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阶段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策略

2017-04-18刘贺威

教育 2016年50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思想道德品德

刘贺威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仍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影响力。对于中学生而言,更应该传承这种美德文化。新的思想道德规范只有与人的潜意识中的传统美德相承接才能存活,才能发展。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寻找、发掘中华传统美德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

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少年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理应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为精神素质,这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将起到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中“性相近”强调的是每一個人都有相近的本质,因而都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习相远”强调的是每一个人能否成就理想人格,最终取决于后天的经验活动和受教育的程度。新的价值思想体系的建立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在对旧的价值思想体系的批判和改造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与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和腐朽落后文化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要靠后天的教育,要靠中华传统美德的渗透。

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利用经典诵读,树立传统美德思想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开发和利用文化经典,对提升在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要充分挖掘适合学生的诵读经典,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将《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文化经典列入校本教材,让它们进入课堂,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视角,将经典诵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为更好地加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诵读和理解,学校可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使学生从对传统经典的好奇,到对内容的初步理解,再到彼此间的相互传诵。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深邃含义,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到“知而行”,逐步达到“行更知”。

通过校园文化设计进行熏陶 将古代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融入“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内容中,时刻警示学生做中华美德的传人;同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品德课程要注重传统美德教育,加强德育教育。

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进行引导 通过榜样示范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磨炼品德意志和训练品德行为将起到巨大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一是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楷模作用。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身上聚集了劳动人民的理想、意志、和品德,体现着不同时代的先进思想,是人民群众的楷模。在传统美德教育中,通过对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实际的宣传和学习,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是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身正为范”。教师首先要具有传统美德修养,然后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思想上和实践上进行“修行”,深刻体会传统美德的内涵,这对教师确立新的德育观念、培养人文精神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三是学生间的榜样作用。学生之间的榜样最为有利的教育资源是班级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桥梁,是学生良好行为的“领头羊”。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领头羊”作用,这样有助于班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另外,学生间也可以开展各种评比,利用榜样的力量实现自我约束。

通过开展各种节日庆祝活动进行行为训练 尊重传统节日及民俗文化,是尊重和热爱自己民族的表现。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创新庆祝、纪念活动形式,使传统美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通过家校合作进行教育的融合 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而社区是千家万户共同生活的场所,是每个学生必须面临的“社会空间”。为了使社区资源共享顺利进行,可以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作教育方式。

“校社联手”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教育的各类有形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和无形资源(如环境、氛围和舆论等)进行统筹优化组合,使之产生最大最好的教育效果。“校社共建”就是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通过资源共享来完善和充实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为了使学校社区资源共享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需要长期的熏陶教育过程对提高学生美德修养,弘杨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应该抓住每个有利时机,通过多种活动载体,把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全部教育活动中,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久不衰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和人格追求。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思想道德品德
身边的传统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