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管理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2017-04-18李树林

管理观察 2017年3期
关键词:管理科学科学管理本土化

李树林

《中国大百科全书——工商管理卷》不是简单的编一本书,它是中国首项工商管理大工程(简称:大管理工程),标志着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将对中国管理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大管理工程兴起,是科学创新内在逻辑与治理能力需要交叉点上的一种必然。当代,管理科学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急需管理科学创新理论来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國从西方引进管理科学已有近30多年了,现在到了应该认真总结交一份答卷的时候了。我国首项大管理工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启动,大管理工程是一项全新的事物,我们应当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它。

从小科学到大管理工程

大管理工程是从小科学到大科学一场管理革命。

“小科学”一词,是60年前由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史专家普赖斯提出来的,“小科学”是指个人研究或学科交叉影响甚少的集体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美国案例教学法,到了90年代,为了满足大众化扩招的需要,引进了大量西方管理教材。应当说,30年来我国在消化、吸收、创新能力方面总体上不强,在主要领域仍然停留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从内容和规模来看,一些学者和教学工作者进行的仍是“小科学”研究。我国后来虽然在“案例库组建”上搞的比较大,但仍然是没有跳出哈佛圈子,创新含量不高。目前,“小科学”在解决大问题时阻力重重,为此,我们要寻求“大科学”的新路。

大科学与“小科学”相比具有鲜明特点。首先,大科学是一项国家工程,体现了规划科学的优势;其次,内容之广,涵盖20多个分支学科;再次,人数之多,全国将动员成百上千名专家、教授参加。总之,这项大管理工程,政策性强、规模巨大、填补空白、国内领先,这使人们不得不用“大管理工程”这一名词而美誉之。

小科学向大科学转变,是中国管理科学发展大趋势,今后,我国大科学要有一个新的发展,大科学正在改变中国社会和未来,迎来大科学时代的新曙光!

大科学大管理之魂

一个正确定位,标志着一个大事业的开始,怎样建设好大科学管理工程,关键在于创新,从知识创新上大做文章,迈向新征程。

大科学管理工程实质不是叙述管理科学发展过程,大科学管理工程之魂,在于认识历史,总结经验,发现人才,从中找到未来中国管理创新发展的规律,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管理问题。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管理科学,根本出路在于管理本土化。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把西方管理转化为中国特色管理科学,这个过程没有别路选择,只有通过管理本土化来实现我们的愿景。对西方管理要学习、消化、吸收、创新;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溶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基本原则,经过不懈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目标。这次大科学管理工程,应该对我们中国管理科学发展和效果做一个总体评估,发现和驾驭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新规律,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政策咨询。

第二,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我国管理落后,管理软、散、懒现象长期存在,这导致管理还跟不上经济转型的需要,全国有大量的管理问题需要解决,为此,我们应拿出适合中国的管理理论,提出更确切化、具体化的可行方案,这即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我国全面改革迫切需要的重大现实问题。

第三,发扬管理科学在智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智库建设一点也离不开管理,管理即是决策,而智库建设则是以决策为中心,离开管理科学研究、智库研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支持决策系统的知识资源大部分源自高校,因此,高校必须把教学的知识导向转向问题导向,做好管理知识的输出、转化和应用,与各级智库建立联盟和共同体。反过来说,智库活动的本质需求也正是高校工商管理教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工商管理教学研究的创新能力,丰富工商管理教学研究创新的内容才能促进工商管理教学研究的内涵式发展。

第四,做好管理人才培养升级工作。当前,中国知识质量和实践能力,国外管理理论与中国现实发展相脱节,严重阻碍我国管理人才培养提升。当今中国经济转型和高速度发展,难题是任何一家现成管理学无法解决的。中国管理创新理论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需要从实践中去寻找,实践出真知,只有使用本土化理论才能解决中国问题。

目前,高校知识动力不足已显示出来,管理教学缺乏本土化案例,不少中国企业采取实训和现场学习的方式培训员工,原因是目前的管理学是空洞、原则性、大而化之的,它无法使学生培养达到目标。其实国内不是没有成功经验,只是许多管理本土化理论和案例很难进入学校课堂,这样下去创新很难持续下去。

这项大科学管理工程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大科学”管理工程之魂、之纲,它开创了中国管理科学的新阶段。

大科学时代呼唤一代帅才人物

做好大科学和大管理工程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呼唤一代帅才,这项大管理工程组织者李维安教授就是一位领导“大科学”的帅才人物。

中国古典文献《后汉书》,曾经有过对“帅才”的定义。传说,刘邦与韩信有一场“将帅”之论,又谓“能领兵者,谓之将才”“能将将者,谓之帅才”。历史上的奥本海默和费米都是真正的科学帅才,而第一流科学家贝尔纳只是一个将才。

首项大管理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它需要把若干个科学有机组织起来,大科学在管理和领导中,一刻也不能没有帅才人物。

杰出的组织能力和素质是帅才人物重要特征,他们像乐队的指挥,又像电影中的导演。“全能型”知识结构、谦逊的合作精神、豁然大度的高尚品质、“当机立断”的抉择能力应是帅才人物的可贵素质。

整体理念和系统化思维也是帅才人物不可缺少的品质,帅才人物不仅考虑管理学界圈内的事,还要考虑管理科学的交界,特别是要把管理学界之外的新思维、新经验、新实践和新方法,以及企业家、企业管理创新、管理本土化案例等方面,都要纳入到大管理工程之中。大管理工程不是管理学界某位学者或某个团队能办到的事,而是整个中国管理界的一项大工程。

猜你喜欢

管理科学科学管理本土化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征订征稿启事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2015年《管理科学》总目录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