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实现路径与模式探究

2017-04-17吕振波

北方经济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经济区蓝色文明

吕振波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重要支点,能进一步整合生态资源优势,优化全国功能区布局,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的总体状况难言乐观,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困境。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路径依赖困境

近年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取得了重大的建设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海洋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的问题。蓝色经济区的主导产业是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这三大传统产业,其增加值占全省海洋产业的70.8%。虽然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但海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优势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海洋生物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海洋产业整体上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过度倚重资源型产业导致当地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历史经验表明, 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一旦经济发展陷入路径依赖,就具有了一定的惯性和刚性,就会严重阻碍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能力,最终导致路径锁定。因此,如何突破蓝色经济区传统经济增长的路径束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使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是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大困境。

(二)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困境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海洋生态环境,而传统工业文明是以经济发展、物质享受与高消费为价值取向的。在国家长期的分税制以及利益驱动背景下,为实现经济目标,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各地政府唯GDP论,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行为非常普遍。由于蓝色经济区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养殖污染,致使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有所下降。蓝色经济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生态文明建设瓶颈日益凸现。生态目标的实现要求地方政府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可能造成某些地区经济发展暂时放缓,这种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又一困境。

(三)“合作共赢”和“地方本位主义”之间的冲突困境

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区域整体范围去考察,加强各地之间“合作共赢”的理念,促进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山东蓝色经济区有15.95万平方公里海域和沿海7市51个县(市、区)所属的6.4万平方公里陆域,涉及到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他们之间的利害冲突、价值偏好、自身利益和相互合作存在着很强的内在张力;共性环境資源的保护与地区间激烈竞争存在的矛盾,很容易造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牺牲本地环境从而带来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近年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辖区出于本地区的经济利益考虑,争夺海洋资源,而忽视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辖区交界地表现得更加明显,导致了涉海资源争端频发并引发大量的矛盾和冲突。并且,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一直采用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管理体系,区域协调保护机制缺失,生态区和行政区在空间上难以达到相互耦合,造成了“合作共赢”和“地方本位主义”之间的冲突困境。

二、山东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的路径选择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种种冲突困境,促使我们探索如何有效保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为此,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围绕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基本层面,大力推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是树立牢固的生态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核心是生态意识,只有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促进生态意识文明建设。

第一,加强蓝色经济区内地方政府的生态意识教育。一方面,蓝色经济区要统筹协调区内各地方政府机构,充分考量区域生态资源,树立“保护优先、科学发展、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等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中,减少因政策失误导致的生态危机问题。第二,加强蓝色经济区内企业的生态意识教育。蓝色经济区内各家企业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有责任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因此,政府更应该对辖区内企业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向企业宣传生态安全意识、和谐共生意识等,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形成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生态文化。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生态行为养成

首先,必须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蓝色经济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蓝色经济区发展必须要改变依靠追加投资以及增加资源消耗的粗放外延式增长方式,转而向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实现蓝色经济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其次,发展绿色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设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的关键是发展绿色科技,为经济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山东蓝色经济区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海洋科技人才优势突出,要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进行科技研究;根据山东蓝色经济区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出各个行业的绿色科技应用标准,突破传统科技进步方式和思维,建立自主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为蓝色经济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最后,培养绿色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对企业而言,要有强烈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做到与蓝色经济区建设共生共赢,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坚持资源节约、绿色科技先行的标准,加大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对区域环境污染的最低限度,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老路。作为公众而言,要养成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挥霍性高消费的观念和行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畸形消费方式。

(三)构建良好的生态制度环境,加强生态制度建设

第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一是建立综合决策机制。由于蓝色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以及经济区共享生态资源利益的存在,可以有计划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的一体化建设。考虑到蓝色经济区相互独立的行政区划,决定了区域性法规不能硬性采用一体化的办法,但可以使用灵活的软性地方法制协调道路;二是建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山东沿海各地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生态文明目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把生态效益、环境损害和资源消耗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第二,制定和完善生态法律法规。政府应从区域环境治理保护的大局出发,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立法,尽快制定海洋灾害监测预警、海洋防灾减灾等规章制度。同时,为促进蓝色经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应的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书,明确企业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权。第三,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生态环境的监测制度,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安全预警,提高处理生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要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政策,地方政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三、山东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探讨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社会主导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权衡和评判,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都有其理论和现实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因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本区域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做到“强政府、活市场、大社会、凝共识”。

多元协同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公民等社会多元要素相互协调,在公共事务问题处理中、在相互认同基础之上,遵循适当的方式相互协调协同合作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最优治理效能和最大公共利益的集体行为。多元协同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是对传统单一治理模式的突破,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首先,相对于传统的单一治理模式,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地位平等化和参与公平化。生态文明多元协同治理模式构建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平等参与机制,改变了以往政府主导的治理格局,使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可能成为治理主体。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协同治理模式体现出来的主体优势,扩大了蓝色经济区内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主体范围,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建共享。二是有利于增强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有效解决制度滞后、利益分化、社会基础薄弱和信息障碍等因素的干扰,减少在执行过程中博弈等内耗,实现多元主体在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合作共治,使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其次,多元协同治理模式适用于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范围包括7个沿海主体市,共涉及到51个县市区。由于对地方追求政绩的考量,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短期的經济效益,缺少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往往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对辖区内的环境污染行为不作为,致使整个蓝色经济区共同承担其污染后果。这种生态文明建设的“碎片化”现象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征背道而驰,也加剧了蓝色经济区内部地方政府的矛盾。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提出,蓝色经济区内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日渐成熟,以及网络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出现,都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协调治理实践模式提供了可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4CJJJ10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代建明

猜你喜欢

经济区蓝色文明
请文明演绎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蓝色的五月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