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游泳项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

2017-04-17梅楠

消费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实践体系体育教育游泳

梅楠

摘 要: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教育学院游泳专修学生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游泳专修学生教学实践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实践模式,通过教学实践的内涵、教学实践的优势与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教学实践能否比传统的实践模式更具有优势以及对学生有何影响,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工作提供参考。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认为,教學实践体系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教育 实践体系 游泳

一、前言

国家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将中学传统的体育课程换为“体育与健康”,主要针对当前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大众更加迫切需要提升生活质量,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所以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校体育工作者不但要传授学生正确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游泳专修学生教学实践体系为研究对象,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的体育教育专业游泳实践模式。这种新的教学实践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实践模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多轮次实践的实践模式进行培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收集信息、获取新知识能力;提高学生游泳实践指导、解决问题、语言表达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以沈阳体育学院游泳专修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游泳专修学生实践体系

图1 教学实践体系程序图

在我国,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并且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内容也局限在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建设上,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方面的研究较少。然而目前来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过程中大都出现实践时间短、实践能力弱、实践方式陈旧,实践方法单一的特点,因此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应该采取更加具有优势的模式。

教学实践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阶段是校内课堂实践,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流程、教案设计、游戏及热身操的创编、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以推荐学生或学生自己寻找的方式利用暑假时间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内容包括热身操的创编、课堂教学实践、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培训。基本技能是指掌握碟泳、仰泳、蛙泳、自泳等泳姿的基本技能,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创编热身操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创编有关游泳专项热身操与专项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游泳专项热身操与专项游戏内容,并将创编内容用文字的形式反映在教案的准备部分中,基本部分要求学生在查找相关的技术教学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技术要领,用适合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实践是按照编排完善的教案,完整的上完一节技术课,培养学生基本的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制定教学计划是在校外进行教学实践之前给据教授对象的学情与培训时间等,制订相应的教学培训计划,要求培训计划要用教案的形式反映出来。教学培训实践是在校外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对象年龄跨度大,受教育层次、职业各不相同,教学环境复杂多变,教学辅助工具多种多样,在各种情境下进行教学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校内实践是校外实践的基础,校外实践又是校内实践的巩固与拓展,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促进。热身操的创编、教案的设计、校内教学实践、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实践培训,前者均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均是前者的拓展,教学实践内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学生通过教学实践培训体系成为一个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为日后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基础。

(二)游泳专项学生实践教学情况

1.游泳专项学生课堂实践教学情况。表1显示,课堂教学实践的学习内容已经涉及到很多方面了,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多方面的,以练习专项技术为基础,学习准备活动教案为主要学习工作。同时在上课开始时间,由学生自己带操喊口令,练习学生的语言能力。本阶段已接近体育教育学院安排的实习期,而且体育教育学院在学生实习前有一个技能检测。所以专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双顾”。能够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担任游泳教练时,既有专项技术水平的支撑,又能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2.游泳专修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情况。表2 游泳专项学生校外教学实践中从事职业情况的调查统计表(多选) N=47

表2显示的数据得知,有100%的学生担任了游泳教练,有48.9%的学生兼职了救生员,有34.0%的学生兼职了会籍顾问。说明在暑假实践中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均找到了游泳教练工作,在工作中有人身兼多职,体会不同社会角色,在不同岗位得到了不同的锻炼,能够丰富学生的经历,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识。

表3 游泳专项学生校外教学实践培训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N=47

表3显示,有89.4%的学生认为合理,有10.6%的学生认为一般合理,有0%的学生认为不合理。通过访问得知,学生认为合理是因为在教学前依据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培训时间制定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梳理了教学思路,明确了教学重点、难点,帮助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人为一般合理是因为没有环境、资料等条件,完成较为困难。

