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银行机构开通二维码支付的前景研究

2017-04-17容荣

消费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银联支付宝二维码

容荣

前言

在2014年3月叫停二维码支付后,传统银行机构通过和手机厂商合作,大力推广的NFC支付占据市场份额小,线下电子支付市场被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占领。2016年底,央行在两年多之后重新放开对二维码的限制,银联和各大银行纷纷加入二维码相关功能。本文回顾了移动支付发展的历史,对现状进行概述,通过深入分析银行和银联加入二维码功能的优势、劣势,对传统商业机构开通二维码支付的发展前景进行研究。

一、背景:移动支付占据主流,第三方支付优势拉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7年1月22日发布了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占所有网民的95.08%。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占据了网民的碎片时间,同时还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时间。同时,手机网民的规模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①。

2016年,中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4.69亿,年增长率为31.2%,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57.7%提升到67.5%,而线下支付方面,目前已经有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线下支付曾经是银行卡的天下,现在已经被支付宝、微信(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占领,银联面临巨大压力。

二、移动支付发展历史:移动互联网的进步推动移动支付

(一)移动支付的酝酿期

2013年蚂蚁聚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成立余额宝,是移动支付酝酿期的标志。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让2013年成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也让网民第一次认识到,“T+0“型货币基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银行理财,具备更高的流动性,也为更多的网络消费埋下了伏笔。

(二)移动支付的关键发展期

移动支付时代的全面到来,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同时也都跟科技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和腾讯微信内嵌的微信支付(财付通)有关。

第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13年中下旬开始的网约车竞争, 2013年5月,腾讯投资了滴滴出行(当时叫嘀嘀打车)B轮1500万美元,阿里投资了快的的天使轮和A轮,网约车出行成为腾讯和阿里在移动支付的正面竞争,双方疯狂烧钱补贴,网约车订单量和交易额直线上升。

第二个标志性事件是2014年春节红包。微信在这一年开发出手机红包功能,一举超过了早于微信开发出口令红包的支付宝。

这两个移动互联网吸引了大批移动支付的新用户,同时也培养了用户习惯,在这之后移动支付走向成熟。

(三)移动支付的爆发期

2014年,线下支付曾经短暂被二维码主导,但是很快央行叫停了二维码支付。原因在于二维码支付初期,支付方法为用户扫描商家提供的二维码。如果被不良商家利用、在二维码上种下木马病毒,将危及用户的财产安全。

體制内的银联和各大银行对此束手无策,而支付宝和微信们却很快想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由商家扫描用户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方便、快捷,在一个个”无钱包日“、”口碑节“、”随机立减“的营销活动中,用户习惯了用手机支付、同时也享受到了移动支付带来的方便。

(四)移动支付的稳定期

进入稳定期,指的是移动支付已经成为线下电子支付的主流,地位不可动摇。除了二维码支付之外,手机的NFC支付也发展起来。由苹果的Apple Pay带头,各大手机制造商也都开发出了他们的小米支付、Samsung Pay、Huawei Pay等。但实际上,即使是市场占有率很高的苹果手机,也没有让apple pay成为主流支付手段。原因其一,在于基于手机的支付依附于手机品牌,换一种手机就需要重新绑定一次。原因之二,在于使用手机nfc支付不如使用微信和支付宝高频,用户出于惯性还是会打开应用而不是调出nfc功能。

而2016年8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发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是央行首次承认二维码的合法地位。同年12月,中国银联正式推出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各大银行终于要踏入二维码的战场。

三、传统商业银行业机构重点进军线下移动支付

(一)商业银行及时加入二维码支付功能

12月刚刚推出二维码支付标准,在春节的时候,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二维码的宣传营销活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都开通了二维码支付业务。

除了新功能之外,各个商业银行也铺好了线下渠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随机优惠活动。模仿当初支付宝和微信的推广手段,商业银行对使用它们手机银行支付的客户给予一定的优惠,例如工商银行,在最开始推广二维码支付时,在某商店实行满50-20的活动。而商户或许也获得银行二维码支付的好处,会热心提醒用户尝试手机银行二维码支付。第二,线下推广。笔者注意到,在北京小区的电梯间,已经放上建设银行龙支付的广告。

建设银行的手机银行应用中加入了“龙支付”。龙支付包括的功能十分丰富,除了支持二维码以外,NFC、二维码、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各项技术统统被龙支付收入囊中,这意味着建设银行并不只是跟随潮流及时加入二维码功能,而是全方位跟进科技互联网的最新发展趋势,把新兴科技融合在已有业务中,真正实现互联网转型。

工商银行在2016年7月已经开始做二维码支付,功能内嵌在工行融e联中,是第一家支持二维码的商业银行。最开始的时候只能支持用工商银行的卡来支付,过了短短几个月,工商银行现在已经支持69家银行的银联卡。

(二)传统银行机构二维码功能的优势

传统银行机构要用二维码支付覆盖线下市场,本身拥有很多优势。

首先,从线下渠道来说,绝大部分商户都配备了pos机,比微信或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更高,在一线城市之外的优势更加明显。对于配备了pos机的已有渠道,再升级到二维码支付并不困难。

其次,绝大部分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他们用二维码支付的习惯已经养成,银行的二维码完全不需要其它的教育成本。只要有足够的激励,如随机减免等,让用户使用新的二维码支付媒介是很容易的事情。

再次,手机银行加入二维码后,操作变得简单,会吸引用户使用。例如转账功能,通过支付宝和微信转账后若要转回银行卡会被收取手续费,银行之间转账就方便多了。另外,很多银行已经支持的无卡取款业务,可以升级为扫描二维码取款;而取款功能是第三方支付缺乏的功能。

最后,目前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招商银行的掌上生活等手机银行客户端都已经向非本银行持卡人开放注册,平台化转型十分明显,有利于吸引新用户尝试转账、取款等有优势的功能。

(三)移动支付方面,传统银行机构的劣势

虽然传统银行机构从二维码支付的大盘上看还是很有机会,但它们同时面临很大的挑战。

最大的一个挑战在于,手机银行的渗透率低。根据猎豹全球智库2016年中国市场 app排行榜的数据,微信排名第一,支付宝排名第十三,而手机银行类的第一名——建设银行,只排在第九十九名,差距十分明显②。这個差距源于从设计和用户体验上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天然优势,也源于支付宝和微信们的使用场景更丰富,而大多数手机银行只能用来办理相关业务。即使商业银行和银联在自己的手机应用上加入二维码功能,只能给现有用户提供便利,却比较难吸引没有安装其应用的用户进行下载安装。

另一方面来看,各个银行和银联处于割裂的状况。每个银行针对不同的业务线(例如借记卡和信用卡),都有单独的手机应用,每个银行都要发展自己的移动支付,导致每个用户需要安装多个应用。虽然目前各个银行的移动支付都支持其它银联卡,但实际上彼此之间还是同业竞争的关系;加上本身银联也在做支付app,导致所有传统银行机构同时发力,同质化严重,用户反而找不到重点。

四、结论与建议

从商业银行的用户规模、线下渠道方面来看,商业银行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手中夺回线下电子支付的主导权,还是有机会的。然而商业银行也必须认识到,到目前为止,其移动互联网转型已经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必须从战略上更加重视移动互联网发展,学习借鉴第三方支付的成功经验。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猎豹全球智库,2017,2016app年度排行榜

猜你喜欢

银联支付宝二维码
可以吃的二维码
银联优惠日 油惠享不停
“云闪付”一站式健康出行银联
二维码
奇客巴士支付宝旗舰店
银联钱包
让严肃的二维码呆萌起来
银联支付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我的支付宝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