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了战车就能迎来和平吗
2017-04-18
三亚的初冬,气候清爽。破晓的晨光透过窗户,给书房投递新的一天降临的信息。窗外花园里,有准备考研的学生朗读英语;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向校外走去;操场上活动着晨练的教师。校园宁静、安详,呈现太平盛世景象。我走进书房,打开台灯,乳色的辉光照着一幅摄影作品:台湾摄影家林添福在金门料罗湾海滩拍摄的《废战车》。
一辆倾斜的报废坦克,被泥沙埋没大半,炮口锈蚀如蜂窝,露出黑洞洞的炮膛,膛口呈现斑斑锈痕,岁月将车身腐蚀成一堆废钢铁。车上的文字、符号全被锈蚀,无法判断它当年的归属,也无法知晓它是被敌炸毁,还是被遗弃。
我凝视着这张摄影作品,构思着它当年的辉煌战功。
它勇猛地驶向敌阵,发射出一发连一发的炮弹,落在敌方阵地,炸飞敌人的躯体:敌方阵地上,有大腿挂在树梢,脑袋和躯干分离,残断的胳膊落在战壕外边,肠子流到肚皮外边,胸腔被炸开,头颅流出白色的脑浆和绛红的鲜血,横七竖八地摆放着残缺不全的尸体,还有无数的弹壳。
我还能构想出,它发出轰轰隆隆的吼,履带疾速滚动,碾向敌人的身躯。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履带的滚动声中,搀杂着人的脑袋、身躯被碾爆的声响,临死前绝望的惨叫。甚至还能想象出身躯在履带的碾压下,迸射出的鲜血……
我的人生幸运,没有像祖辈、父辈一样被卷入战争的灾难,对战争的理解只能局限于影视屏幕和书籍描写。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交战双方调集数十万上百万部队,数万辆坦克和战车,上千架飞机,数万门火炮。飞机轰炸,火炮轰炸,坦克轰炸,机枪扫射,白刃格斗,大刀劈杀,拳头打,牙齿咬。影视屏幕上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滴着血浆的刺刀凝聚着万般的仇恨,狠狠地戳向对方的胸膛腹肚,艺术夸张地使屏幕发出噗嗤的声响。一场战役结束,双方死亡人数高达数十万,上百万。牺牲的将士都有父母妻子儿女,他们的阵亡,给多少人带来生活的绝望和精神的崩溃。任何一次战争,付出代价的是双方的民族,甚至是整个人类。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祸及6500万人,造成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的巨大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祸及61个国家和地区,使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军民死伤5120万人。
我们完全可以构想出来,整个地球都被炮火覆盖,无数个鲜活、无辜的生命瞬间消失,遍地死尸、到处鲜血,这里面有老人、孩子、婴儿、妇女。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被饥饿、寒冷、疾病夺去生命。整个人类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没有谁能逃避!
我从书架上取下《纪实摄影:二战后战争孤儿的悲惨照》,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照片映入眼眸,引起心底的惊悸:
无数失去父母的少年,肮脏的脸庞,破旧的衣服,面呈饿色,目光里透漏出渴望、愤怒、焦虑、无奈的情愫;
五六个处于饥饿状态下的儿童,枯瘦的脸庞上镶嵌着一双渴望食品的眼睛,拿着空空的饭盒,仰天发出求救的呐喊;
荒芜的操场上,两名老师带领一群被战火摧残的少年进行体育活动,有的失去了一只腿,有的安装了假肢,有的失去了胳膊。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人类,终于认识到战争是最大的灾难。
于是,联合国广场耸立了著名雕塑:弗雷德里克·雷乌特斯韦德的作品:《枪管打结的左轮手枪》。
联合国总部也矗立著名雕塑——《铸剑为犁》。
我想起2560多年前的东方大儒孔子的诗句:“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我尊敬林添福、卡尔·弗雷德里克·雷乌特斯韦德这样的艺术家,他们代表了全人类的愿望——要和平,不要战争。
战车锈蚀了,枪管打结了,铸剑为犁了,和平还能遥远吗?
两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并没有终止战争,这个星球上的硝烟仍然此伏彼起,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等等。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关于战争的报道,令人痛心,无可奈何,甚至对人类自我抑制能力的绝望!
难道,锈蚀废弃的战车不是人类抛弃战争而放弃的武器?而是它落伍了,人类创造出了杀伤力更强的坦克,新一代更能杀人的坦克取代了旧有的坦克?
制导导弹、巡航导弹替代了火炮,航空母舰取代了炮艇,自动火炮取代了机械火炮,氢弹原子彈的储存量倍增,军备竞争一浪高过一浪,炫耀武力成为各国媒体的主要报料……
我渴望和平,但对和平不抱幻想。因为,政治矛盾、利益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争端、边界纠纷、争夺资源、经济危机,等等,都可能引发战争。
自然主义战争学者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物本性,战争是自然和永恒的现象。
我相信,人类的政治智慧时刻在钳制战争的爆发。
我曾在文献片《岭南之冠——唐胄》写道:唐胄(海口市府城攀丹村人)对国家对百姓的最大贡献是《谏伐安南》。征服欲最强的嘉靖皇帝,对安南七年不贡耿耿于怀,决定出兵讨伐。唐胄竭力劝阻,指出如果出兵安南有七个方面的失策,于国家于百姓都是巨大的灾难。终于使嘉靖皇帝将出兵讨伐改为出兵威胁,免除了一场战争的灾难。我在解说词中写了这么一句话:“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并不在于他策划了一场打胜的战争,而在于他成功地阻止了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