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科合成油:隐形冠军

2017-04-19武魏楠

能源 2017年3期
关键词:神华兖矿煤制油

武魏楠

兖矿和神华都是最早瞄准煤制油的煤炭企业。2004年7月,兖矿集团完成了煤制油的技术开发,当年8月,项目建议书获得陕西发改委评审后上报国家发改委,2006年2月,国家发改委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至此,煤制油项目真正拿到国家“路条”。神华的直接液化项目2004年开工,2008年投产,经历了近10年的工业化示范期。

无论是兖矿还是神华的项目都被列入“十一五”规划。彼时神华采用直接液化路线,兖矿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间接液化路线。不过两家企业各自项目的命运南辕北辙。神华的直接液化得到了习近平的直接关心,而兖矿的项目在历经坎坷投产之后,又适逢油价暴跌,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不难看出,煤制油在国内的发展依然还有着不小的风险。现在我国煤制油示范项目有9个,形成产能规模740万吨,加上之前获批待建的220万吨项目,到2017年末将达到960万吨。加上“十三五”期间将要陆续投产的项目,煤制油产能在“十三五”末达到2810万吨。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在煤制油这样一个高风险、起伏大的行业中,隐藏着一家业界巨擘。在目前已知的煤制油项目中,除神华和兖矿采用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外,几乎所有的项目都采用的是中科合成油的技术路线。

在中国煤制油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有很多企业没有能够坚守住自身的技术路线和目标。即便是像兖矿这样的行业巨头也难逃政策左右。中科合成油能够成为目前煤制油技术提供商领域当之无愧的冠军,有着最佳的实力和运气。

领先的机遇

中科合成油如今的掌门人李永旺曾经是中科院旗下山西煤化所研究员。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进行煤间接液化技术研究的中科合成油,在获得伊泰集团的投资和入股之后,与伊泰集团早已确立的煤制油发展战略充分结合。中科合成油为伊泰集团16万吨示范项目提供技术包。

在200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伊泰煤制油项目成为停止发展煤制油项目的例外。

这一纸禁令给中科合成油留下的竞争对手就只有神華集团,而神华集团主攻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接液化技术。中科合成油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兖矿集团的自主间接液化技术,但是兖矿在起跑线上即被禁赛,损失了宝贵的时间。

在采用中科合成油技术的10万吨级示范项目中,伊泰集团16万吨项目运行的最为平稳。这是中科合成油技术示范项目的第一个,2009年出油后,经历两次试车,自2010年起一直保持平稳运行。数年间,一波波前来考察的人员,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等,中科合成油声名鹊起。

在伊泰集团和山西煤化所外,中科合成油还先后引进了神华、潞安等股东。由此可见,未来中科合成油不会局限于伊泰的项目之内,它们的目标是更广阔的煤制油市场。

未来可期

2015年,煤化工在国内高速的发展戛然而止,这对于中科合成油来说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坏事。尽管几乎已经“垄断”了目前国内煤制油项目的技术包,但是煤制油项目过快的发展也并不一定就符合中科合成油的利益最大化。

首先,国内的液化技术并非毫无敌手。兖矿工艺追随沙索的步伐,虽然波折不断,但是其优势在于能够生产多种精细化学品,贡献出更多的利润。而神华的直接液化技术也在不断突破中日臻完善。

在直接、间接两条技术路线之外,煤制甲醇制汽油(MTG)路线在公众视野之外潜滋暗长。该路线有埃克森美孚工艺,还有托普索改进的一步法工艺,国内山西煤化所亦借鉴开发有自己特点的工艺。

另外,根据中科合成油的规划,将打造一个闭合的产业链环。目前中科合成油已将业务拓展至工艺包、催化剂、特种设备和工程设计、总包等。

但是任何一家全产业链公司都要面对产业波动带来的负面联动效应。尤其是煤制油还存在政策、环保、经济等许多潜在风险。适时的踩下刹车,对于企业合理制定战略走向有着积极意义。

中科合成油正在积极考虑以业主身份参股煤制油项目,同时在国外寻找可行煤制油项目。希望以此能够将风险最大程度的分散。

猜你喜欢

神华兖矿煤制油
煤制油化工装置检维修工程结算审核与审计工作的思考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简介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硬核”定位系统入驻兖矿集团,精确度以厘米计算
关于经济新常态下神华一体化发展的初步研究
煤制油项目火炬系统的设置
表面活性剂在煤制油化学清洗中的应用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神华神东液压支架油缸拆装机获国家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