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察“颜”观“病”

2017-04-17彭欣

家庭用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印堂面色五色

彭欣

看电视时,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算命的一脸凝重地说:“您印堂发黑,恐有凶兆啊!”算命的话当然不可信,但印堂发黑确实需要重视。

《灵枢·五色》云:“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意思是首面之色,见于阙庭,即印堂,位于两眉之间,也就是说望面色首先要看其印堂处的颜色,对应于人体的肺脏。“肺为华盖”,居五脏之最高处,通调百脉,所以在面部也相应于五官高处的印堂。王宫之色即君主之色,在下极即鼻根部,古代称为山根,“心为君主之官”,也就是说山根是心之所在。可见印堂和山根是我们望面色时首先要关注的两个最重要的部位,当然首当其冲的要属印堂。如果五脏皆安于胸腹之中,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脏腑的真色,而非病色,此时整个鼻梁颜色润泽明亮,明堂即鼻,首先判断明堂的颜色,才能进一步分析面部其他各处的颜色。

《灵枢·五色》中又云:“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这里的“庭”即阙庭,也就是印堂,意思是印堂处呈现黑色,且如拇指一般大,则是将要猝死的征兆,所以文首的桥段是以中医经典理论为依据的,并非空穴来风。那么除了望印堂,面部其他部位的颜色都有些什么意义?何谓善色,何谓病色呢?

何谓五色

望诊列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首,而望面部颜色又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之说。《难经·六十一难》中言:“望而知之谓之神”,并解释道:“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意思是一个高明的医生通过望面部五色就可以判断出疾病。那么何谓五色呢?

《灵枢·五色》云:“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黄为脾,白为肺,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所以“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对应于筋、脉、肉、皮、骨这人体的五个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五种颜色出现在面部,具体都有些什么含义。

青 色 如果面部出现青色,表示患者体内有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等病证,或独具一证,或数证并存。

面色淡青或青黑多属寒盛、痛剧。肝合筋,所以阴寒内盛可使筋脉挛急收引,不通则痛。若面部脉络拘急,气血凝滞而色青,说明患者存在突然发作的因气机凝滞所致的疼痛或者有寒邪阻滞于肝脉之中。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可见于真心痛,即急性心梗患者,这是心阳暴脱、心血瘀阻的表现。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数具有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缺血缺氧类疾病,因为心气、心阳虚衰,导致血行瘀阻,或肺气闭塞导致呼吸不利,机体处于长期慢性缺血缺氧的状态。

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兼,又称苍黄),可见于肝郁脾虚的患者。青为肝色,黄为脾色,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故木郁则土陷,意思是肝气郁结,则失去肝木应有的生发之势,肝气往往容易横逆犯脾,导致脾土亏虚,患者多有左胁胀痛、餐后饱胀、胃纳欠佳等表现。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多因热闭心神,外引筋肉,面部脉络血行瘀阻所致,可见于高热抽搐的患儿。

赤 色 赤色即红色,如果患者面部出现红色,表示其体内有热证,也可能是虚阳外越的戴阳证。

满面通红者多属实热证。因邪热亢盛,血行加速,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可见于肺炎高热、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病等。

午后两颧潮红者多属阴虚内热证。因素体阴虚,阴不制阳,虚阳上亢,虚火上炎所致,可见于肺结核等病。

久病、重病的患者如果出现颧颊泛红如妆、游移不定,伴呼吸短促,汗出肢冷,脉微欲绝等表现,即为阴盛格阳,虚阳浮越的戴阳证。因久病脏腑精气衰竭,元阳亏虚,浮阳散越所致,是真寒假热的危重之证。

黄 色 面部如果出现黄色,患者多数存在脾虚、湿证。脾主运化水湿,脾土亏虚则运化失司,水湿停滞,或水湿蕴结脾胃,熏蒸肝胆。

面色淡黄,枯槁不泽,肌肤失荣,形肉瘦弱者称为萎黄,多因脾胃气虚或长期慢性失血、小儿疳积、虫证等,导致营血不能上荣所致。可见胃纳欠佳、纳食不化等临床表现。

面色黄而虚浮者称为黄胖,属脾虚湿蕴,多因脾运不健,机体失养,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所致。

面目肌膚一身俱黄者称为黄疽,是体内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所致,多见于肝炎、胆结石等疾病。

白 色 如果面部出现白色,则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虚证、寒证、脱血或夺气。白色往往表示气血不荣。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爪甲均无血色,称为淡白,多属血虚证或失血证。

面色白而虚浮,称,多为阳气不足、水湿泛滥。

面色白中带青,称为苍白,如伴见形寒腹痛,多为外感寒邪,或阳虚阴盛、阴寒凝滞、经脉拘急。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常为阳气暴脱的危急征兆。

黑 色 黑色内应于肾,为足少阴肾经之本色,如果面部呈现黑色,表示患者可能有肾虚、寒证、水饮或血瘀。肾为水脏,黑为阴寒水盛之色。肾阳虚衰,水饮不化,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等,均可见面色发黑。

面色黑而暗淡者,多属肾阳虚。因阳虚火衰,水寒不化,血失温煦所致。

面色黑而干焦者,多属肾阴虚。因肾精久耗,阴虚火旺,虚火灼阴,机体失养所致。

眼眶周围见黑色者,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病,或寒湿下注的带下证。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面部黑褐斑,常见于老年人肾精虚衰,也可见于血瘀、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等病证。

善色和病色

大凡望五色,总以明亮润泽含蓄为常,即为善色,说明气血充沛,五脏精气得其滋养而未衰,为无病或病而不危之征。沉滞晦浊,枯槁暴露,即为病色,说明胃气枯竭,气血两伤,五脏精气失其所养,不能蓄藏于内而耗亡败露,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征象。《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豚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这是对五色善恶的具体描述,所谓草兹、枳实、炲、衃血、枯骨都是形容面色沉滞晦浊,翠羽、鸡冠、蟹腹、豚膏、乌羽都是面色明亮润泽之征。《素问·脉要精微论》又云:“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总之正常的五色,应该是待其旺时而始荣于外,其荣于外,亦是如缟裹,即朦胧光泽,虽有形影,终不粲然,这才是气血充盈,阴阳调和,五脏之气无所偏盛偏衰的常色。如果五色不见朦胧,徒见其暴露,不见其明亮,徒见其沉浊,不见其润泽,徒见其枯槁,所谓如赭、如盐、如蓝、如黄土、如地苍,就属于脏腑、气血、阴阳衰败的死色。

《灵枢·五色》云:“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意思是眉间为肺,鼻根为心,鼻柱为肝,鼻柱两侧为胆,鼻尖为脾,鼻翼为胃,颧骨之下为大肠,面颊为肾,肾下为脐,颧骨之上为小肠,人中处为膀胱子宫。所以当我们了解了五色及其善恶变化,再结合面部各处对应的脏腑,我们就能基本判断出一个人健康与否以及相应的病变脏腑和病变性质。

(作者每五下午有专家门诊)

猜你喜欢

印堂面色五色
我家的五色梅
黑纹猫蹲守捣鸟巢
五色人小组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liver Twist
论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
球迷·缪印堂荐评
缪印堂的“年画”
缪印堂荐评
牛年看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