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指导中小学生课外阅读

2017-04-17张文德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性课外读物课外书

张文德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倍受广大师生的重视,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已蔚成风气。但是,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须引起特别注意。

首先是阅读内容上没有取舍。现在大多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很强,想看啥就看啥,没有半点目的,选取的大多是一些知识性不强,思想性低俗的读物。笔者长期在农村中学任教语文课,教学中经常留意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还是迷恋在言情、武侠小说之中,还有的学生将这些垃圾书籍带进课内,课余津津乐道的也是那些带有“情”、“侠”之内的内容,对于有拓展视野、增才长智、思想性较强的作品,则是甚少问津。

其次是阅读方法上,经观察调查,农村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无人指导,多数学生只是浏览故事梗概,贪多不求精,读一篇文章或一部小说就像放过一场电影,谈不上作心得笔记或摘录,因而,问及他们对所读作品的印象,只能说出“精彩点滴”或回答“不知道”,至多只能复述一下情节而已,至于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写作特点则概莫能言。

另外也存在不少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这主要是当今农村教育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应试观念。学校、家庭教育中不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只重课本,使学生的视野囿于课本之中,课外要求学生读的也是一些《作文速成法》《中考夺冠》之类,没有趣味性。甚至学生看课外书给予否定,课堂上看课外书则视为“严重犯规”,还有的学生干脆玩电脑,耍游戏,没有课外阅读的概念。

为了使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健康开展,必须切实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目的

目前不少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轻松一下”的一个手段,还有的学生则是希望从课外阅读中寻求“刺激”。教育者必须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偏差的或错误的观点,使学生懂得课外阅读主要是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补充课内的不足,从而提高语言文字修养和欣赏、写作水平。同时也是为了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使自己在文化、思想上都得到更大收益。

二、帮助学生精心选择阅读内容

教师、家长要根据可能的条件,为学生选择有思想价值、又有艺术水准、内容丰富的课外读物。教育学生在阅读时有所取舍,中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较差,如今的课外书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很多都不适合学生阅读。所以教师、家长必须根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阅读内容。我的办法是,每学年初,制定一个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选择一些教好的课外读物,然后与全班学生的家长建立一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定期推荐阅读作品。要求家长与子女一起共享作品,督促阅读。还提倡家长帮助推荐优秀作品。另外给学生讲怎么样选择课外读物的知识。

三、在阅读方法上给予指导

阅读方法多种多样,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要遵行课内带课外,扶放结合的原则。要教會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精度,最后品析摘录。至于如何发掘主题,如何作读书笔记,如何评价作品等等,都要作一些示范,启发。

四、要制定健全的课外阅读计划

制定好阅读计划,才能保证让学生有目的、有时间参加阅读,才能达到阅读的最佳效果和培养阅读的习惯。我在教学中把制定阅读计划与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统一起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使课外阅读成良性循环。

五、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自身在主观思想上爱上课外阅读,我作了一些尝试:

(1)教师可先讲一些名人如痴如迷的阅读事例,如毛泽东在读书馆阅读傍晚下班时被锁在阅读室内……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发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志向。(2)教师在讲课时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有时只讲课外书的“大概”,故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推荐相应的作品让学生细细咀嚼。(3)定期开展课外读物演讲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课外知识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猜你喜欢

思想性课外读物课外书
找准“德性” 灌启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凸显思想性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爱看课外书的我
课外书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追求初三数学中考复习课引入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以《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复习》一课为例
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