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肃省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多重障碍
2017-04-17齐欣
齐欣
【摘要】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应当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实现协同发展是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利益导向机制以及沟通互动机制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甘肃省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多重障碍,以期为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分析提供支持。
【关键词】甘肃省 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03-03
地方高校在发挥其职能的过程中,建立了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互动关系[1]。一方面,地方高校依附于区域经济社会,需要其提供充分的发展资金、可靠的生源和充分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需要借助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文化建设等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2]。在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和地方化的大趋势下,甘肃省地方高校通过新建、重组和升级等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地方高校缺乏融入区域经济的主动性以及区域经济社会主体对地方高校发展的忽视和消极态度,导致两者的协同发展面临多重障碍,协同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
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潜力不足
作为区域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甘肃省地方高校在发展资金、办学条件及生源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状况都不容乐观,发展潜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3]。
1.发展资金不足,经济支撑能力弱
地方高校的投资主体是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又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甘肃省落后的经济状况导致地方高校发展资金严重匮乏,高等教育的经济支撑能力较弱。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均经费指数 为0.57,而甘肃省同期的生均经费指数为0.98,生均经费占全国平均水平的96.6%,但人均GDP位列全国末尾,经济支撑能力弱和生均经费高的矛盾较突出。
2.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参差不齐,部分指标未达到合格标准。
根据教育部2004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进行数据分析后我们发现,甘肃省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紧张且参差不齐,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2015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合格标准≤18)本科为16,专科为23;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30%的合格标准,其中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14.4%;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合格标准≥14平方米/生)为13.5平方米/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合格标准≥4000-5000元/生)为10961元/生,生均图书(合格标准≥80-100册/生)为78册/生 。
3.地方高校生源数量少,质量不佳。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贫困落后,教育资源匮乏,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质量较低,又受到“读书无用”等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地方高校生源数量不断减少,生源素质和质量也不容乐观。2015年,甘肃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8个百分点,同时,地方高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欠缺,素质教育空白,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4]。
4.地方高校区域分布结构不合理。
受地方经济发展与历史因素的约束,地方高校的区域分布仍然不均衡,呈现出高度聚集在省会城市的现象。截至2015年底,甘肃省基本实现了“一地(市、州)一校”的目标,但是45所高校中质量较高的27所高等院校集聚于兰州,占比60%。其他地(市、州)的地方高校从全国来看仍为低水平、低档次的二本院校,直接导致本地高质量生源外流,不能有效的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制约了甘肃省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协同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存在缺陷
普通高等院校应当嵌入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非各自为政,互不交流。但是由于现有观念与体制的制约,使得高校无法真正嵌入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高校行政化的阻碍
高校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应该是一面同地方政府合作完成区域政策项目研究,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加快经济成果转化与经济效益最大化,高等院校应当是在其中起到一种信号传递与智力孵化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高校行政化与高校各级领导行政职务的划分,诸多高校“官风”重于“学风”,弱化了高校的学术传递方面的职能。大部分高校同地方党委、政府同级,二者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奉行互不干预的原则,直接导致两者无论从交流还是合作层面都处于信息真空的状态。在此情况之下高校本应充当的政府智库的作用被削弱,本应当充当的企业技术孵化器的作用被淡化,高校“官本位”思想与行政体系已经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何破除固有的思想观念与行政弊端将直接决定下一步知识经济产业的构建。
2.成果转化机制缺乏现实性
