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顺应论对商务口译策略的启示

2017-04-17洪小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启示策略

摘 要:维索尔伦在哲学基础上构建的语言顺应论给商务口译策略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价值。据此,本文通过阐述与分析,指出译语顺应语场、语旨、语气、思维方式的差异及社会文化价值观乃行之有效的商务口译策略。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 启示 商务口译 策略

一、语言顺应论

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认识论(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著名语言学家Jef Verschueren(维索尔伦)(1999)在其专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语用学新解》中提出了语言顺应论(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达尔文曾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指出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必然经历自然选择和适应两个过程。前一个过程是手段,后一个过程则是目的、结果。维索尔伦在其专著中解释了语言的选择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并着重阐述了“选择”和“顺应”,指出选择只是手段,顺应才是目的和结果。维氏进而论述到“……值得一提的是,进化认识论已经把生物学理论,尤其是他的自然选择范式,扩展到行为和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学习和科学……(p263-264)”。可见,维索尔伦在其语用研究当中借鉴、溶入了达尔文选择与适应的思想。同时,维索尔伦还指出“ 语用学也是语言学与其余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联系(p6-7)”。

由此,原本属于生物进化论中的一个概念,“顺应”被借用到维索尔伦的语用学框架中,作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视角,从而出现了语言顺应论。从语言顺应性的角度看来,语言使用过程可以理解为言者与听者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既可存在于语言结构层面,也可以存在于语言策略层面。选择的过程也是语言顺应语境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对交际过程的意识程度通过语言选择体现出来。在维索尔伦看来,语言使用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成功交际意图的过程。

从宏观角度看, 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是在进化论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该理论“通过对语境、意识程度、动态顺应等问题讨论, 扩大了语用学研究的人文属性的内涵, 将文化、认知与情感也纳入进来”(鲁玲,2004:145) 。这就使语用学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上结合各学科来理解和把握语言问题。[1~5]

二、顺应论的启示及论述角度界定

1.顺应论给商务口译的启示

根据维索尔伦的理解,语言使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根据顺应论中语言的变异性,语言是可以选择的,选择可以在语音、语调、词汇、句式、篇章等层面上发生。商务口译的语言要选择,才能恰当地表达源语意义。选择的不仅是语言形式,同时还有使用策略。而顺应论中语言的商讨性则要求商务口译的语言选择不能只是生搬硬套、字对字地转译源语,而要在灵活的策略下做出选择,使译语符合现场语境、符合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可接受性等。就语言的顺应性而言,译员要策略地进行选择,顺应双方交际的目的。作为交际双方的桥梁,译员必须要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发言人与听众思维模式、表达习惯的语言,使译语再现源语的所有意义。这就是语言顺应论给商务口译带来的启示。

2.论述角度界定

本文从语言的顺应性出发,从五个方面解释译语的选择---顺应,即选择的译语要:

(1)顺应语场

根据顺应论的启示,译语要顺应语境。语境成分包含物理世界(包括时间和空间等,这在商务口译中体现为具体的语场);

(2)顺应语旨

语境成分中还包含社会世界(包括交际双方依存的关系,在商务口译中体现为双方的亲疏关系,即语旨);

(3)顺应语气

根据顺应论,译语要顺应源语的话语构建成分等。话语构建成分是指语音结构、词汇、句子结构等。就语音而言,不同的语气等会影响话语表达和理解。因此,译语在语言层面与源语等效,也包括语气方面的等效;

(4)顺应思维方式的差异

商务口译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顺应论启示,这一过程要求译语要策略地进行选择,且选择要恰当,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双方顺畅、成功的交际。动态双语交际的口译过程受到心理因素影响,这要求译员要根据这些因素理解源语,选择的译语要顺应交际双方的思维方式。[6~10]

(5)顺应社会文化价值观

动态的口译过程还受到认知因素、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等影响,这要求选择的译语要顺应源语的社会文化价值观,才能正确转达和再现源语的信息和语用效果。

三、顺应——商务口译行之有效的策略

商务口译中,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不断地做出各种选择,从“翻译什么东西”到“如何进行翻译”无不牵涉到一系列选择的问题。译者对语言的选择与顺应,无论有意识与否,都反映了其主体性意识,并受到许多客观语境因素的制约。语境随着交际的发展体现出其动态性,译者也只能依据动态变化,不断地调整语言选择及其对语言顺应的方式。译者不仅提供翻译服务,同时还是整个话语交际活动的协调者,译者选择什么样的译文也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译者动态地顺应语境、语言结构、思维及文化差异等等,才能实现译文与源文在各方面的对等,这体现为译者对语场、语旨、语气、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顺应。