(三)实践教学学习后学生的反馈情况

1.课堂实践学习后,学生提高的能力调查。由表4可知,学生通过三个阶段的专项教师开展的课堂实践学习后,能力都普遍有所提高。尤其是动作示范技术,专项理论知识和授课能力,各占93.6%,89.4%,85.1%。而其它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自我学习能力,也均得到提高,占80.9%,72.3%,63.8%。由此可見,实行课堂教学实践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全方面的。通过专项教师的专项理论知识的讲授与技术动作的讲解,学生充分掌握游泳知识与技能;通过带操、练习口令、分组说课等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授课能力普遍提高;在准备上课教案、说课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

2.教学实践中教学服务人数的情况。表5 游泳专项学生校外教学实践中从事职业情况的调查统计表(多选) N=47

表5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校外教学实践中有21.3%的人服务人数在100人以下,有23.4%的学生服务人数在100-150人,有19.1%的学生服务人数在150-200人,有29.8%的学生服务人数在200-250人,有3%的学生服务人数在250人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假期服务总人数多达7600人。

(四)教学实践体系的优势

1. 教学实践体系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是体育教育专修非常重要的过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主要是通过讲解、示范、组织练习等步骤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以练习技术动作为主,缺少沟通交流,基本上少有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学生之间原有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统一的教学进度下,学习相对较慢的学生会打消对课程的积极性。在一些实习单位,缺乏实践老师指导,将实习流于形式,走上工作岗位后,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2.教学实践体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传统的课堂中,学生都是在“传授—练习”这样的模式下获得知识技能,在长此以往的过程中,学生逐渐降低了对课程的积极性以及兴趣,只是一味的接受,丧失了主动探索学习的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在游泳专修学生热身操创编阶段,大都具有无从下手的现象,但在随后的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都在积极进行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以保证在下次课堂上的顺利实践。

3.教学实践体系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由于每个学生原有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传统的实践模式之下,练习时间相同,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会逐渐扩大,并且水平较低的学生会因达不到技能要求会逐渐降低对游泳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体系下,分组进行实践指导,对于实践学生来说,需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已达到指导的目的;对于受众学生来说,组内人数相对少,被指导的机会与次数增加,练习时间增加,并且相互协作,理论与技能水平提高很快。

4.教学实践体系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培养。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游泳教师的访谈发现,在教学实践体系开始阶段,大部分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不佳,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仪态等方面不足,学生实践时信心不足。在教学实践中,校内课堂实践要求学生对热身操创编以及带领,对理论与技术进行指导,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的平台,对促进学生自信心增强有促进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大部分学生可以轻松进行指导。校外实践是对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之前所学技能的巩固与拓展,在实践中学生提升的能力往往是多方面的,学生在社会的大熔炉中进行锻炼,会从多种渠获得外界的信息反馈,学生教授的学员掌握了一种技能,学生作为教练员会感到无比的满足,这样可以极大的激励学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五)教学实践体系需要注意事项

利用教学实践体系相比传统实践模式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体系中,充分的展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同时也暴露出了课堂中的问题。在访谈相关的教师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利用教学实践体系时,要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好老师“扮演者”的角色,维护好教学的正常秩序;在教学的前期,要认真完成热身操以及指导方案的创编;另外教师统筹规划,争取教学进度一致。

四、结论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相比传统实践模式更加支持教学实践体系,在教学实践体系下,学习能力提高。在教学实践体系中,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之后,扮演教师的角色,对相应的理论与技术进行教学指导方案与创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实行教学实践模式后,学生学习人数显著增加,教学实践体系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实践模式的课堂中,容易出现课堂秩序不稳定以及教学进度不统一的现象。

参考文献:

[l]杨占明,刘崇辉.新型体育教师综合实践能力论纲[J].河西学院学报,2005,(5):80-83.

[2]张伟伟,杨兴权.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11):26-27.

[3]马卫平.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的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93-94,140.

[4]王国元.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回顾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352-353,367.

[5]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1(2):1-5.

[6]张永贵.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河西学院学报,2007,23(2):80-82.

猜你喜欢

实践体系体育教育游泳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课后延续教学模式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