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课异构对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影响的研究

2017-04-17赵红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

赵红林

【摘要】在促进高中教师相应的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同课异构的模式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种模式能够使教师在比较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了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同课异构的优势,需要教育人员能够认识到这一模式的重要性,并通过积极的措施,推进同课异构模式使用。本文选择人教版本的高中数学教材为研究教材,就同课异构模式对高中数学之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關键词】设计能力 同课异构 高中数学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62-02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在积极的实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制度,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也使得高中数学相应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经过教育人员不断研究,最终开发出了同课异构的模式进行教师之间的教学方式学习及教学技巧分享,在实现同课异构的过程中,这种模式对于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尤其有效,使其能够在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等方面有长足的成长。

1.同课异构的基本含义及其价值

同课异构实质上是指针对同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存在不同的解读和自己独到的理解,因此就课堂教学方面,不同的教师会有各自不一样的所谓“异构”的知识呈现模式,这包括在教材分析、教学方式、教学语言、情境设计、师生互动以及其他媒介使用等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而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教师们在互相切磋间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更能从长远方面促进整个教师专业的发展。

2.同课异构模式在促进高中数学教师发展方面的实例

通过同课异构模式的使用,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数学教师讲解,也就能够获得不同的体会以及收获,在某地举办的教学方式方法分享大会之中,使用了这种同课异构的模式,此次课程内容选择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高中数学教材,并由两位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对高中数学选修教材2-3之中,第二章第三节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相应的均值以及方差进行了讲解,在张老师以及李老师的教学对比之下,使得每种教学方式的利弊更加凸显,也使得与会教师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

首先进行教学讲解的是张老师,张老师在对这一章节高中数学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发挥出了其个人稳扎稳打的教学风格,在上课之后,张老师并没有立即进行课程内容教学,而是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相关知识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对当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课程开始之后张老师在教学节奏方面的掌控也极其到位,协调好了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进度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相应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张老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授的过程中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计算,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进一步的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当堂教学内容。通过对张老师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分析,发现张老师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层层递进的对数学知识进行剖析,使得学生能够较为透彻的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前期引导、知识分析、学生动手练习等方面都能够全面的协调在一起,最终达到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之后进行数学讲解的李老师,当李老师开始进行教学之后,通过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将整个课堂的氛围一下就带动了起来,高度的“激情”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李老师运用了高超的教学情景设置技巧,且在对教案做了详细斟酌之后,觉得在如果在教学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在教学中,李老师通过巧妙的方式引入了射手射击作为切入点,由这一问题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这堂课的各个环节来看,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断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得不说,这是一堂相当成功的课。李老师的课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无论学生的表现如何,他都衷心地对学生说句“请坐下”,或是握起拳头鼓励地对学生说“加油”。鼓励是一股清泉,是激活前进的动力,对于学生,我们更多是需要鼓励他们去学习,去创造。当两位老师课程讲解之后充分的体现出了同课异构模式的优点,这两位老师在教学方面都极其优秀,但具体方式又截然不同,在比较之下就能够让与会教师获得更多启发。

3.结束语

通过同课异构模式的使用,能够对高中数学教师相应的教学能力起到良好的提升效果,尤其是对高中之中青年教师能够起到关键的启发效果,使得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更加完善的完成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任务,最终从根本上促进高中数学在教学质量上的提升,使高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云吾.互补共振:“同课异构”教研方式的目的[J].浙江教育科学.2007(05)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