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上的执着汉
2017-04-18谭路
谭路
山东省菏泽市-城县董口镇坐落在鲁西南黄河滩上,镇党委书记李玉如每天都要为镇里贫困百姓的生计忙碌奔波。2016年,享誉全国的扶贫车间模式在董口镇从无到有,走出了黄河滩,建在了更多的贫困地区,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受益。
这些,都源于当初李玉如的一个细心发现。
走街串门获商机
黄河泥沙在山东境内沉淀堆积,形成了面积广阔的黄河滩区。厚厚的河泥不仅沉淀绵长的历史,也牵绊着滩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小病靠忍,大病靠扛,姑娘出嫁靠人抬。”这就是曾经的董口镇普通村民生活实照。
2011年,李玉如任职董口镇党委书记。那时全镇67000多人口,其中贫困人口8000多,占比超过10%。全镇下辖33个行政村,其中19个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李玉如想改变滩区百姓的生活现状,并且一直在找出路、谋发展,希望早日让百姓们脱贫上岸,远离滩区的贫苦生活。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干部,李玉如身上有着山东汉子的务实肯干,“想啥也没用,只能狠抓实干。”李书记如是说。
2015年12月23日,这个专爱走街串巷、往田间地头跑的山东汉子在进村的路上,无意中路过一个只有10平米左右、简易搭建的小窝棚,里面坐着六、七个老太太。她们围着火炉,听着收音机,大家乐呵呵地在整理着手头的散发。
李玉如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头发是从全国各地收购来的,农妇们趁农闲简单加工一下,就能赚钱贴补家用。每人每天平均下来能有13元左右的收入,满打满算每月收入也有四五百元。
从小窝棚里出来,李玉如尽管被农妇们的劳动热情所感染,但听在耳里,记在心里的几百元微薄收入,还是让他心头微凉,“怎样才能让村民有更多收入呢?”李玉如边走边想:人活于世,自力更生的尊严感尤为重要。全镇大部分贫困人口具备一定劳动能力,而且有比较强烈的就业愿望,只是苦于没有就业岗位。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自我脱贫中来,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他们搭建“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平台,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这就需要政府来履行责任和义务了。
李玉如又想到董口镇的人口特点:年轻男性村民大都外出务工,留守的都是老人以及要照管家务、难以抽身外出务工的妇女。不仅要让村民们有更高收入,最好还得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充足的闲置劳动力资源此时成为董口镇突破瓶颈,获得发展的优势所在。
李玉如立刻将自己的想法与镇党委班子交流,集体论证后决定在村小学旧址、村集体活动场所旧址和闲置民宅设置“扶贫车间”,没想到“扶贫车间”赢得开门红,村民们个个说好。
为了扩大规模,让更多村民受益,李玉如筹措资金460万元,为全镇33个行政村各修建一处占地300平方米左右的就业扶贫车间,按照“就业门槛要低、增收效果要好、产业发展要稳、可以就近就业”的标准筛选目标商户,引入户外家具、头发制品、服装加工、电子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村加工。村里根据车间的面积大小、所处地理位置、周边劳动力分布等指标,每年收取1万元到2万元不等的租金。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还可把工作带回家做,以计件或计量核算工资,每月能获得1500—2500元的收入。这下,群众收入稳定了,脱贫有盼头了,李玉如终于松了口气。
为拓展扶贫车间订单数量,提升订单质量,李玉如想到了外出务工多年,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商业人脉的村民。通过微信等方式,李玉如找到这些人,并鼓励他们返乡创业,惠及乡邻。
村民李志超便是回乡创业者中的代表。他多年来辗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打工,从事手机数据线等电子产品加工,有技术有人脉。李玉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两人一拍即合——李志超毅然决定结束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涯,跟随李玉如返乡创业。李志超最初租用了一间厂房用来生产手机数据线,利用之前在广东学到的技术,以及对市场走向的准确把握,迅速打开了销路。不到半年,可观的经济回报以及村民火热的干劲,给李志超吃了一剂定心丸。他找到李玉如申请扩大规模:“李书记,我再租4间厂房!”
