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招治愈居丧综合征

2017-04-17钱国宏

保健与生活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丧偶阴影痛苦

钱国宏

俗话说:“少来夫妻老来伴。”对老年夫妻来讲,谁不希望相濡以沫相伴到老,然而现实往往不遂人愿,一方先于另一方离世的现象经常发生。风雨同舟几十年的伴侣,一方突然去世,必定会给另一方在心理上带来创伤,使之抑郁、痛苦、焦虑和情绪压抑,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居丧综合征”。

居丧综合征不仅使老年人产生沉默寡言、神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等心理障碍,而且还会直接导致丧偶的老年人食欲不振、夜不能寐、面黄肌瘦、反应迟钝,甚至产生厌世心理。同时,居丧综合征长期不愈,还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等多种心身疾病,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

那么,该如何帮助丧偶的老年人走出丧偶阴影,全面治愈居丧综合征呢?

正视现实法心病还需心药医。丧偶的老年人首先要正视丧偶的现状,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是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悲伤过后,要接受现实,看得开,想得开,放得下,开启全新的生活。第二,子女和亲友要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丧偶老人从痛苦中走出来,“无论如何,生活还是要继续”。有时,别人的劝慰和疏导,要比老年人独自心理疗伤显效得多。第三,要想方设法让老人明白老伴虽然去世了,但她(他)一定不希望活着的一方在思念、痛苦中度过余生,所以从“完成老伴心愿”的角度出发,活着的一方也应该调整心态,好好地活下去,以安慰逝者。

转换空间法为使丧偶的老年人尽快走出丧偶阴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给老人换一个生活环境,如从城市迁到农村,从楼房搬到平房,从A市搬到B市,免得老人仍生活在旧的环境中,沉浸在思念中不能自拔。如果条件不允许,至少要将丧偶老人的居住房间重新打理一番,将逝者的遗物移走或暂时收藏起来,免得丧偶老人睹物思人,整日沉湎于追思之中,加重精神上的痛苦和感情上的煎熬。

亲情抚慰法丧偶老年人最需要亲人的体贴和关心。作为子女和亲人,要多陪陪丧偶老人,这种“亲情疗法”既包括物质赡养,亦包括精神抚慰。如果可能,最好能与丧偶老人一起居住,让老人在享受天伦之乐中,转移情绪,从而拥有轻松、快乐的心境,尽快摆脱丧偶的阴影。

友情填补法老人丧偶后,应主动“走出去”,常与老友走动,通过拜访旧友、联谊来转移情绪,调整心境。如果条件允许,丧偶老人可适当参加一些诸如“同学会”“战友会”等活动,在加深友情中释放和冲淡心中的悲痛。

投身社会法在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丧偶老年人要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如到街道、社区、村里兼职,参加老年大学、老年志愿者协会等团体、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参与活动中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走进新天地,心情自然也就随之变好。

培养兴趣法丧偶老人可以在栽花种草、打球唱歌、弹琴扭秧歌等兴趣爱好中,实现情绪和心态的回归。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在亲人的陪同下,畅游名山大川,调整心境。

对于那些长时间无法摆脱丧偶阴影的老年人,其子女、亲友在征得丧偶老人的同意后,不妨撮合老人来次“黄昏恋”,通过寻找新的生活伴侣的途径来调节丧偶老年人的心情,从而治愈居丧综合征。

猜你喜欢

丧偶阴影痛苦
丧偶后的老人该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降低“支付痛苦”
谁痛苦,谁改变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丧偶老人多孤独 银发找伴顺自然
分担痛苦
“丧偶式”婚姻:多少夫妻卡在了这个症结上
如何拯救一段“丧偶式”婚姻
痛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