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
2017-04-17余敏
余敏
【摘要】中西方对人格的内涵及形成有着各自的流派。人格的形成与他的周围环境、成长过程和所受教育有关。我们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时,要认真思考并注意吸收各种流派的观点和做法中有益部分,形成一个合理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的行为、态度与审美情感达到完美统一的境界。
【关键词】西方人格 中国传统人格 中小学生 健全人格 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14-02
一、西方人格的内涵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人格”(英文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为戏剧舞台上演员所用的假面具。后来引申多义,代表人物角色及内心的特征,即心理面貌。 阿尔波特是美国有名的心理学专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不同视角出发,阿尔波特梳理了从古罗马到现代社会对人格一词的50种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格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时至今日人格的定义已有百余种。
在解释人格形成的问题上,有以下理论流派:
“第一、遗传观。根据遗传学的观点说明人格是一种最普遍最“世俗”的解释。目前,大家普遍认为遗传是人格形成的部分根源,而不是全部是由遗传决定的。
第二、社会文化因素决定论。根据这种观点、说明人格是人们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综合。
第三、学习论。学习论的典型观点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对我们生存行为进行奖赏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都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第四、以弗洛伊德、荣格为代表的潜意识理论。他们认为人的行为往往是由一种潜意识所支配。他们尤其强调童年经验对决定成年人的人格是健康的、精神病的,还是介于两者之间起着重要作用。”
在以上解释人格形成的各种观点中,都说明了人格形成的某一方面的原因。而实际上人格的形成与上述所有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在这些理论流派中,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学习论”和“社会文化因素决定论”。换而言之,人格的形成与他的周围环境、成长过程和所受教育有关。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人格时,要认真思考并注意吸收各种流派的观点和做法中有益部分,形成一个合理的培养模式。
二、中国传统人格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论始于先秦时期,而人格理论的蓬勃发展应归功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家的人格理论塑造了中国古代传统人格,也奠定了人格理论的大致格局。”
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恤百姓,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实施仁政;人与人相处要具有一颗宽容的心,真诚对人,仁爱待人。个人自身修身要具备仁德,具有高尚的品德、责任感和道德义务,从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大同”社会。孔子还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理想人格。“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他认为,所有的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塑造至善至美的理想人格。
孟子的理想人格就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这就是著名的性善论。孟子还从以仁为本出发,把人格境界分为善、信、美、大、圣、神六个层次,层层依托、层层递进。“善”与“信”指按仁义礼智办事。而“美”则是指从外在形体、仪态和风度上直观到个体人格境界、个体生存状态的美。“大”是指“充实且散发光辉”,比平常的美更为强烈、宽广、壮丽。“圣”和“神”是常人不可企及的,又是理想的高度。孟子这六个层次的人格美,将伦理道德、人格精神和审美愉悦联系在一起。同时,孟子以“性善说”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四端说”。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者,犹其有四肢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全面论证了“仁义礼智”的内涵及其关系,希望人人能够以此“四心”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强社会责任心。
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性善论”强调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而荀子认为人的天性就是恶,而非善。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 恶表现在天生贪图情色、荣华、享受,天生自私的情欲。这种恶的人性表现会产生争夺、排斥谦让,产生残杀、排斥忠信,产生淫乱、排斥礼义。假如不修养心性,修身进德,天下就会混乱不堪。因此教育就是改造“恶”最重要的手段,通过教育化恶为善。
除此之外,道家的理想人格即“至人無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虽然有“虚拟遗世”的弊端,但确可以升华人生境界,坦然面对世俗生活,转换处世心态,生于世俗而不拘泥于俗世,追求超凡脱俗,化解在世忧愁。墨家的理想人格是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出发,认为“兼士”或“贤土”、“圣人”必须具有“兼爱”的胸怀、“贵义”的精神和“节俭”的作风。这是墨子的理想人格。而法家则主张“法、术、势”三位一体的君主型人格。法家的这种带有政治意味的人格以“自为”人性论为基础。“自为”意指世人皆为己。
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对于理想人格都有不同的定义。自汉朝以来,儒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占主要地位。儒家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制度服务的,鼓励人们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服务宗法等级制度,有利于等级秩序的稳定、国家的安定。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曾起到统一天下的聚合作用。道家则侧重于个体价值和个体身心的境界。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家主张的不足之处。法家敢于为“公利”而献身,积极入世,奋勇进取,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奋斗精神。墨家重视人内在品行的修炼,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的模式,互爱互助,存善念,包容他人。所以,各家相辅相成,共同完善了中国传统的多元化理想人格。
三、健全人格的内涵
国家或者民族人格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单一化的统一国家或者民族人格是不存在的。国家或民族人格会随着自然,社会,历史等的变化而变化,并表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元共存结构。我国中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应呈现西方人格与中国传统人格的交融,现代人格与传统人格的渗透。有学者曾对其丰富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它包括:“(l)价值观。价值观就是对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做人应具有的基本精神的价值判断。 (2)人性。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先天属性组成。健全人格认定的是善良人性。(3)基本人际态度。既要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4)民族文化意识。民族文化是一个人的主导文化。(5)自我意识。有稳定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总之,健全人格可以折射为这样几种人格:自主人格,即个人的才智与能力、兴趣与爱好、需求与动机、理想和信仰、人生观与价值观、个性与涵养的发展轨迹是积极向上的。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上;能彰显个性,敢于自我剖析,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培养出坚忍不拔的气质;能坦荡地面对人生、恬静豁达;在学习和工作当中,能善于创新,勇于创新,能够坚定不移地走成之路功等。道德人格,即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自尊和尊敬他人,善解人意,具有同情心,能够做到理解和信任他人,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能讲求诚信,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能珍视情感,彰显感恩情结,具有强烈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能忧国忧民,为天下苍生鼓呼。审美人格,即个人能充分运用自身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陶冶性情。主动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并回归自然,构建精神家园。还能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塑造民族精神。这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但又各有偏重。
总而言之,健全人格意指人的行为、态度与审美情感达到完美统一的境界。它以自信自爱、坚忍不拔、彰显个性、忧国爱国、敢于批判、宽容豁达、珍视情感等品格为标志,同时体现了人的高尚情操,积极进取的处世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学生素质教育,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敦淳.《经典人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34页.
[2]转引朱咏红.《经典阅读与人格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未刊稿).
[3]郝萃英,張建华.《人格论纲》,《齐鲁学刊》,1999年第2期.
[4]戴文芳.《论青少年人格教育》,《湖南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5]《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内涵及意义》,白洁,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6]《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张文新主编, 2002.
[7]《人格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 郭永玉, 2011.
[8]《传统文化对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李琳, 教学与管理,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