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
2017-04-17李浩然
李浩然
自主课堂是课堂改革的主要取向,它主要通过“预习自学—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三环节导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个体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引导生生互动,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既可显示学生个性又可暴露不足,给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契機。然而在具体教学中,自主课堂的组织方式、实施策略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思考。
1. 重视对数学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审视
自主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在于体现与人交流、倾听、表达、合作技能等层面的价值。究竟如何选择、设计数学内容来开展合作学习,是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合作学习的一个难点。重视对数学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审视,从具体的学科特点、教学实际、教学目标等方面去选择性地开展数学合作学习,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价值。无论是对数学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还是以“再创造”的思想去创造性的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最终呈现给学生合作的内容要求至少具备如下特征之一: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挑战性。
2. 捕捉课堂生成节点,让自主课堂更精彩
由于每个个体知识、阅历、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得学生们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思考与认知,由此会产生不同的课堂“生成”。比如,质疑点——学生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闪光点——学生在互动中出现的思维亮点,如独特见解、求异思维、创新精神等;失误点——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知识性错误、思维误区或认识上的偏差;争论点——学生在讨论中针锋相对,对同一问题出现两种或多种彼此不相融的观点,等等。当学生并不完全行走在教学预设的轨道上时,师生进行互动调整,积极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是一种以生为本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即使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也是精彩的自主课堂。
高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并解决好课堂“生成”是贯彻落实这一理念的最好抓手。
3.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参与
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深度思维,其中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将思维引向深入。在学生回答正确时,追问为什么是这样?你为什么能想到;在学生回答错误时,要快速举反例,反思为什么。教师在教学现场要善于发现不同的观点,并及时的呈现出来,从而激化矛盾,引发深思,增加思维深度;还可以让有困惑的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优秀学生回答。所有这些生成的问题都带有现场性,突发性,可能教师稍不在意就会出现一些意外,会出现一些科学性错误。教师在认知分析的基础上,及时理清学生思维发展的线索,依据学生认知的特点,借助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使师生在教学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参与。
4. 注重讲授法与自主课堂的有机结合
各种教学模式有各自优势,但也隐藏着一些缺陷。自主与合作讨论是自主课堂的主要方式,然而,这种方式需要有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觉性与学习能力,同时合作讨论时易受部分学生的影响,让课堂难以把控。让讲授法与自主课堂有机结合,能集中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人格魅力,能以学生积极而复杂的心理过程为基础,不受学生个人倾向的限制,脱离具体情境的限制,照顾到全体。教师在讲授中通过简明的知识结构梳理,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培养;讲解与板书的协同应用,有利于学生融合语言和视觉两种通道信息,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带来了活力,但自主课堂有其本身的特点和一定的局限性,它的应用并不是时时、处处有效,它不可完全替代已有教学方式;任何僵化自主课堂方式、固化课堂活动形式的行为终将教学效能低下;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重视教学策略合理布局,注重教学模式择优搭配,才能推动自主课堂高效发展。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