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湖南省10所高校的调研分析

2017-04-17陈晓红于文龙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归国留学人员湖南省

陈晓红 于文龙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1)

湖南省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湖南省10所高校的调研分析

陈晓红 于文龙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1)

湖南省高校是归国留学人员的集中单位,具有数量大、学历高、专业覆盖范围广、政治参与意识强等特点。按照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有关“加强海外留学及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精神,湖南省高校依据坚持党的领导、立足高校留学及归国人员的爱国共识、突出人文关怀等工作思路,从工作阶段、统战对象类别以及思想引导、科研辅助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开展统战工作,成效显著。同时,根据新的形势,还需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力求创新。

高等院校;统战工作;归国留学人员;湖南

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俗称“海归”。自1847年容闳等人开创中国学生海外留学先河的百余年来,一代代留学生海外留学归国,成为国家发展建设的中坚骨干力量。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留学人员和归国人员比例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从1978-2015年底累计留学回国达221.86万人,其中2015年留学回国人数为40.91万人[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国家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增大,中国留学人员的归国比例持续增加,根据教育部《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79.87%学成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留学回国人员年均增长率达22.46%,高于出国留学人员19.06%的年均增长率。如何充分发挥“海归”人才的作用,是新时期统战工作在理论与实践中都亟待重视和加强的问题。而高校和科研院所往往是出国留学人员比较集中的单位,因此,探讨高等院校的统战工作,促使“海归”人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属10所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的调研,探讨湖南省高等院校的统战工作,以期丰富国内在该问题上的研究。

一、湖南省高等院校海外留学及归国人员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湖南省是中部地区教育大省。根据教育部统计结果,2016年湖南省拥有普通高校123所(不含国防科技大学),位居全国第6位,其中本科院校51所(含独立学院)[2]。2014年湖南省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13.6万人,位居全国第8位;研究生在校人数6.6万人,位居全国第9位;专任教师6.57万名[3]。湖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全面推进教育强省建设,高等院校作为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一大批工作在高校教师岗位上并且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和重大国内外影响力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芙蓉学者、杰出青年充当着湖南省创新发展的学术和科技领军人物,对高校自身建设、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从人才强省和科教兴省的高度来看,还是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角度来看,进一步重视和做好高校海归人员统战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对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抽样调查,可以发现湖南省高等院校中的海外留学和归国人员具有如下特点:

(一)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在高校中占比逐年增加,但校际分布很不平衡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和“人才强国”战略持续推进,作为内陆开放的新高地,湖南省非常重视海外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工作,传统的国家公派、学校公派、自费留学等渠道更加便利,新兴的孔院教学、校际访学等形式也日渐繁荣,专任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留学归国比例逐年增加。截至2015年,中南大学三个校区共有留学归国人员多达2915人[4];湖南大学1800余名专任教师中,拥有出国留学经历的教师有846人,所占比例接近一半,并且这一群体的数量正在以年均70-80人的速度增长[5];湖南科技大学近三年(2013-2015年)国家公派出国人数为63人,而10年前(2003-2005年)这一群体人数仅为7人(见表1)[6]。另一方面,在海归总体人数占比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各高校之间却显示出了不小的差距。中南大学76%的学科带头人和70%的博士生导师具有半年以上出国留学经历[7],湖南大学也将海外留学经历作为人才引进和评选副高职称的必须条件。而那些非985、211工程高校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和学科建设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留学归国人员占比明显低于重点高校。此外,地域因素也对不平衡状态有着直接影响。在引进人才方面,位于长株潭地区——特别是长沙市区的高校对于留学归国人员来说更具吸引力。

(二)高校归国人员学科专业覆盖范围广泛,但个别学科占比优势明显

高校留学及归国人员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三个门类数十个学科,研究专业方向与国家重大需求、社会发展趋势和地方实际情况密切相关。总体来看,由于学科性质和发展需求不同,自然科学类专业的留学人员较人文社科类专业更多。综合性大学中的优势专业往往被倾注更大的建设力度,出国留学机会更多,人才引进标准更高。一些高校的强势学科具有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学科,例如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等。

表1:湖南省某高校公派出国人数

(三)留学国家和地区遍布全球,但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

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归国人员留学地点分布世界各大洲,但长期以来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为主(见表2)[8]。近年来,随着湖南省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高校教师获得越来越多赴东南亚、中东、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的机会。例如与湖南师范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亚非拉地区高校和机构多达65所[9],其中2010年之后建立合作关系的有23所。湘潭大学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与乌干达麦克雷雷、加纳海岸角等大学签订合作计划。

