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用能力 发展核心素养
2017-04-18陈盛
陈盛
进入21世纪以来,核心素养成为全球教育研究的热点。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和自我发展的关键品质和核心能力。《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正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所在。
语用能力指的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崔峦老师也指出:2011版的课标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是“运用”。下面将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一、重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热爱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更谈不上理解和运用知识,形成能力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呢?
一是问题激发。如在教学《祝你生日快乐》一文时,学生动情地朗读着:“每当我听到《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就会想起妈妈那温柔的歌声,想起约翰眼里闪耀的光彩,想起生日蛋糕的味道,那是最美味可口的蛋糕。”声音刚落,笔者就问道:“为什么‘我认为妈妈送给约翰的生日蛋糕是最美味可口的?”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约翰的关爱。然后又问:“此时被爱包围的约翰是多么幸福啊!这是一次令他终身难忘的生日。当你听到《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你会想起什么呢?谁来说说你最难忘的一次生日经历?”这一问题将学生记忆的闸门打开了,大家争先恐后地谈起了自己充满浓浓温情的生日故事。
二是情境激发。在《最后的玉米》一课,笔者紧紧抓住最后的玉米情感的变化来教学,当学习到“心灰意冷”这一部分时,笔者利用课件动画的效果呈现出“别的玉米都被一一摘走,只有那个很棒的玉米没有被摘走”的情景,然后配着有点悲伤的音乐描述道:“一阵秋风吹过田野,长得很棒的那个玉米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无奈地晃着脑袋。他那深褐色的漂亮胡须,现在已经干透了;原先长得水灵灵、黄灿灿的果实,如今也变得像石头那样硬了。如果你就是那个最后的玉米,你现在心里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感受?”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很快变换角色,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并用丰富的语言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是活动激发。语文活动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语文活动的形式有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听写比赛、成语接龙、课本剧表演,等等。例如学习了《伟大的出征》和《北京欢迎你》两课,就可以举行一次航天知识、奥运知识的抢答赛;学习了《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一课,就可以举行一次班级汉字听写比赛或书法比赛……在丰富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课内外所学到的知识。
二、重以讀为本,促学生模仿用
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帮助理解的最好方法,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各种各样形式的朗读中,学习正确规范的语言,理解文字内容,增强语感,体悟感情。
一是感受语言的规范。以语文教材为例,编者所选的课文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能够给学生起到语言示范的作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够记住这些规范的语言,并潜移默化地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
二是感受语言的精妙。“精妙”是语言的高一级层次。细细揣摩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标点,就能感受到语言的精准巧妙,品出浓浓的语文味道。例如,在教学《夏午》一课时,笔者紧紧扣住“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轻轻地拨回来”这句话,问:“这里的‘拨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能不能换成‘扳?”学生很快意识到“拨”字说明作者的动作很轻,表现了作者对蚂蚁的关心和爱护。在朗读时,学生也读得轻轻的,仿佛生怕伤害到蚂蚁一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抓住这些精妙的语言进行品析,使学生在遣词用字时也学着去反复推敲。
三是感悟语言的表达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理解文章内容,还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例如在《爷爷的芦笛》一课,笔者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句品析朗读,感受这是一个天气可怕、风狂浪猛的夜晚。再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这一部分描写强强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强强内心的极度紧张、万分恐惧。最后引导学生将这两种描写方法联系起来,思考这样写的好处。课后笔者布置学生写《一个人走夜路》或《晚上一个人在家》的作文,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表达方法去习作,收效甚好。
三、重日积月累,让学生灵活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分类摘抄。指导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这样有利于学生采撷同类内容,丰富语言储备,方便提取运用。例如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快乐少年”,笔者要求学生摘抄课内外和“少年”有关的好词佳句。例如,“少年不识愁滋味”“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等。学生通过搜集积累的语句加深了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
二是注重内化。光抄不记没有用,小学生正处于记忆最佳的阶段,应让学生多读多背,督促学生将课内外的好词佳句熟记于心,从而转换成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四、重口语交际,教学生善于用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智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所必需的终生受用的语言能力。然而口语交际往往因不考试而被忽视,实际上培养这种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并体验各种角色,学习与不同的人交流沟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使用规范的交际语言,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学会用适当的语气语调,学会配以得体的神态姿势,学会有利于合作的交流。
在聚焦核心素养的今天,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尤为重要。只有“用语文”才能凸显出“学语文”的价值。“培养语用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符合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