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天生缺乏“领导力”吗?
2017-04-19谭保罗
谭保罗
这段时间,中国商界最热门的新闻之一是“硅谷最牛华人”陆奇回国,担任百度公司的首席运营官。陆奇回国这件事之所以引发如此多的“正面”关注,并非因为他的新东家有多高的美誉度,而是在于他代表着中国留学生的一个“奋斗高度”。
陆奇是目前为止,大陆华人在美国顶级高科技公司、乃至500强公司中担任的最高职位。有人曾说,在美国商界的顶层,找不到第二个陆奇。
一家公司的人事变动,一位跨国管理精英的职业变动,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但从“找不到第二个陆奇”这个问题发散开来,则涉及到某些深刻的东西。在印度人高居多个跨国500强CEO或者董事长的国际商界,中国人少得可怜。
中国人,是不是天生就没有“领导力”,因此导致了这个族群在国际商界顶级圈子的缺位?当然,央企、国有大银行或国产互联网公司的大佬们还是很厉害的,但这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在500强的管理层中,中国人为何不如印度人出色?此前,《南风窗》一篇文章曾抛出一个观点,即印度人干得好,重要原因并不在于它们英语好,而在于他们的决心比中国人要大。
在国际商界,印度人是“背水一战”,而中国人则“退路很多”。为何中国人更愿意选择“退路”,这在于中国之于“海归”,存在着更多的“回国套利”机会。为什么?首先,中国经济比印度发展更充分,机会更多,这不用赘述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各级政府、国资系统掌握着经济领域最核心、最强大的资源。比如,名目繁多、数量惊人的科研补贴,可以让人瞬间变成亿万富豪的IPO指标等等,这两样,印度人想都不敢想。
因此,炎黄游子热衷于“报效祖国”,而印度年轻人只能别无选择地追求“美国梦”。最终,造成了两个族群在跨国企业高管职位“争夺战”中的战绩悬殊。印度人中可以找到几十个陆奇,而中国人中只有一个。
但任何问题都不能只从宏观背景中找原因,在微观的人的层面,中国人是不是真的缺乏“领导力”呢?
对领导力这个概念,英美的管理学教授能写十本書来阐述,对它的解读是一门可以养活几百个教授的大学科。那么,如果用“大白话”来说,“领导力”到底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领导力并不是什么管理艺术、厚黑学。如果用一句话来讲,领导力就是:热衷于朝着不确定性迈进,并且敢于承担这个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的欲望。
领导力,居然是一种欲望?这真是千古奇谈。但你千万不要这么认为。西方的崛起就是靠的这种领导力。年轻的水手,在大海上忍受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的孤单,以及变幻莫测的风险,仅仅因为他们相信彼岸的黄金天堂会带来超额收益。最终,他们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对不确定性的偏好差异,根源在于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对人的塑造。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所培养的人的气质是不一样的。
但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对这个民族的智商和情商,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相信在不久之后,更多的“陆奇”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