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眼看社会之鸟儿学数学

2017-04-18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宝宝数感鹦鹉

美国数学家丹齐克研究认为,人和动物都有一种原始的数的感觉,而这种原始的数感最大的限度是“3”。比如说有些鸟类的巢中如果有四个卵,那么你可以放心大胆地拿走一个,鸟并不会觉察到它的卵少了一个了;但如果拿掉两个,鸟通常就会因为发现有敌人入侵而逃走。值得一提的是乌鸦也有这种原始的数感,在实验中,它能辨别的人数最多是三位。根据研究,人类童年时期的数觉范围与鸟类一样,也是极为有限的,最多就是“3”,很少能达到“4”。所以,在人类文明诞生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3”就成了原始人数字感觉的最大极限数,并因此被人们用来表示“多”的意思,许多语言几乎都带有这种原始数字感觉局限性而留下的痕迹。

[数字悦读]

这则新闻让我想起前几天在公共汽车上见过的一幕: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她的小宝宝坐在车窗边,正在教她的小宝宝数数呢。她伸出一个手指问:“这是几呀?”

正在咿呀学语的小孩望了望妈妈,说:“1。”

妈妈伸出了两个手指,问:“这是几呀?”

小孩想了想,说:“2。”

妈妈伸出三个手指,这个小孩子犹豫了好一阵,回答:“3。”

等到妈妈再伸第四个手指时,小孩就答不出来了。在这个小孩看来,那些手指实在太多了,他已经数不清了。其实,能数到三,对一个还在妈妈怀抱里的孩子来说,已经很不简单了。所以从古时候起,3就有了表示“多”的意思,例如在成语里,就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李白的诗句有“飞流直下三千尺”,就连老子《道德经》上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瞧,连“万物”都是从“三”中产生的,这个3还真是特殊的数字呢!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把3看成是最多的数呢?也不一定。例如在一个马来人的部落里,如果你去问一个老头的年龄,他会告诉你:“我8岁了。”一个老人家才8岁?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因为他们还不会数超过“8”的数,对他们来说,“8”就表示“很多”。有时,他们实在无法说清自己的年龄,就只好指着门口的棕榈树告诉你:“我跟它一样大。”怎么样?有趣吧!

对人类来说,表示多的意思的数字除了3,还有9。比如说我们中国人把9看成是表示“最多”的数,历史上把皇帝称为是“九五至尊”,成语中还有“一言九鼎”“九九归一”等。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呀,9是一位数中最大的,如果再增加1就变成10了。

除了表示多的数字外,其他数字也有不少特殊的意义,以“7”为例,中国有神话传说《七仙女》,西方有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连一星期也定为7天。

同学们,你们也发现了有特殊含义的数字吗?

[童言数论]

君君:其实我们在语文课上,就找过含有数字的成语,但是没有想到,原来这里面还有这样的数学道理呢。

佳佳:我发现,老师说的3、7、9正好都是单数,是不是单数比较特别?

聪聪:连小宝宝也只认识到3,看来说乌鸦是最聪明的鸟儿一点儿也没错。

敏敏:不对,上次学校春游时,我们在动物园看到鹦鹉表演做口算题,可厉害了,能算20以内的加减法呢!

小宝:对呀,这是为什么呢?还是去问问老师吧。

老师:嗯,这个问题很好,我上回也觉得奇怪呢,后来请教了驯养员,才算是弄明白了。原来是游客说完题目后,鹦鹉就在1~20之间的数字上走来走去。如果走到正确的得数上,驯养员就会及时地做个手势,比如说动动手指。鹦鹉看到了,就会把这个得数叼出来,所以说,并不是鹦鹉会识数,它只是按驯养员的指令行动而已。

小宝:原来是这样呀!看来鸟儿还是最多只会数字3。

小贝:还是咱们人类厉害,刚生出来时和鸟儿们一样,只会1、2、3。经过学习后,就会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了。

老师:是的,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呀!

猜你喜欢

小宝宝数感鹦鹉
小鹦鹉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宝宝高兴了
熟辣烘鹦鹉
小宝宝
笼中的鹦鹉
小宝宝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