当前如何调动高校创新已然成为了全民创新的重点环节。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必经途径。但是当前甘肃省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存在较大缺陷,部分高校科研人员利用国家资源进行科研工作,却与实际经济环境并无关联,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对科研人员积极性造成了打击。成果创造与转化应当面向社会又由社会资金主导科研选题与项目,让科研来源于社会,应用于社会。科研与经济社会伴生发展,推动技术与人力资源创造更多的溢出价值。只有让科研与需求相结合,让科研与知识真正成为一种经济增长要素,才能有力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地方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创造一种技术效率的协调发展。
3.“选人”与“用人”机制的不健全
在取消“包分配”的用人制度后,我国活跃经济体迅速发展,外在的大量人才进入市场,极快的繁荣了国民经济发展,也大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新常态,社会对于拥有交叉性復合人才需求激增。当前甘肃省高校培育人才不以地区经济发展实际为导向,直接导致人才的“产”与“销”脱节。区域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需要依靠人才的直接贡献与推动力量。在当前利益引导机制尚未形成的环境之下,人才这一具有创造力与活力的因素不能得到有效配置。
三、协同发展的沟通与互动机制不完善
即使地方政府与高等院校在行政级别处于平级,但高等院校仍然需要“依附”于地方政府。二者存在着诸多的矛盾,甚至部分地方政府将高校视为地方经济的“累赘”。诸如此类的因素直接导致了两者存在着矛盾与分歧,使得高校并不能与区域经济进行良性的互动。
1.区域经济主体尚未认识到地方高校的有用性
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利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才可以聚合优化资本与社会力量,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机制形成的关键,是让市场与经济主体看到高校的社会价值与价值潜力,高校才会具备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条件。甘肃省高校具有区域最大的科研团体,但是高校与地方政府以及区域市场微观主体之间科研信息交流匮乏,而传统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又存在滞后性。高校的有用性便被“雪藏”,导致高校无法与市场进行供需沟通。二者之间固有的隔阂使得高校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共享合作存在诸多问题,两者都不能认识对方对其的有用性,便丧失了互动的首要条件。
2.区域经济微观主体与地方高校的合作缺乏有效性
甘肃省由于工业化体系并不健全,并且受到了区位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农思想仍然大行其道,而高等教育却代表了现代教育体系,先进的教育制度与落后的经济水平,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便集中体现在地方高校与区域微观主体之间的不信任。
首先,甘肅省地方高校多座落于市郊,一方面高校的聚集性可以拉动当地个体经济的发展与整体就业,另一方面高校却在区位上远离了企业的聚集地,两者的交流并不密切。其次,中小企业是市场微观主体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但诸多中小企业却缺乏对市场的把控,导致对市场供求信息不清楚。甘肃省企业与高校共同合作的科研项目较少,缺乏有效的、有质量的项目支撑,企业便丧失了与高校携手的信心。再次,高校作为区域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力量,由于其本身缺乏构建信息平台与合作平台的意识,导致其不能起到权威信息发布与信息分析的作用。最后,高校单纯依靠地方政府推动校企合作,合作本身便有其滞后性。高校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份子便应该主动走出校园,放下“身段”,建立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关系。
3.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
地方政府作为地区官方代表,拥有调控本地经济发展的权力并掌握着本地经济发展的权威数据,但政府却缺乏对经济数据分析的有效力量。同时,高校由于人事权、财政权与地方政府相互独立,高校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互动与交流便存在着极大的障碍。二者之间交流的匮乏致使互信体系不健全,更在信息共享与成果共享之间存在天然裂缝,直接导致高校对经济运行状态分析不全面。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中“有形的手”本应利用高校的智力因素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寻找区域经济增长极。但由于二者之间信息共享的阻碍,直接导致二者发力不同轨。
四、总结
按照后发优势理论,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化动力便来源于高校创新,如何使高校的创新成为后发优势的灵魂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5]。甘肃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区域,如何利用省内高校进行创新驱动发展便成为其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甘肃省地方高校一定要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嵌入区域经济发展、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作为区域经济智力因素中最有效、最活跃的一环内化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甘肃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6]。
参考文献:
[1]陈勇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97.
[2]栾兆云.地方高校立足地域实现特色办学的思考[J].临沂大学学报,2015(2):11-14.
[3]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中国的实证分析及策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3(9):39-44.
[4]李洁.甘肃省高等教育现代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
[5]王守法,王云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89-92.
[6]程肇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理论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5):6-10,5.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融合与共生:甘肃省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GS[2015]GHB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