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7-04-18卢维学
【摘 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大背景下,随着地方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全面推进,实现培养创新型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目标,对我校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提出了“趣味”案例分析教学法,实验教学法,阶段小论文等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统计预测与决策;教学改革;实践
统计预测与决策是研究经济和管理中各种不确定性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做出科学决策的一门重要的方法论课程,是为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开设的意义在于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多门基础课程涉及到的不同的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科学地对统计与决策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决策的前提是预测”。同时也希望本课程的开设能够对培养具有社会经济与管理的预测决策工作服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在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目标是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诸多学者对统计预测与决策理论逐渐开始重视并开始研究。从80年代起,我国出版了大量的关于统计预测的著作,当中的方法一般是回归分析、移动平均、指数平滑等,现代统计预测理论的创立与经济发展分不开的,较多地应用于经济增长预测、投资预测、财政收入预测等[1-3]。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其他领域延伸,同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也日益广泛。在人口学、社会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4-5]。由此可见,该课程的有效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周四军[6]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提出,将统计预测与决策分成两门课进行开设,并将课程教学课时重新分配,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李余辉[7]等人对统计学专业的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提出实验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教学改革,并取得良好效果。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具有内容复杂、理论性强、应用性高等特点。目前该课程在大三下学期进行开设,讲授48个学时,3个学分,闭卷考试。由于该课程内容较多,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玩手机、不听课、逃课等现象十分严重。针对此情形,本文对该课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与探索。提出了“趣味”案例分析法,着重利用统计软件来进行实验教学,阶段性论文教学等方法,改变学生“一卷定乾坤”的现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教材选择
该课程的教学设置之所以比较靠后,是因为它需要以经济统计学大部分的课程内容为基础,如《统计学基础》、《时间序列分析》等。同时需要以统计软件为工具对该课程中的案例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目前传统课堂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以讲授为主,教材的理论部分居多,适合学术型本科高校学生,现使用的教材不能满足应用型高校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需求,有必要专门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教材编写,编制适用应用型高校的优秀教材。
2 “趣味”案例分析,提升教学水平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要运用大量的实例来讲解统计预测涉及的理论方法及实证分析。由于该课程现拥有的教材数量较少,且受教材篇幅和教材编者专业背景的限制,在案例的选择中不可能顾及各类专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实例,结合专业背景进行举例、讲解,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多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际生活的案例进行分析。如当下人人关心的切合实际的房价问题;黄山市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名城,在教学中可以渗入旅游城市的特色,让学生去调查并分析黄山市近几年游客满意度情况,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情况,新兴起的“农家乐旅游”对当地居民生活的改善等问题;黄山市生产总值的波动情况,根据你选择的预测模型对为了的经济走向做出预测,对下一步的发展给出合理的决策。
3 加强实验教学,阶段小论文教学,提升教师素质
在统计预测与决策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应该向学生多讲授关于该门课程的实践部分——统计软件的应用部分,给学生开设不同的软件操作实践课程,让学生多接触不同的软件,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练习,并通过讲、练、评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机制。
对于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熟练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才适应当下国家对人才需求,同时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也对学生有效掌握课程内容奠定基础;这充分表明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对学生的重要性。同时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爱情况,不定期布置阶段小论文,让学生对自己目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与总结,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强度也较大,所以需要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建立教学内容案例集,习题集,实践操作题集等,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运用统计预测与决策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考核体系尚未健全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形式,以平时成绩30%与期末试卷成绩占70来综合评定成绩。平时成绩由课堂出勤、课堂作业、平时表现构成,大多数学生在平时成绩上都差不多,70分以上;由此综合成绩就单纯的有期末考试成绩而决定,可谓“一卷定乾坤”,本质上没有改变学生学习的不良风气,学生的惰性等现状。以2012级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为例,学生在期末考试测评中,平时分85分以上占总人数的95.8%,总评成绩85分以上的同学占总人数的51.38%,课程考核通过率为100%,只要是学生在考试前1个月进行突击,完全可以保证自己不挂科。
在这样的一种学习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在专业的掌握上是不合格的,并没有真正的学到理论知识,也不懂得去实证分析,在这一点从2012级学生的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证实,对此,在建设应用型专业的紧迫任务就是完善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主要的一项考核体系改革也十分重要,改革内容为:1)建立有效学生学习过程记录档案、实验成绩记录档案、理论考试题库成绩等档案,一生一册;2)为该所有应用型专业课程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3)辅导教师需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负责。4)建立相关专业课程的各种题集,学生在各种考核中多套题同时使用,无重复题目出现,学生无法抄袭,这样可以有效杜绝抄袭现象。从而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业的掌握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各项成绩寻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虽然这样的做法对教师以及学生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仅在行动上实施起來,在思想上也要慢慢引导学生从“被强制性”学习向“兴趣性”学习方向转变,最终,根据学生的各项表现及得分进行综合考虑该生是否顺利通过该课程,从而彻底改变“一卷定乾坤”的趋势,完善应用型高校学生培养的考核机制。
5 结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路还很长,我校在应用型转型过程中,需要不断汲取成功转型兄弟院校的经验,着重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对此需要不断加快应用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出适合当前学科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有利推进学校的应用型转型。
【参考文献】
[1]程毛林.基于生产函数的我国经济增长预测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0(22):82-84.
[2]周鑫斌,赖凡,刘峰.《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42-43.
[3]杨世娟,等.灰色系统与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6(24):82-84.
[4]卢维学,等.应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研究我国水力发电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22(4):19-22.
[5]章锡俏,等.基于经济增长的高速公路诱增交通量预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10):1618-1620.
[6]周四军.关于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分设的构想[J].统计与预测,2002(5):43-44.
[7]李余辉,等.基于统计学专业的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改革实验[J].才智,2015(1):198.
[责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