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久远,历久弥贵——论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的文化内涵特征

2017-04-17李金品

消费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古典家具红木榫卯

李金品

摘 要:红木家具作为一种包含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和民族风格,不仅传承悠久历史,浓缩了中国千年的智慧,承载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民族文化。得益于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压舱红木为原材料后,中国传统家具的生产设计发展到鼎盛。在当代红木家具设计中向年轻消费者靠拢,创造了新中式,新古典,中式后现代等风格的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而生产流程的核心元素仍然传承到现在。红木家具拥有一套自成系统的家具制作工艺流程,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讲究,制作工艺的好坏也是决定红木家具价值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红木家具文化元素 民族风格

红木家具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独具保值增值的功能,通过家具洞悉历史、窥视其他艺术形式,无形中提升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在中国历史上,古典工艺家具发展数千年,独特的典雅气质和遵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不仅让中式古典生活的美学价值渐成主流。尤其是在拍卖市场最活跃的明清宫廷红木家具,几百年过去,仍然可摆在家中待客,而且传承数百年“越传越贵”。

尤其是明式家具,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达到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水平,在世家家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造型装饰上特别讲究简洁明快,设计线条富有韵味。清式家具尤其注重雕工技艺,具有很好的观赏品鑒价值。对于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结构形式千变万化,是中国古典家具中令人神往的一面,构思巧妙,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此外,在打磨、雕刻、涂饰的装饰工序上,装饰元素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具有寓意吉祥等多重传统观念。只有综合考究红木家具的造型设计、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元素,才能塑造出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的家具。

众所周知,红木家具的保值增值需要建立在“精品红木家具”的基础上,只有精品的红木家具才能够保值增值。红木家具传承久远、历久弥贵,具有浓厚的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文化内涵,主要得益于“型、材、艺、韵”四个特征。

一、器型优美,享受中式雅致生活

“型”是指作品的形状和造型,一件工艺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形状,考量其造型的美观性,设计精巧优美,让人感受造型艺术的美感,这直接关系到一件家具的整体档次与品位。具体来讲则包括整体设计是否相称、上中下比重是否对称、用料大小是否合理、侧方前后是否标准、大小尺寸是否协调、各部件高矮粗细比是否合理、纹饰是否与家具的整体框架和谐统一、整体疏密曲直的形式节奏是否到位等。

早期的红木古典家具在结构的设计上,讲究纯木质结构,能工巧匠们利用各种木料,通过联结的形式解决拼接、定向、移动、旋转等结构。其巧妙的力学原理运用和结构学知识的驾驭令人惊叹。经典明清红木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巅峰,因为从艺、型、韵、材方面都独具特色。尤其在“型”这方面,散发着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哲学,气韵十足。

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家具制作体系。而古典家具除了在造型上的美观,其设计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具有实用和收藏鉴赏价值,即人们在使用时的习惯与舒适。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鼎盛期,对于这一时期的家具研究,可以解读出中国古典家具的造型结构的精髓。一般来说,明式家具在结构设计上,沿袭了宋代家具的制作方法,结构设计精巧,线条刻画流畅,充分展现了明式家具委婉含蓄的美,突出简练简的曲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诠释了空灵的禅意。中国古典家具独特的美,造型考究,结构上追求严谨的科学性,制作工艺精益求精,展现榫卯结构的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

二、材质精良,代代相传的健康体魄

“材”即为红木家具的选材、用材。同为红木,但不同木种的价格相差巨大。一件选材为小叶紫檀的和一件选材为鸡翅木的红木家具,即使其做工、造型、设计完全相同,但其价格与价值体现却大相径庭。

优质的用材是红木家具的卓越之源。红木家具使用优质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大红酸枝等红木心材制作而成,质地坚硬耐用、纹理清晰、光泽度强、耐磨,流传百年丝毫不在话下。尤其是明清家具雕刻制品特别考究材质的选取,精挑细选。材质不仅要求质地坚韧,具有厚重感,而且色泽纹理优美,细密而透明。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的黄金时代之所以产生于明代,正得益于在此时获得了大量名贵硬木良材,巧妙地运用木材的天然色泽和纹理之美,而不加雕琢。

