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题化养成思维,以数据化提升认识
2017-04-17行文利王娟娟汤月娟
行文利++王娟娟++汤月娟
【摘要】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不断深化改革的当下,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构建专题化教学体系,综合采取教学相长、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以疑引思,用丰富的数据以实证思,较好完成了《纲要》课知识积累与价值养成的双重任务。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专题化 以疑引思 以实证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25-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思政课一样,理应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情感、提升能力的职责,但是近几年的《纲要》课并没有真正达到这些目的。究其因,既有思想意识的因素,也有教学内容、方法、成绩考核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尽合理。鉴于此,探索与提炼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关键,我们从教育理念、教材整合、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入手,探索《纲要》课教学教改,两年多来已小有成效,现总结出来,以就教于大家和同行。
一、准确理解教材,构建专题式教学内容体系
教科书作为国家意志、民族文化、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和实现国家教育目标的最直接的载体,其意识形态功能越来越呈现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属性,正如美国“批判的教育研究”的开创者阿普尔所指出的,“在确定‘用谁的文化去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教科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必须首先应该明确和特别注意贯穿该课程的教育宗旨。《纲要》课主旨除了讲历史内容外,还需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让学生深刻领会“四个选择”,故而“纲要”课承担着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树立科学社会价值观念的双重使命,尤其强调构建主流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责,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基础上。
“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其实质在于,新旧经验的冲突及由此引起的认知结构的重组,特征在于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并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独特性、情境 性有机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 (1)基于此,“纲要”课教学体系既要谋划让学生学什么,还要解决所学知识的结构特点问题。鉴于初高中时,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已经大致了解,但对历史发展的脉络,依然把握不到位,我们利用“纲要”课教材上自1840年,下至2015年这种“大历史”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的理解;同时,“纲要”课侧重讲“史”,是要用基本史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点,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更多地是讲“论”,是要以纲要之史实为背景分析归纳,我们在组建教学体系时,确定了专题讲授的教学形式。
结合2015版修订的《纲要》教材,结合本校学情,我们的专题包括:导论、千年局变、走向共和、开天辟地、中流砥柱、人间正道等六个,内容既遵循了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又深刻阐述重大历史问题,避免面面俱到。这种模式能够弥补课时少而大班教学所带来的种种局限,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出深度与新意,专与材相结合,不失传统,又不乏新意,学生接受度和认可度也高。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 构建“教学相长”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自身具有学习的能力,但只有当符合学生自身的目的时学习才会更有意义;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才会促进学习;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我们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机械灌输模式,调动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教育目标。
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重视学生的内在需求,体现历史教学的现实价值。“纲要”课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课程。大学生在初高中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但对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是否正确理解,科学的历史观是否形成,意识形态是否受西方殖民思想的影响等,我们这些思政教师并不能准确知晓。学生一进校,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让他们对社会上一度颇有市场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判断,要求他们列举在历史课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的问题,结果学生反馈了很多问题,甚至有些是原则性的问题,其中最集中的问题是:为什么殖民地香港比大陆发达?中国如果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是否会比现在更发达?如何理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中国为什么只能选择社会主义等,这些问题既是历史问题,又是现实问题,历史如何和现实结合,如何让历史告诉未来,成为我们接下来授课的特别关注点。
其次,引导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唤起他们的课堂互动热情。大学生思想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要依靠大学生本身把受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实现这种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大学生思想敏锐,在许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渴望自己被认定为“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教学中,发现学生兴趣所在,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教学,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解疑答惑,是唤起青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我们借鉴了其他院校的经验,施行“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僵化刻板的满堂灌变为师生互动的、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探索过程和育人过程。
在“教学相长”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大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既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又有更强的现实感和鲜明的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专题。我们参考学生调查中反馈的情况,每学期第一节课重点说明“纲要”课课程手册,明确我们设定的专题及每一专题的侧重点,使学生们对教学安排既了然于心又充满期待。