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看日本近期军事改革

2017-04-18韩略刘伟博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0期
关键词:动向

韩略 刘伟博

摘 要 2015年4月27日,日美两国正式出台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进一步明确了日美同盟的合作机制的发展方向。新指针扩大了日本自卫队的活动范围,提出了日美两国“无缝”合作,是日本实现“正常国家化”至关重要的一步。距离该指针出台刚好一年之际,日本正式实施新安保法案。结合这一段时间内日本在军事领域的立法、技术升级和演习活动,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在新指针的指导下,日本正在解禁自己的军事力量,以服务于日美全球军事合作,从而向着军事大国的最终目标迈进。

关键词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新安保法案 军事改革 动向

作者简介:韩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刘伟博,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E3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061

2016年3月22日起,新安保法案正式实施。新安保法案因其进一步解禁“集体自卫权”立刻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事实上,该法案的出台早在一年前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中就埋下了伏笔。新指针指明了日本今后的军事力量发展方向是突破各种限制,借助日美军事同盟,实现军事力量的全球部署。日本的军事力量走出国门有赖于日美军事一体化,因此日本近期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军事改革都是在围绕新指针展开。结合新指针,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清日本近些年的军事改革脉络,进而更好地把握未来日本军事改革的动向。

一、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特点

(一)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作为前提

所谓“集体自卫权”,指的是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其他国家及第三方武力攻击时,无论本国是否受到攻击,都有使用武力进行干预或阻止的权利。二战后,美苏通过“和平宪法”剥夺了日本的“集体自卫权”。但是冷战结束后,随着日美同盟的新定位和日本追求“正常国家”的心态,解禁“集体自卫权”成为日本政府的军事改革的重要目标。

1997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中夹杂着大量的“灰色领域”,包括平时与战时日美之间展开的物资、武器的运输和补给,以及对于周边事态的描述。但是新指针并无此类“灰色”的表达,代之以“全球的和平与安全”等措词,并明确提到:“遇袭时,日本可以根据2014年7月1日的内阁决议派遣军队。”这说明本次指针的修订,是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作为前提的。按照新指针对日本军事力量的描述,理论上只要有“美援需要”,自卫队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不受地理限制地和美军一同作战。

新安保法案可谓是为新指针“量身打造”的“开锁工具”。新安保法案,由《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和《国际和平支持法案》两个部分组成,一共涉及11部法律及修正案。其中《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由《自卫队法》、《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周边事态法》等10部法律修正案综合而成。《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把“对他国的武力攻击也明显存在威胁到日本存亡的危险”的情况明确定义为“存亡危机事态”,并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一概念的界定正好呼应了新指针最大的变化:日美合作情景由旧指针的“平时、日本周边‘有事和日本受到武力攻击”,变为“未达到武力攻击程度的‘灰色地带事态、重要影响事态、存亡危机事态和武力攻击事态”。 而《国际和平支持法案》作为一项新立法,则是允许日本随时为处理国际纷争的他国军队提供后方支援的永久性法律,为日本军事力量更方便绕开《宪法》第九条而在全球投送铺平道路。

(二)以“无缝合作”为目标

新指针提出日美防卫应当“无缝合作”,即将日本在和平状态、受到武力威胁时、受到武力攻击时和与日本相关国家受到武力攻击时“无缝”链接起来。指针分别对这四种状态下的合作行使进行了列举,主要包括海陆空的防卫,情报的搜集与共享、后勤补给等。从近几年日美在军事领域的互动和相关法律的修订来看,日本的军事改革目标就是将自己打造成一支全时间、全空间的美军全球辅助力量。

日本首先从技术上通过多种军事行动演练追求“无缝合作”。日美两国在《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中期报告出台后就多次组织大型联合演习。2014年11月8日至19日,日美举行代号“利剑”的大型联合演习。此次演习中,日本派出海陆空自卫队员3万人、 30艘舰船和260架飞机。美方派出1万名官兵、20艘舰船和150架飞机。演习科目以离岛夺还、反潜、反水雷训练为主,此外还涉及联合防空、基地防御、搜救活动、空对海攻击等科目。近年来,包括“山樱”、“铁拳”、“对抗北方”在内的美日联合军演,均呈现实战化程度高,针对性强的特点。日本通过军事演习向美军证明,它在技术上能够担负为美军在各种作战情况下提供支援的任务。

技术上的检验基本通过后,日本着手调整国内立法,为“无缝合作”提供法理和体制上的支持。2014年5月,日本“安保法专家会议”召开第七次会议,提出当日本及日本关系密切国家受到武力威胁或遭到武力袭击时日本可以行使的权力包括对发动攻击国家的船舶进行检查和水雷排除。旧指针对自卫队扫雷限定在朝鲜半岛紧急事态情况下,对“日本及日本周围公海”进行扫雷。新指针出台后,日本政府明确表示将前往中东霍尔木兹海峡配合美军扫雷。新指针的目标在新安保法案中也有体现。以《自卫队法》修订案为例,自卫队在首相下达“防卫出动”命令后即可行使武力。这大大削弱了其他政府机构对自卫队运用的限制,使日本可以响应美军作战需求快速投入本国军事力量。

(三)以太空和网络空间为军事合作新领域

新指针首次正式提出日美应在太空及网络空间加强合作,为日本接下来进一步推进太空军事化和加强网络作战能力提供了契机。新指针强调,“为了建立强有力的空间系统,美军应该同自卫队一道,在可利用的空间中建立预警、ISR等系统”。所谓“可利用的空间”即超越传统意义上的陆海空军活动范围,延伸至可以施加影响力各个领域。2015年日本出台了新版《宇宙基本计划》,将保障空间安全和航天军事应用作为首要目标。目前,美日已经就美国向日本提供太空态势感知服务和信息的法律框架達成暂时协议,正在拟议《国际外层空间活动行为守则》。总之,日美双方在太空领域正在展开前所未有的互动,为打造日美“太空同盟”进行战略铺垫。