目前,李志超租的每个车间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共吸纳工人268人,其中贫困人口107人,月收入均在1500元左右。李志超在发家致富的同时还能帮助乡亲们就业,贴补家用。
“扶贫车间”良好的发展势头,给了李玉如趁热打铁的信心。结合董口镇的实际,他采取三项措施为“扶贫车间”模式的持续发力保驾护航:一是发挥本镇居家产业优势,培植壮大活跃在民间的“老笨土”产业,如发制品加工、藤编加工、粉笔制造、扫帚加工、教具等。二是通过招商或鼓励返乡创业,吸引更多的“新奇美”项目落户董口,如手机数据线、渔网加工、服装制作、耳坠耳链加工等。三是选好用好“乡村能人”、“小老板”,这些人具有一定管理才能、代加工项目的资源或企业的工作经验,如代堂村的张素英、金庄村的常红等人均当上了“小老板”,从贫困户变成了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如今,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左右,全镇各个扶贫就业点人头攒动,俨然成了分货收货的集散地,这幅热火朝天的景象让李玉如颇感欣慰。目前,全镇33个扶贫就业车间共吸纳50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员在40%以上,他们每人每天有20元到80元不等的收入,扶贫就业车间成为全镇扶贫一线阵地。
量体裁衣助脱贫
“扶贫车间”模式的成功让李玉如坚定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继续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的信心。没有一个方子能治百病,“一户一案”便是李玉如的新主意。“三个一工程”即一人一岗,一户一案,一村一品,最能体现李玉如的精准扶贫理念。
董口镇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复杂,各有特点。李玉如意识到,既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方法,何不干脆“土法上马”,一个萝卜一个坑地为贫困户量身打造脱贫方案?村里为一部分掌握技能的贫困户无偿提供技術设备,鼓励其通过自身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实现自我价值,赢得体面生活。“让他们成为走街串巷的生意人。”
臧庄村村民臧章建今年57岁,至今未娶亲,在村里“穷”出了名。李玉如走访时,了解到他有做豆腐的手艺,便为他提供了一台价值1200元的豆腐加工机,鼓励他积极通过劳动改善生活,走出困境。如今的臧章建每天靠卖豆腐为生,以每板豆腐18元左右的售价计算,一天下来可有50-60元收入。脱贫了,底气足了,臧章建告诉李玉如:“李书记,我想找个老伴,就为老了互相有个照应。”
村民臧海军今年39岁,自幼患上婴儿瘫,生活自理较困难,但有缝纫技能。李玉如借助“一户一案”项目的帮扶,为臧海军提供一台自动缝纫机,并鼓励他不要气馁,依靠自己双手走出困局。一趟趟走访、一次次谈心……李玉如驱散了臧海军心中的阴霾,带来了阳光。目前臧海军在董口镇多娜发制品工厂上班,每月收入3300多元。后来还被选为-城县政协委员,这可是贫困户中的首例,臧海军俨然成为自食其力,身残志坚的典范。
李玉如坚持一手抓物质脱贫,一手抓精神脱贫。全镇下辖自然村均修建了文化广场。每到傍晚,文化广场不乏前来扭秧歌,跳广场舞的村民。载歌载舞的村民们笑在脸上,劳心劳力的李玉如甜在心里。
“我把扶贫当修行”
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身份,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工作,是李玉如置于头顶的金科玉律。
他深知党建工作对于基层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性:“我党成立至今已有96年,优良传统一定要继续得到传承,不能随时间走样。作为党委书记,我更得时时提醒,事事紧盯。”
李玉如不仅这么想,工作中也在这么做。首先,李玉如极其重视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工作,按他的说法,一个好的党支部,再配备一名好的支部书记,这是构建党建工作坚强堡垒的标配。因此,他对党支部书记提出了五点要求:要有群众观念、扶贫情怀、发展思路、公平公正和威信。“跟村民的感情基础是药引子,这一点做不好,再好的办法也白搭。”
其次,李玉如意识到一个好的环境对于党支部的重要性,每个村均修建了两层楼的村部。“光喊口号没有用,黨支部是党员的家,是凝聚民心的地方,不能连一个开会的场所都没有。”这一点,李玉如很坚持。
同时,他对各村支部的发展规划也常抓不懈,“必须拿出可落地的实施方案惠及村民,这样才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村民们看到了为全镇脱贫积极奔走、不顾辛劳的李书记;也看到了为瓜农卖力吆喝、挥汗如雨的李书记;还有无视自身病体,自带音响,随时随地召开群众会议的李书记……
天道酬勤,李玉如的苦心和汗水没有白费。截至2016年底,通过“扶贫车间”、一户一案、土地流转、金融贷款、孝善文化、光伏扶贫等多种措施合力推进,全镇实现脱贫1926户、5372人,成绩显著。
“每当看到村民们找到脱贫的路子,数着一叠叠钞票那开心满足的样子,就是我幸福感和成就感最强的时候。如果领导觉得我适合在农村基层工作,我还是会选择董口,围绕黄河生态文化发展理念,争取让每个村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例如建设集休闲、农事体验、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公园,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黄河情。我要把扶贫蓝图描绘到底,变农业大镇为农业强镇。我经常告诉自己,把扶贫当作一种修行,从中找乐。” 这位朴实乐观的山东汉子,也有感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