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体育课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

2017-04-17赵欣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中生途径

赵欣

【摘要】当下,素质教育受到家长、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却很少有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高中体育课的开展具有实现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与小学阶段以及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同,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会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接下来,本文将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探讨开展体育课堂中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以及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以及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95-02

一、引言

新课改以来,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教育,即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这其中就包含心理素质教育以及身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要体现在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中,而是需要贯穿在每一个学科的课堂中,针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也是如此。体育教学本身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提升,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由此可见,探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高中生心理特征

1.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受年龄特点的影响,高中生大都存在叛逆心理,在这樣的一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很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也很容易与教师之间发生冲突。体育课堂本身就是比较自由的一门学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常常安排大家自由活动,但是往往同学们会因为一点点小事与同学之间发生口角战争,甚至是手脚战争,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不仅没有实现身心健康的发展,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2.自卑心理

所谓的自卑心理,指的是学生对于自己缺乏一种正确地认识,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缺乏自信的一种状态,做什么事情总是畏手畏脚的,缺乏自己的主见,同时面对自己的错误,也不敢于承认。伴随着生理的成长,高中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逐渐产生自卑心理,无论是面对自己的外貌、学习还是自己其他方面的一些能力,都会存在自卑心理,进而导致学生存在不自信的现象。这种心理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学生不愿意与其他同学接触,面对体育活动,他们所展现的状态也都是不积极的,能逃避就逃避,进而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及体育学习成绩。

3.焦虑心理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因此很多学生会存在比较严重的焦虑心理,所谓的焦虑心理,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比较紧张、担心、坐立不安的情绪特点,这样的一种情绪特点的存在,无论是对于体育的学习,还是对于其他的学科的学习都是很不利的。且在焦虑的心理情绪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冲动,也很容易在情绪上爆发,进而与他人之间产生争执以及争吵。另外,焦虑心理的存在也会给很多学生带来自卑心理,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抑郁心理,进而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很多的抑制因素。另外,焦虑心理的存在会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是很高,进而严重影响体育课堂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果。

三、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以及措施

1.结合学生心理状态,渗透因材施教教育理念

不同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还是心理状态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状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例如,针对于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学生,教师可以多让他参加一些团体性活动,一方面可以借助于这些活动改善学生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于团队的胜利提升他们的自信心;针对于反抗心理比较严重的学生,教师应尽量避免大声呵斥或者是批评他们,而是要借助于一系列的竞赛活动的开展,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性,这样不仅不会触犯学生的心理,反而可以将它们的心理问题作为一种辅助课堂教学的工具,进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于叛逆心理比较严重的学生,教师尽量不要安排太多的自由活动给他们,而是要借助于一些严谨的教学活动的安排,实现对于学生的监督作用,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升他们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以及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开展室内心理辅导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重,因此,很多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若想实现这些心理问题的有效改善,教师就要做到定期对学生展开心理指导,借助于这些心理指导工作的开展,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改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虽说体育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保证学生身体素质足够好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足够高的,而若想实现心理辅导教育的开展,可采用如下措施:一,拥有属于自己班级的一个心理咨询室。这样当学生有任何的心理问题时,便可以随时来找教师进行询问。二,开展相关的心理教育活动。所谓的心理教育活动,即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心理咨询课,从网络上,课堂外找到一些关于心理知识方面的书籍或是视频、故事等,借助于课堂,将这些传达给学生,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开展室外活动,改善学生焦虑心理

除了可以开展室内培训的活动以外,也可以借助于室外培训,实现学生焦虑心理的改善,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友谊赛,如篮球赛或者是排球比赛等等,在高压力的高中学习环境下,借助于这些比赛的开展可以很好地放松学生的心情,进而实现焦虑心理的改善,且利用这些活动还可以实现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特殊的释放压力的活动,比如让学生们冲刺快跑300米以后,大声喊出自己的愿望或者是梦想等等,虽然刚开始很多学生会不好意思,但是教师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进而改善学生的胆怯心理,借助于这种发泄式的锻炼方式,既可以实现学生体能素质的锻炼和提升,又可以释放学生的不良情绪,改善学生的焦虑心理,促进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高中阶段,学生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自卑、叛逆以及反抗心理,而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而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改善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杰.新课改背景下乌海市高中体育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陈磊娜.临沂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

[3]鲁亚军.白城地区高中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李波.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高中生途径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