根据新指针内容,日美将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第一,分别对各自的网络系统进行时时监控;第二,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共享和教育交换;第三,建立有效的政府合作机制,经常性地进行双边网络安全演习以确保两国网络安全的应急能力。2015年1月,日本成立了网络安全战略本部与内阁网络安全中心,相比于此前成立的“IT统合战略本部”,新机构直接设置于内阁之中,显示了首相官邸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方便首相使用网络作战力量配合美军开展行动。同年9月4日,日本内阁通过了新版《网络安全战略》,提出了“信息自由流通”、“法治”、“对使用者的开放性”、“主动遏制恶意行为的自律性”、“政府和民间等多方面的合作”等5项原则,并明确提出要积极参与制定网络空间的国际规范。完善自身体制之前,日本政府就与美国就网络安全合作展开协调。2011年9月,美日举办了第一届双边网络安全战略政策对话。2012年4月,美日首脑峰会上,两国政府将网络议题提升至国家元首级别。2013年5月,美日在东京举办了第一届“美日网络对话”。

二、日本未来军事改革动向

(一)彻底解禁“集体自卫权”,将日美军事同盟推向世界

日本政府的军事改革遵循了这样一种逻辑:首先,政府通过对限制集体自卫权运用的既有法律进行新的解释,以为新军事行动提供借口。随后,政府通过反复实践制造一种此类军事行动的运用已成客观事实的状态,倒逼相关立法和已有法律条文的修改。如此循环,“和平宪法”的效力不断削弱,各种支持解除“集体自卫权”的法规和制度不断确立,总有一天,日本政府会彻底架空甚至废止“宪法第9条”。按照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策略,未来日本军事改革将呈现三个动向。

第一,大幅上调防卫预算。解禁“集体自卫权”后的自卫队将随行更多的海外任务,对装备、人员和机构都提出了扩充与升级要求,因此增加防卫预算是将解禁“集体自卫权”从纸面运用到实践的物质基础。据2015年12月底日本公布的预算案显示,2016年日本政府的防卫费用将增加740亿日元至50541亿日元,保持了连续四年的增长。

第二,加速开展实质性军事行动。以制造既成事实倒逼立法是日本修订与军事相关立法的一贯策略。2016年1月,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明确表示,在非洲吉布提设立的自卫队基地将大幅扩充功能,用于协助输送联合国维和部队物资、护卫政府专机、国际紧急援助等各种行动。这显示出日本已经开始为海外军事行动布局,应该很快就会在海外开展实质性的军事行动。

第三,全面推进修宪进程。目前日本政府的修宪有两种思路:一是直接修宪,二是模糊解释。自民党前干事长长山崎拓指出:“修改宪法的观点各种各样,但修改第九条是核心所在,不涉及第九条的修宪没有任何意义。”但是直接修宪无论在民众还是议会都将遭到巨大阻碍。而解释修宪的方式协调难度小,政治流程灵活,内阁掌控力强。笔者认为安倍政府不会放弃第一种方式但将更务实地采取第二种方式。

(二)完善自身的技术和制度建设,继续拓展日美军事合作新领域

适应新的军事安全形势,不断拓展军事安全合作新领域,是日本发展自身军事力量、夯实日美同盟关系和提升自身在同盟中地位的有力抓手。日本在打造新领域作战力量上的通常做法是:首先根据最新世界军事发展形势,与美国在日美同盟架构下就新的领域协作达成共识,并在美国支持下初步发展自身在新领域的技术力量。待日本在新领域的技术比较成熟时,两国通过《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或其他军事合作协定正式提出两国在该领域实现合作并提出发展目标与对日力量建设要求。最后,日本依据日美合作要求加速该领域的力量建设。

当前日本正处于加紧建设太空和网络力量阶段,下一步日本的军事改革必将对此有所体现。从技术上讲,日本目前已经是一个太空强国,太空企业“从市场走向军事”,日本政府也在整合国内涉及太空的相关资源为军事目的服务。网络力量构建上,日本在新指针出台后公布了新版《网络安全战略》,提出要从“被动挨打到先发制人”、“从消极接受到积极主导”、“从网络空间到融合空间”三个转变。此外,日本在积极推进网络和太空建设的同时,会继续为日美同盟寻找新的合作领域。根据最新军事斗争发展趋势,未来日本有可能在心理领域与美国开展军事合作。所谓心理领域作战,是指通过对敌方人员的认知、情感、意志等进行干扰或攻击,以此掌握整个战场政治态势、心理走向的主导权,这将是迄今为止最高层面的军事斗争。日本文化近些年风靡世界,可以与美国的文化“软实力”强强联合,向对手展开心理渗透。

参考文献:

[1]徐万胜、栗硕.2015年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剖析.和平与发展.2015(4).

[2]张景全、程鹏翔.美日同盟新空域:网络及太空合作.东北亚论壇.2015(1).

[3]徐万胜.日本安倍内阁解禁集体自卫权评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5).

猜你喜欢

动向
光合作用研究动向
解读两会代表提案,观汽车行业发展动向
动向
高考全国卷集合命题动向分析
高考全国卷解析几何解答题命题动向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外资动向
LVT的发展动向
2015年高考电磁感应试题的五个动向
近十年来国内蔡和森研究动向
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