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2017-04-17徐杏枝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正式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近年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但高职院校大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虽有着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但在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综合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又有着明显的特点。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现状的分析,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51-02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笔者面向多地高职院校大学生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共计收回有效问卷5600份,综合对本地多家高等职业学校实际的走访结果,总结以下三个特点:
1.高职大学生普遍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职教育相较于普通高校而言,其目的主要是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输出技能型人才,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往往侧重于专业技术的教学,而没有真正重视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片面注重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人文素养的培育,这直接导致了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普遍不了解、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状况。
2.高职大学生自我意识与抵触心理较强
高职大学生多偏向于技术型人才,讲求动手能力,但他们文化基础薄弱,在个人价值观上表现出更具独立性的特点,在看待事物方面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他们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趋同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对国家、社会缺乏关注,加之网络化的发展,他们很容易被层次不齐的社会思潮所冲击,在价值取向上体现多极化特点。因此更应接受科学的价值观熏陶。
3.高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偏小
在为数不多的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推广和教育的高等职业院校中,笔者通过走访和网络调查同样发现其存在较为普遍的重理论轻践行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仅停留在24字的理论阐释,并没有深入践行中去。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内化的有效途径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理解,提高认同感,片面注重理论难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甚至让受众对其产生抗拒心理。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性格决定成败,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现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只有通过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只有通过约束自身行为、加强道德修养,才能更好的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2.有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这使得文化碰撞难以避免,涌现出多元的价值观和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高职院校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效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培育当代高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好理论教育、实践引导、环境优化、制度建设等相关工作。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
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功底不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排斥心理等情况,建议在教学过程中,由专业课程老师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建议从以下方面考量设计教案:第一,化繁为简、化简为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容极其丰富的理论体系,但却被凝练为简约的24个字,老师应准确表达其精髓,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第二,将“教材”变为“教学”,所谓教学相长双向互动,发挥语言的魅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逐渐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第三,要立足于高职大学生思想实际,用鲜活的时事热点,让其更直观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
2.将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社团活动中
社团是高校学生活动的的主要场所,是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不同的社团活动各具特色,笔者建议可依托社会公益型学生社团,组织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公益活动,通过高职院校辅导员鼓励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他们走到服务社会的志愿第一线,使其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提高认同感。
3.将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其一言一行无一不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相对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较差,而辅导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建议校方可依托校学生会、学生党员和团员干部,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营造活泼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给学生以积极的熏陶和影响。
4.坚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法制建设、法制教育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的一种内在追求,强调的是自律,对人的约束是“柔性”的,并没有强制约束力,难以保证人们切实遵循某些价值准则。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部分高职大学生存在法治意识不强,甚至不懂法律的现象。因此借助刚性约束机制,以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巩固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积极成果确有必要。坚持把价值观教育与法制建設、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强化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并通过法律手段内化、弘扬社会主流的核心价值观精神。
5.建立和健全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制度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交流的主平台,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制度,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对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至关重要。一方面要通过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高职大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积极维护网络秩序;同时要通过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规范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引领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董朝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 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 赵爱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2.
[4] 韩震.社会主义核心观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徐杏枝(1988-10)女,汉族,广东广州人,本科学历,工作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