表2:湖南省某高校获得境外学历人员留学地域分布

(四)留学归国人员的学术成就、双语教学能力和民主参与意识普遍较高

高校归国人员绝大多部分工作在科研和教学岗位上,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往往充当着学科建设的领军和带头角色,在各类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根据对187名湖南省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学历的抽样调研,具有博士学历的留学归国人员有145名,占78%;具有硕士学历的有40名,占21%;具有本科学历的仅2名,占1%(见表3)[10]。湖南大学具有副高职称群体中约70%学者拥有出国留学经历。目前在湘的36位两院院士中,绝大多数拥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高校归国人员日益呈现年轻化趋势,抽样结果显示归国人员中拥有教授(正高级)职称的73人,占39%;副教授(副高级)职称66人,占35%;讲师及以下48人,占26%(见表4)[11]。高校归国人员外语水平普遍较高,口语交流和授课能力突出,教学方式新颖,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生力量,中南大学90%以上的双语教学课程由归国人员承担[12]。此外,归国人员往往爱国情怀浓厚,政治参与意识和热情都比较高,他们关心学校、城市和国家的发展,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湖南省高校教育界人士湘潭大学罗和安、吉首大学张苹英、中南大学黄伯云、湖南大学赖明勇等学者,都拥有海外留学的经历。

表3:留学归国人员学历抽样调研情况

表4:留学归国人员职称抽样调研情况

二、湖南省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理论依据与思路

一直以来,高等院校是国家选拔和培养留学人员相对集中的单位,也是为归国人才提供科研平台和就业保障的主要机构。因此,高等院校的统一战线工作肩负着团结、教育、管理留学及归国人才的历史使命,任务艰巨,意义深远。2000年召开的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首次将出国和归国人员纳入了统一战线工作范围;2006年,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进一步对做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15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留学人员这一群体被重点提到,习近平在讲话中重点提到了“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示留学人员成为统战工作的新的着力点。这成为高等院校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依据。这种必要性还表现在:

首先,从党的统一战线全局层面来看,高校海外留学及归国人员统战工作是新时期党的统战工作的新的着力点。从建党至今,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一直是党增强和扩大群众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法宝,并先后历经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等多个发展阶段。对应着革命和建设形势的不断发展,统战工作的对象群体也发生着变化。新时期高校海外归国留学人员的统战工作,是党在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从高校统战工作的局部层面看,由于高校归国留学人员在教师中的比重,对这一群体的统战工作,又是高校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留学及归国人员思维开拓、创新能力强,但受西方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的影响较深,如何协调好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报国志向,从而使留学及归国人员发挥出最大的人才作用,是高校统战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除此之外,留学与归国人员同高校统战工作的其他对象——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港澳同胞及在高校就读的港澳学生、台湾同胞及其亲属、海外侨胞及归侨侨眷等[13]——之间还具有高度交叉性[14],做好留学及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高校统战工作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第三,从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建设看,根据归国留学人员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意义重大。凝聚在高等院校中的海外留学及归国人员,不但是处在当今各学科、各领域最前沿的“行家里手”,更拥有一颗拳拳赤诚的忠国报国之心,他们中不乏谙熟各国政治制度、经济特点、文化传统的“百事通”,更有很多具有重要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一句话,他们就是党和国家事业不可或缺的“天下英才”,做好高等院校留学及归国人员统战工作,是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的有效途径,可以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万众创新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根据调研,目前这些高校针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第一,统战工作着眼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必须善于交友。因此,高校的统战工作首先必须要在党的统战工作总体布局和总体原则指导下展开;第二,立足高校留学及归国人员的爱国共识,充分考虑“海归”人员不同学科背景、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积极发扬科研民主和参政议政民主,耐心细致的寻找最大公约数;第三,突出人文关怀,更加注重思想上和感情上的沟通交流,更要做精做细“人”的工作。

三、湖南省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实践

根据调研分析,统战工作的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根据选拔培训、在外联络和回国使用三个阶段,高校选拔优秀教职员工出国培训进修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15]在出国人员的选拔和培训阶段,高校统战部门要与人事、外事、教研、财务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确保被选派人员思想品质坚定纯洁,能够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留学人员在外期间,高校统战部门要与留学人员建立定期联络机制,了解掌握留学人员在外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协调解决留学人员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留学人员回国前后,高校统战部门要加强对国家支持、吸引、优待留学归国人员政策的普及宣传,搭建有效的科学研究和人文交流平台,创造争取参政议政机会,帮助解决归国人员后顾之忧。

其次,依据高校“海归”统战对象的类别,可以划分为对公派留学人员的统战工作和对自费留学人员的统战工作。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肩负着国家使命,有义务学成归来为国服务,高校公派留学人员的范围涵盖了高校工作人员、专职教师和在校学生三类群体,其中大部分教职员工归国后继续就职于其原工作岗位,在校学生归国后则继续完成其国内学业,在国家约束性回国政策和鼓励性回国政策的指导下,针对公派留学人员的高校统战工作贯穿于留学人员选拔、联络、召回、培养等各个环节。与公派留学相比,自费留学人员在规模数量上更加庞大、人员质量良莠不齐、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因此,高校对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统战工作同样重要,并且更具挑战性。