1.顺应语场

根据顺应论,译语要体现交际双方时空的现场因素,再现源语的信息。商务口译涉及的内容广泛,场合不尽相同,有正式的会谈和讲话,也有参观购物等非正式场合。译语要顺应语境中的物理世界----语场。语场(field),简言之,即言语活动的内容。译语要根据不同语场,选择对等的语体,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例如,當口译的主题或内容是关于某公司或企业领导在正式场合致欢迎词时,那么口译的语体肯定趋于正式;倘若内容是发言人在做商务陈述,语体则偏向庄严;假若是工作之余,谈判双方为了放松、融洽关系,一起游玩,那么对话内容的语体则趋向轻松活、泼些。译员如果把握并顺应语场,那么他所用的语体就切合语境了。

语体在不同场合的使用好比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为不同目的而穿的各种衣服,顺应从严肃到随意的各种语言使用场合。在语言表达中,对语言信息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装饰,一一代表各种互不相同的语体。在商务口译实践中,口译要做到准确、通畅,若不懂得顺应语场,选择不当的语体,译文则不得当。[11]

[例1]

中方:“非常感谢您能邀请敝人参加这次招待会,敝人的确过得愉快。”

译员:“It was extremely gracious of you to have invited me

to the reception,and I had bags of fun there.”

译文令人啼笑皆非。这是因为,extremely gracious听起来那么正式和严肃,而俚语bags of fun却又显得那样随便和轻浮,前后语体不符,自然不是好的口译。如果改译为 “It was gracious of you to have invited me to the reception,and I had a wonderful time.”,则译语语体与源语语体一致,译文得当。

一般来讲,在商务口译过程中,译者无权改变源语中已具有的基调。正式场合的演讲不能译为街头巷尾的俗话、俚语。译员需要顺应语场选择对等的语体,译语才能与源语相称。

2.顺应语旨

商务口译中,译员要注意顺应语旨,才能选择恰当的语体。语旨(tenor)是指参与言语交际活动各方之间的角色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语体的选择。例如,对话双方如果是新的合作伙伴关系,那么他们在言语表达的遣词造句上会比较客气、礼貌、含蓄;反之,如果双方已经是合作多年的老伙伴关系,那么他们的语体就不会显得拘谨,而是随意、轻松活泼。以下例子中,译员由于忽视了交际双方的亲疏关系,译文显得不恰当,也给交际双方带来了困惑。[12]

[例2]

中方:我们是贸易上的老朋友啦,你就直接开个价吧。

译员: We are good partners in trade for years. Could you possibly give us an offer?

译文虽然没有任何语法错误,但是对于多年的贸易伙伴,他们的措辞使用的是“……啦”、“直接开个价”、“吧”这样的非正式、非含蓄的话语,而译员却用“Could you possibly…”这样的委婉礼貌句式,使听话人纳闷:“我的老朋友对我怎么突然那么客气……?”贸易上的老伙伴亲昵关系在译文中找不到。

可见,在商务口译中,译员要提供与源语语体一致的译文才能使口译质量得到保证。如何做到这一点?顺应是有效的策略。译员具体通过顺应语场、语旨就能选择相应的语体,从而做到忠实、准确、流畅地传递源语的信息。[13]

3.顺应语气

商务口译活动中,译员的任务是把讲话人的意图和效果用另一种语言当场传达给听众。所谓意图和效果,就是要为讲话人达到目的。口译需要顺应讲话人的语气才能有效传达其意图。

[例3]

Thats great!

这句话如果以不同的语气说出来,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它既可以是庆幸的话,也可以是说反话,意思是“糟糕透了”。那么究竟选择哪个译文要看讲话人在语境中的语气。译员如果不注意顺应讲话人的语气,即使讲稿文字里有的内容也会在口译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譬如,如果译员说话有气无力,讲稿中的感叹号就会完全丧失作用。若译员用无精打采的口气说“热烈欢迎你们到中国来投资”,听上去就像在说“算了,别来了”。

由此可见商务口译中顺应讲话人语气的重要性。为了传达预期的效果,译员常常需要顺应语气来才能正确传达源语意思。

4.顺应思维方式

中西方思维差异造成了英汉语言在语言使用和信息结构安排上有很多差异,具体体现在形式逻辑、叙事顺序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成为商务口译的难点和障碍。因此,把握并顺应英汉语中这些思维差异,便成了临场自如应对的法宝。

(1)顺应形式逻辑

英汉形式逻辑思维存在显著差异,英文形式逻辑严谨,而汉语相对笼统、松散。在口译时,译员要顺应不同的思维特点,相应地省略某些成分。

[例4]

外方:“I was honored to meet many of you over the last few days, and delighted to renew old friendships.”

