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记者如何发现身边的新闻线索

2017-04-18杨建国

活力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新闻线索基层

杨建国

新闻素材到处都有,重要的是记者要具有敏锐的新闻触角。一个善于寻找新闻的记者要养成随时随地挖掘潜在新闻素材的良好习惯。新华社著名记者徐人仲在《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中说:“新闻线索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只要处处留心,就有写不完的新闻。”有时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在休闲放松之余也可以发现新闻素材。朋友不经意讲的一些事件也许很平凡,但记者绝不能对社会现实和世事变化漠不关心,而应该用细致的心去发现与挖掘,也许绝佳的新闻素材就蕴藏其中。

一、新闻线索的特点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是新闻采访的方向,是可能成为新闻的或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某种事实所传播的信息,也可以说是已经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信号。

可以说,寻找新闻线索,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第一步。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任何事件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线索。可以说新闻线索无处不在,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去挖掘。

二、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的意义

记者的采访活动往往是从寻找新闻线索开始的,然后依据线索的提示,找到知情人进行采访,从采访中获取全部新闻事实。从采访的整个过程来看,记者寻找新闻线索是采访的第一步。

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寻找。假如记者不会寻找新闻线索,别人报什么,他也报什么,那就毫无优势可言,如果别人没有发现的新闻,你发现了并且报道出来,那就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是只有一家新闻机构单独报道的新闻,具有特殊的新闻价值和权威性,媒体间的竞争力也在于此。一旦记者找到了新闻线索,就可以理清采访思路,拟订采访提纲,然后按照采访计划进行新闻采访,由此看来,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寻找新闻线索的途径

新闻写作最重要的就是挖掘新闻线索,基层记者常常因为找不到可写的亮点新闻而烦恼。其实很多新闻资源就在身边,身边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线索,只是有时候没有发现和挖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几点浅见。

1.在国家大事、大政方针中寻找新闻线索。基层记者不要抱怨离国家的大事和大政方针太遥远,其实,可能我们做的某一项工作就跟国家大事有关联。基层新闻写作者要经常读报、浏览政府网站、收听广播,了解当前国家宣传的重点和各大新闻媒体宣传的主要内容。笔者经常从新闻媒体报道的消息中找到新闻线索,结合本单位相关工作开展情况采写出成功的新闻稿件,以小见大,立足基层。

2.党和政府的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民间团体,或者是编辑部提供给记者的新闻线索。这类新闻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记者应当主动与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保持紧密联系,以便在第一时间及时得到新闻新索。

3.来自基层广大通讯员和读者提供的新闻线索。这是一条广泛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任何一家媒体的记者数量都是有限的,记者的活动范围和时间、精力也很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新闻线索都及时、全面地获得,通讯员和读者就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所以要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重视与读者的信息交流。

4.来自记者的发现、寻找和挖掘。寻找新闻线索不能完全依赖他人提供,更多的是记者自身的发现、寻找和挖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常见的有这样几种:一是捕捉相关新闻媒体的报道。2016年6月,省台播发新闻省委书记到宝泉岭调研时,对宝泉岭白羽鸡产业项目给予好评,第二天,我深入企业,拍摄了生产车间的图片新闻,跟进报道,在《黑龙江日报》一版刊发。二是浏览互联网的最新新闻报道。三是广交各方朋友。四是重视新闻热线。五是制作节点日历。

5.参加各类会议,从领导讲话、会议文件和有关工作简报上寻找新闻线索。作为一名基层记者,笔者经常被安排参加各种会议,会议材料上面有一些工作亮点和最新数字,或者一些措施和做法,其中就包含着一些新闻素材。2016记者参加管理局半年工作会议,发现江滨农场栽种的能源林采用精准扶贫的办法承包给贫困户,会议结束后,记者跟进采访了种植户、工会负责人及招商引资的新能源生物质发电项目负责人,采写编辑了新闻《圆梦能源林》在《黑龙江日报》和省台播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如何鉴别新闻线索价值

一是时效性。指新闻是新近发生并及时传播的。发生与传播的时差越小,新闻价值越大,反之,新闻价值越小。记者判断新闻线索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价值大还是小,首先应该从线索本身进行分析,看这条新闻线索,是否是新近发生的,另外,如果有其他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那么就要考虑从其他角度来报道。

二是接近性。作为一名记者,如果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与受众接触得越多,获得的信息量也就越大,从获得的这些信息中,能够很容易的找出新闻。另外,经常关注民生,看看老百姓在关心什么问题,老百姓利益是头等大事,记者要牢牢抓住这些老百姓关心的重要内容,进行报道。

三是显著性。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大型慈善募捐、大型展览会,像这些具有显著特点的新闻,记者也应该要注意把握。2016年8月20日,姜昆带领导中国文联到宝泉岭慰问演出,笔者及时对新闻进行编辑,在央视和省台都进行了播放。

四是重要性。国家大事,国家政策调整,国家新制度颁发,举行文体盛事。这些在老百姓眼里都是一等一的大事,都非常关心,所以记者要针对这类大事件及时组织开展深入报道。

五是趣味性。它指的是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这些线索的发现和获得,需要记者有趣味的眼光和思维,群众关心喜爱的,就是记者追求的。但不能为了满足少部分读者的兴趣和眼球,报道色情、暴力等方面内容,不仅影响社会风气,而且将会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总而言之,记者要想多发现新闻线索,就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不仅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真实性的根本保证,只有贴近实际才能从源头上保證新闻的真实可信,避免空谈和炒作;生活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只有走出办公室,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才有机会搜集到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贴近群众是新闻的落脚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也是新闻的主人翁,因此,只有贴近群众,才能让新闻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说服力。记者必须经常深入一线,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新闻线索基层
基层巡览
关注基层智慧治理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浅谈基层媒体记者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记者新闻线索发现与新闻采访技巧阐释
新入行的记者如何获得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
社交媒体对社会新闻线索来源的影响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