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动物最耐饥
2017-04-18代晓琴
代晓琴/文
逗趣博士问答
哪些动物最耐饥
代晓琴/文
乌龟:以不变应万变
乌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特别强,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他水域。
乌龟食性广,且不好动。当外界环境恶化,特别是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它就进入休眠状态,几个月不进食都不成问题。有一种沼泽龟可以5年不进食。乌龟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行为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蜘蛛:有的是“耐饥因子”
蜘蛛多以昆虫为食,部分蜘蛛也会以小型动物为食。因为蜘蛛靠织网捕食,所以是“守株待兔”的代表性动物。如果“兔子”不上门,它们就会挨饿。长此以往,它们体内就形成了“耐饥因子”。
即便一日不餐,蜘蛛也无所谓。大多数蜘蛛抗饥饿的时间在1个月甚至更长,而这并不只是出现在食物匮乏的冬季。据考证,一只生长良好的捕鸟蛛,能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存1年。
北极熊:学会未雨绸缪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主要生活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区域。常在冰天雪地悠闲地散步,憨态可掬,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的浮冰逐渐融化,北极熊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适应环境,北极熊学会了未雨绸缪。
天气转暖的时候,北极熊努力吃东西,储备脂肪,一旦食物匮乏,它就用这些脂肪抵挡一阵子。靠着这种有备无患的饮食方式,它饿上几个月都不是问题。动物学家发现,北极熊在饿肚子的时候也能生孩子。
蛇:保持“耐饥模式”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全身布满鳞片。蛇主要以鼠类为食,喜欢栖居在荫蔽潮湿、人迹罕至、树木繁茂的地方。当遇到充足的食物,蛇会大吃特吃,然后慢慢消化。蛇消化食物很慢,每饱餐一顿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
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蛇常常面临食物匮乏的情况。这时,它会大幅度降低新陈代谢速率,使身体保持一种“耐饥模式”。有些种类的蛇两年不进食也不会死亡。有趣的是,蛇的这种“耐饥模式”一点儿也不影响它的警戒性。
还有一些动物,比如鲨鱼、企鹅、鲸等也是耐饥饿能手。
大白鲨饱餐之后,1个月内可以不再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