譯员:“能在过去的几天与诸位见面,我深感荣幸,也非常高兴能与大家续写我们的友谊。”

按照英文逻辑,“renew old friendship” 是“继续过去建立起的友谊”的形式表达,而按照汉语的逻辑,“续写”就已涵盖了“过去”这一意义,所以“old”是无须在汉语中翻译出来的。译文无疑顺应了汉语的逻辑。

(2)顺应叙事顺序

英汉语言在叙事顺序或信息安排上存在不同。英语属于直线思维,在切入主题前,通常有条件、背景铺垫。口译员应顺应这一差异,做相应的顺序调整。

[例5]

中方:“我不得不取消这次旅行,这使我大失所望。”

译员:“I was greatly disappointed when I had to cancel this trip.”

以上译文顺应了目的语的叙事顺序,在顺序上做了调整,因而译语显得更加通顺、准确,易于目的语方接受。

总之,由于英汉在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口译时要选择合适的语言结构,使译语顺应交际双方的思维方式,才能地道、流畅地再现源语。[14]

5.顺应译语的社会文化价值观

人类的语言使用是经过人的认知心理处理过的,是具有社会性并顺应文化接收性的一个过程。商务口译过程中的语言结构、风格等的出现和存在是译者心理世界感知和顺应社会规范的结果。口译中的译语只有顺应心理世界,顺应译语社会、文化的价值观,译语才贴切、得体,体现源语的语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譬如,一个中国人刚从游泳池回来,对外国朋友说:

[例7]

中方:“游泳池里人多死了,跟煮饺子一样。”

译员:“There were too many people in the swimming pool, like dumplings in the boiling water.”

这是一个很形象、生动的比喻,但直译让外国朋友听了可能就茫然不解了,无法让外商取得相关的文化关联心理认知效果,让外商不知所云,特别是如果他没见过饺子在锅里上下翻腾,一个挨着一个的情形,自然也就无法想象到底是什么样子。英语中正好有个表达叫做 “Packed like sardines.”(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如果译员能巧妙地借用这个表达,把“饺子”换成“沙丁鱼”,顺应听者的接受性,使得听众获得与发言人共同的相关认知图式,获得良好的意象和感受,就不仅能充分传达说话者的意图,而且非常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

结语

商务口译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其复杂性在于口译涉及的因素太多。维索尔伦在哲学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属于语言学范畴的顺应论给商务口译策略带来了很好的启示。译者如果能有意识地通过自身努力,弄清源语在语场、语旨方面的特征,并顺应这些特征来选择对等的语体,就不至于在翻译不同题材和不同场合的话语时偏离源语的意图。同时,译者也要顺应源语语气、顺应源语与译语之间思维方式及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才能最终提供准确、等效的译文。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Arnold , 1999 .

[2]达尔文.物种起源[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谢蕴贞译。2007.

[3]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理解———Verschueren 的新作评价[ J] , 现代外语, 1999,4:428-435 .

[4]林超伦(英).实战口译[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卢立程. 商贸口译中的语用失误例析[ J] . 怀化学院学报,2006(4).

[6]鲁苓. 语言、言语、交往[ M ]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7]莫爱屏. 话语与翻译[ M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8]莫爱屏. 语用与翻译[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9]钱冠连、霍永寿译. 语用学诠释[ M ] . 北京:清華大学出版社, 2003.

[10]赵军峰. 商务英语口译语用与翻译[ M ]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1]曾文雄. 语用学翻译研究[ M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12]王颖频. 动态顺应: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J] . 上海翻译,2015(4).

[13]伍永花. 顺应论视角下的译员主体性研究[ J]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

[14]伍永花. 顺应论视阈下的口译理解研究[ J]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3).

作者简介

洪小丽; 性别:女;出生年月:1973年12月;籍贯:海南海口;工作单位: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职称:讲师

猜你喜欢

启示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