第三,依据具体工作内容划分,高校海外留学及归国人员统战工作可以分为思想引导、科研辅助和人文关怀三个方面。思想引导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家发展战略理念、党和国家对留学人员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教育、普及和宣传;科研辅助主要指在课题申报、经费划拨、职称评比等方面为留学归国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和创新环境,帮助“海归”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作用;人文关怀主要包括协调解决归国人员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开辟参政议政有效途径、搭建丰富多样的交流平台等。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

有研究表明,高校统战工作发挥作用的轻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留学及归国人员的议政能力、科研成果和团队提升[16]。通过统战工作培养、教育、引导留学及归国人员将自身的理论优势、创新优势、桥梁优势应用于学校和学科发展,无疑会在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更将对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湖南省10所高校的统战工作实践,给我们如下思考:

首先,学校党委加强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十分有必要。根据湖南省高校统战工作的经验,纳入学校党委整体工作规划,建立协调机制,统战、组织、人事、科研、财务、教务、外事、后勤等各个部门通力配合,提供技术科研、教学讲学、组织人事、生活安排等全方位服务,增强海外留学及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科学性,完善保障措施,以强有力的领导推进工作落实,可以确保各项人才计划。

其次,必须加强对归国留学人员的政治引导,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这种政治引导包括: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开展形势政策宣传与教育,引导归国留学人员认清形势,增强信念。

再次,注重人文关怀,“攻心为上”。学校积极引导归国人员尽快熟悉国内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在住房、配偶及子女的就业、就学等问题上提供实际的帮助,往往可以使归国留学人员增强归属感和向心力。

最后,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归国留学人员的作用。良好的工作平台和交流平台对加强归国留学人员的统战工作十分必要。归国留学人员一般都曾直接参与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科研工作,可以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的申报,将使其尽快发挥作用,在科研上取得成绩。此外,交流平台可以增进归国留学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可以充分利用湖南省现有“湖南欧美同学会”“湖南留学人员联合会”等组织,给新老归国留学人员提供交流、沟通和研讨的机会,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微信、微博等方式加强和扩大交流。

总之,面对海外留学及归国人员这个“新”的着力点,统一战线更要顺应时代需求,体现创新精神,不断探求新的工作方法。统战部门要结合实际形成特色,使海外留学及归国人员统战工作切实发挥作用。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数据整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srcsite/ A03/moe_634/201606/t20160603_248263.html[EB/O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s78/ A03/moe_560/jytjsj_2014/2014_gd/[EB/OL].

[4]中南大学统战部网站http://tzb.csu.edu.cn/info/1042/2757. htm[EB/OL].

[5]湖南大学统战部提供数据.

[6]根据湖南科技大学提供数据整理.

[7][12]中共中南大学委员会统战部:创机制、搭平台、压担子,充分发挥留学回国人员作用[Z]

[8]根据湖南师范大学提供有境外学历教师名单整理.

[9]湖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http://oiec.hunnu.edu.cn/ShowDirectory.aspx?ID=28[DB/OL]

[10][11]根据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所提供名单抽样整理.

[13][18]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Z].2007.

[14]苏雷.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的基本特征[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1)

[15]在被调查的10所高校中,有4所高校在评定正高级职称条件中,均有出国访学一年的规定.

[16]苏一凡,罗嘉文.高校统战工作与留学归国人员能力发挥的关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2,(4).

[1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R].2015-09-22.

[19]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R]. 2015-10-22.

[20]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R].2016-01-30.

[21]蒋传东,刘晓峰.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12):21-24.

[22]苏一凡等.统战能力与归国留学人员绩效关系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报,2012,(4):68-75.

[23]万立明,李蕾.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思考[J].上海社会主义学报,2014,(3):46-50.

[24]杨光等.高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分析[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3):22-24.

[25]任波,金江红.高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地位与作用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9):74-79.

[26]吴洪宝.留学回国人员统战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32-36.

(责任编辑:刘亮红)

D613

A

1009-2293(2017)01-0042-05

本文系湖南省委统战部委托课题“高等院校海外留学及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以湖南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6030)的阶段性成果。

陈晓红,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文龙,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DOI】10.3969/j.issn.1009-2293.2017.01.011

猜你喜欢

归国留学人员湖南省
郭沫若《归国志感》手迹
“逐梦青春 创赢未来”——扬中市首次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徒步看家乡活动 看亮留学人员双眼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赴美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湖南省志·军事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