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2017-04-18王晶晶

教育 2016年50期
关键词:重难点教材课堂

王晶晶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课堂提问的目的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要了,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提问的目的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现在的课堂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所以提问应该转变为师生交流对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以培养学生会问为最终目标。本篇论文的着重点就在于倡导建立有效课堂提问,探讨课堂教师提问的教学实践之路,提出切实有效的策略。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小学教学中,提问在课堂中起着纽带作用,是师生之间一个沟通、了解和创新的过程。教师能否恰当地运用好课堂提问,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系到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训练;关系到教学的信息是否得到及时的反馈。

提问能增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恰当的提问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知识重难点进行积极的分析和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观设计出一个好问题,这个好问题就会一条纽带架起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提问能引发思考,训练思维 教师不断的提问会引发学生的提问。教师问的问题多了,学生就习惯于思考了,那学生也会不知不觉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知识重难点,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重难点。

提问及时反馈信息,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在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提问,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差异程度,及时地调控教学进度,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能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题的勇气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有效性提问现状

提问太多,问题太简单 一些教师不顾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问了许多问题,好多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张嘴就能回答上来。这样时间久了学生就不爱思考问题了,再遇到难的问题就会产生反感情绪,而且学生随口就说会使课堂纪律比较混乱。

提问难度大,关注优等生 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只有部分优等生会解答,那些学习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就会丧失学習的积极性,对此学科就越来越没兴趣,甚至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这样一来就不能充分发挥所有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提问没有精心准备 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起课来,提问琐碎频繁,不分主次。一连串的问题,许多问题不言而喻,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且容易造成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

教师缺乏课外知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课外知识非常感兴趣,一些教师只给学生们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一些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古板的教学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利用现代的教学设施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中加上一些与自己教学有关的课外知识,学生会更愿意学习。

教师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现在的孩子们心灵比较脆弱,所以在对学生的批评教育问题上,应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能让学生接受,所以教师应加强心理学的学习。

教学提问的有效策略

吃透教材,了解学生 课堂有效性提问必须建立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吃透了教材,教师才能把握教材的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才能删繁就简,有条不紊地组织教材,进而更好地组织教学。

问题有主有次,条理清晰 现在“满堂问”“随便问”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时间久了学生就不会思考了,在学习上越来越懒惰。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课堂提问入手。在一个比较难得问题下设置一些小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总结整个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习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使学生思路清晰、具有逻辑性。

随时提问,讲究实效 根据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随时提问,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提问有技巧,有创意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表现在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吸引住学生,引起学生答题的欲望。这就在于教师设计问题的技巧了,首先问题的内容要有新意,再次形式也应该新鲜。

有效设置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问题是课堂上的主要矛盾,问题解决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设置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知识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师永远也不能离开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貌似简单实则复杂,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提问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让“小提问”创造“大智慧”!

(作者单位:河北省泊头市齐桥镇毛三庄小学)

猜你喜欢

重难点教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美在课堂花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