自明朝以来,得益于海禁的开放,海上的交通贸易繁荣,人们从海外运会大量的名贵木材,主要以紫檀木、黄花梨木、铁力木为主,大量精良木料为制作明式家具的制作提供充足的保障。另外,一件家具是否用足材料对价值的影响也很大,有无嵌补、结构件有无拼接、有无边材等将导致其价值的不同。只有舍得用足量的材料才能够制作出一件精品家具,虽然成本很高,但是如果没有用足材料,在一些方面补料、贴料,这样一件家具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三、多道复杂工序,终成完美臻品

“艺”即为红木家具的工艺,是体现其核心价值的元素之一。例如,榫卯结构的制作,雕饰和磨光,木材的烘干等,结合考究各道制作工序,才能制作出优美造型的家具,不仅要蕴含文化内涵,更要展现器型美感,传达出浓厚的古典气息。

那么,“艺”该从那些方面来评价呢?通常来说,可从四大核心工艺环节入手,即:木作工艺、雕刻工艺、刮磨工艺、涂饰工艺。木作工艺是否精工,可以检查家具的榫卯结合是否严密牢固、线条是否均匀顺直、每个割角是否精密平整、圆角是否对称圆润。红木家具雕刻工艺可观察雕刻画面物象是否层次分明、整体协调;物象间距离的位置、结构、比例、形态及各种特征是否准确;层次深浅是否合理、铲底是否平整,留线是否均匀,有无留疤痕和毛刺;是否手工工艺等。

刮磨工艺使家具整体达到平滑,可以观察各部位是否平整、光滑,有无波浪形、有无缺痕,对称部位是否对称,线条粗细是否均匀。涂饰工艺是整套家具里最后一道重要工序,不管是传统的生漆、烫蜡工艺,还是现代的亮光、哑光工艺,涂面均应平整光滑、手感细腻,无皱皮、漏涂,无划痕、白点、白棱、流挂、积粉和杂渣等明显加工痕迹。

榫卯结构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家具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国粹。使用榫卯结构制作的红木家具,结实耐用,牢固非常,可以使用几百年不变形。并且,榫卯结构可以拆装,方便运输与维修。精湛的雕刻是明式家具中主要的装饰表现形式,蕴含无穷的美学意蕴,它的美学价值远远超出了传统家具本身的外在价值,实为中国古典艺术之奇珍。

四、恬淡清逸的美学意境

“韵”指的是,展现在形材艺上面的感觉。而相对红木家具来说,要展现“神韵”的话,就要综合考究工艺、造型、材质,也就是古典红木家具中追求的上层境界。对于那些材质低劣,有拼补有白边的,就不可能有神韵;造型不协调,不好看的,就更加远离神韵;工艺粗劣,就更无法与神韵沾边了。真正的神韵,可以细细品味,感悟意境美,是红木家具追求的最高境界。

明清家具在雕刻装饰上,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集大成,雕刻题材丰富,包含山水人物、神话传说、瑞兽、几何纹样等,丰富多样,寓意深远。明式家具造型优美、稳重、简朴,结构比例讲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装饰讲究少而精,显得淡而雅致,由文人参与设计,强调家具形体线条优美、明快、清新,通体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极具意匠美。

不管是红木家具还是历史文物,年代的久远是否,往往是其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的明清红木家具,保存几百年根本不是问题,再加上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雕刻艺术,价值可想而知。红木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让中国文化盛久不衰,同样的红木家具也可作为家族传承,留给子子孙孙。

对于艺术品来说,不论材质、不论年代,一件优秀的红木家具,它不仅有着实用价值,还具备艺术价值,包括民俗、绘画、雕刻等工艺。这也是一些文人墨客在家中放置清代家具的重要原因。红木源于大自然之精华,因此红木本身蕴藏有丰富的自然味道,长年累月的熏陶,终有修身养性的作用。红木家具除了是中国家具文化的载体外,还是中国治世文化、家居文化、图腾文化等的展现,拥有丰富的文化传承。

猜你喜欢

古典家具红木榫卯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陈俊:用心传承红木文化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文化与艺术的收藏——红木
中国古典家具赏析
传统茶文化对古典家具艺术形态的影响
蓝木马和红木马
《榫卯》
榫卯构造在现代空间装饰中的创新应用(二)
林业:《红木》国标修订红木种类或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