够对水面的移动目标,包括水下的移动标进行标绘,特别是对水面舰的搜索距离在 25公里以内;二是有比较强大的声呐浮标携载量,一架直升机可以搭载25连装的声呐浮标。如果说按照现在的技术能力,同时起降5架,100多个浮标投下去,整个周边海域的潜艇都将无法遁形。这显然是以中国潜艇作为指向的。

其次是在地缘领域对中国进行牵制。日本“军事专家”文谷数重认为,对日本来说,南海并非生死存亡的航线。即使南海航线不通,也可以通过海上迂回航线,打通与波斯湾、欧洲国家的海上通道,比如,途经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与松巴海峡、翁拜海峡-马鲁古海峡等,而且在经济上、技术上也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南海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位不同,是其核心利益,南海问题可以拖住中国应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进军太平洋的脚步。总之,南海局势不稳符合日本的利益。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越起争执,就越消耗自身实力,即使在中国处于有利态势下也一样。然而,随着菲律宾与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的改善,日本的算盘落了空。为了减轻在东海方向的压力,日本只得自己赤膊上阵,将最大的水面战舰“出云”号派往南海,牵制中国。此外,“出云”号会先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斯里兰卡四国停留,之后于7月参加由印度和美国海军舰船联合举行的“马拉巴尔”海上联合军演,最后于8月返回日本。日本此举也有拉拢美印联手对付中国的意图。

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出云”号巡航南海将会产生是日本大规模介入南海问题并直接与中国在此问题上进行正式对抗的标志性事件。该事件将会产生以下影响。

首先,中日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2016年日本GDP总量折合4.41万亿美元,虽仍位居世界第三,但仅相当于中国的38.76%;而在2005年,中国的GDP总量尚不足日本的46%。中日之间完成了经济总量的惊人逆转。与此同时,中国在常规军力方面也开始具备对日本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还在不断扩大。近年来中日两国航空兵在东海上空对峙,日本屡屡落于下风便是明证。近年来,尽管要求修正宪法第9条、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动议在民间往往遭遇五成以上的反对率,但赞成这类动议的比例同样稳步上升到了三成,足以印证日本的政治生态正在从总体上走向保守化。而周期性升温的钓鱼岛对峙,实际上成为了安倍当局诱导和拨弄民意的日常工具,造成一种“日本须摆脱防务束缚”的舆论导向。而“出云”舰巡航南海无疑使本就几近剑拔弩张的中日关系更加雪上加霜,两国关系因此恶化成为必然。

南海局势将会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南海问题本是中国与其它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双边问题。正是由于美国的介入,使得这个原本相对简单的地区争端问题变得复杂,简而言之,从双边问题变成多边问题,而且越来越国际化。而日本这个区域外国家怀着绝非善意的意愿介入南海问题无疑会使其更加复杂。“出云”舰巡航南海更是传递了用武力威胁的信号,这对南海问题的解决绝对是有害无益的。

其次,最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一带一路”作为中长期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其要解决中国过剩产能的市场、资源的获取、战略纵深的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这三个重要的战略问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是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包含了东海、南海、印度洋和地中海等海域。南海是其中的关键海域。日本在南海大搞军事对抗,将“出云”舰派到此地巡逻,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将会影响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欺软怕硬是日本根深蒂固的民族劣根性。在“出云”艦巡航南海这个问题上,中国必须采取针锋相对的军事斗争手段。简言之,就是在强化海洋态势感知能力的基础上,派出诸如052C/D系列驱逐舰之类的大型水面舰艇和苏-30MKK、歼-11B等先进歼击机和轰-6K轰炸机对其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监视,必要时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近距离伴随航行/飞行,使其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强大的军事压力——这大概是日本听得懂的唯一语言。此外,海空军组织大型飞机编队和舰艇编队不断进出宫古海峡并在钓鱼岛周边进行演训,使其应接不暇,从而使日本当局冷静下来,能够稍微认清局势。

无论如何,“出云”舰巡航南海不是一个好消息,它标志着日本这个二战的战败国在对外关系上有使用武力进行威胁的倾向。这是对战后秩序的严重冲击。作为二战的战胜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必须遏制这种危险的冲击。因为这不仅是中国的大国责任,更是中国这个东亚地缘政治板块主体国家的历史担当。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约研究员)

猜你喜欢

核潜艇航母南海
094型战略核潜艇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北海北、南海南
大揭秘——核潜艇的武器库
航母爱出糗
我爱航母
南海的虎斑贝
在航母上起飞
中国核潜艇亮相备受期待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魂断巴伦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