每一专题的教学中,针对教科书中具体化的历史数据明显偏少,学生感兴趣、又能提炼信息的史实不够丰富而造成的情浓而理不透,理丰而情不真的状况,我们主动创设学习情境,向学生介绍或推荐一些参考书籍、论文和相关视频,让学生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大量采集案例,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能力的生成提供条件;同时,更鼓励学生带着批判吸收的眼光去自己发掘相关史实,发现问题,提炼观点;并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教学研究,教学课件制作、历史情景剧的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和探索知识,主动吸收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整个教学体系可基本概括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师生互动、教师点评→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师生平等、气氛自由、互教互学、公正亲和的良好氛围,它所推崇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延伸意识、互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等极大激发了教师研究问题以及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同专业的学生,关注点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如,在“中流砥柱”这一专题,对国共两党20世纪40年代后期斗争的结果,喜欢军事的男同学对比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动撤出延安,以运动战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而蒋介石为守锦州错失战机最终被关门打狗的辽沈战役,从一城一地的得与失分析两人战略战术的高低;经济专业的同学对比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烟草税改革和中共在解放区的税收,列举了四大家族滥发公债、增加捐税、通货膨胀、外汇管制和买卖黄金、实行专卖制度等垄断手段,分析国共两党民心的此消彼长,论证了国民黨必败的原因;喜欢社会学的同学从国共两党对党员的管理、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角度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有效结合,使传统的平面化教学拓展为现代立体式教学,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与提升,科学史观也在争辩中悄然形成,教师也在与学生的思想碰撞中加深了认识、提升了专业素养。
三、加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学术繁荣的今天,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许多问题都有来自国内外不同的学术观点,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电子传媒上获得的信息不可避免地呈现零碎化、表象化、感性化的特征,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其中可能还有一些杂音、噪音。青年大学生往往容易接受“新”观点,他们的是非分辨能力又参差不齐,造成有的学生在一些历史问题上产生困惑,甚至把谬论奉为真理。《纲要》课教学就要针对学生的这些思想实际,树立起明确的问题意识,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着重从正面讲清有关道理,把问题讲清讲透,如果教师回避问题,轻描淡写,简单说教,就会使学生进一步迷茫,失去“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专题式教学不仅要达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更要达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变,以史佐论,以专题解答迷思,从而能够更好的将知识点、着重点及创新点和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相结合。
结合学生对“中国如果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是否会比现在更发达?”“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等疑惑我们设计了专题“千年局变”,重点围绕“如何看待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的影响”展开探究。比如,英国统治时期的香港比大陆发达问题,我们从香港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去分析香港的“发达”,同时,列举英帝国主义的其他殖民地,如,英国殖民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印度,帝国主义统治下的非洲,以事实说明香港的发达不是殖民制度问题,而是其独特的历史和自然条件所致,香港与帝国主义统治的其他殖民地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可比性。学生在深入浅出的分析中受到了启迪和教育。
我国改革开放后,西方史学界唱起一种新论调,说鸦片战争后数十年,西方各国给了中国一种“新动力”,“扶助”中国获得了近代文明,言其是难得的“恩惠”。这种论调曾广泛地散布于许多专著与通俗读物之中,导致一部分青年学生的迷茫。我们参考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众多史料,引入大量的相关数据,尽可能使大量已经得到印证的信息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从这些信息中学会观察、分析问题,提炼观点。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以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等为主的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中国文物更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学生从中不仅认识了英、法、美、日等这些自称“西方文明传播者”的侵略者在中国践踏文明的野蛮本性,也理解了近年来中国政府和民间追讨外流文物的合理性。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就指出:“政治力的压迫,是容易觉得有痛痒的;但是受经济力的压迫普通人都不容易生博学,象中国已经受过了列强几十年经济力的压迫,大家至今还不觉得痛痒。”(2)加之一直以来各类教材中对经济侵略具体史实的讲述都不多,我们在组织这一方面的专题时,特意多呈现了西方经济渗透的相关数据,希望从经济活动发展的角度说明半殖民地时期的中国只不过是西方资本主义极尽其侵略和奴役的场所,谈不上什么一般的平等贸易,更谈不上什么“恩惠”。如,列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银行对清政府的贷款利率和折扣,并将之与同时期他们对西方国家的贷款利率进行对比;西方国家对中国矿石、公用事业等基本能源、资源控制的比率等,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归纳出: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逐渐垄断了中国的工业、控制了中国的金融、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此时,再展示20世纪初美国总统顾问亨利·亚当姆斯所言:为保障列強的经济秩序和安全,“决不能容许中国和亚洲实现工业化和政治上的独立”,“如果容许……民族工业的体系成功地组织起来,对西方文明来说,将是不可思议的罪行。”至此,学生真正认清了西方殖民者的主观故意和基于此造成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畸形发展的客观史实,对殖民主义的危害有了深切的理解。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们还以费正清先生的“帝国主义就像是一种药,一方面能治你的病,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你搞垮”为主题,举行辩论赛,学生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相关资料,在辩论中举出的史实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既有对赫德掌控的税务司是清政府办事效率最高的机构的肯定,也有赫德殚精竭虑是在诸国觊觎的险要环境中为保住职位的无奈之举的深层思考;既有围绕西方国家掌控航运业而使漕帮失业引发义和团运动的阐述,也有获取铁路即获取铁路两侧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等一切权的列举,学生强调了帝国主义列强控制铁路,不仅是控制了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更是“亡人国”而“亡之使不知其亡”,“分人土”而“分之使不知其分”的绝妙方法。
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到,“纲要”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从感知具体历史事例入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讲清道理,不仅切中要害地解决学生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在感悟中感动,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精髓”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从而避免了长期以来,意识形态教育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式的外在的宣传方式,真正有助于内化价值信念和行为准则。
两年多的《纲要》课教学探索,我们深切体会到,教无定法,不论是专题式教学结构的组建,还是问题意识的引导、案例教学的使用,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驱动,宗旨都是增强教学针对性,真正做到“老师讲得带劲,学生听得解渴”,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马敏 王坤庆 王继新等教授的论文:“三结合整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2]孙中山《三民主义》(讲演稿)之《民族主义》 第 二 讲(一九二四年二月三日)来源于“非雪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jadewinter”
基金项目:2015年银川能源学院校级一般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015-JG-X-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