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贸易伙伴淡看美“汇率观察”
2017-04-17韩莎莎
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韩莎莎 孙秀萍 青木
剧情反转的美国贸易政策终于有了定案,据彭博社15日报道,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显示,未将任何一个美国贸易伙伴贴上“操纵汇率”的标签,但和去年一样,把中国、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德国和瑞士这6个经济体列入观察名单。美国政府还督促中国要开放贸易政策,减少贸易逆差。美国学者称,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开打贸易战,对全球经济而言将是不能承受之重。
顺差不是中国的“错”
14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半年一次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路透社称,美国财政部没有改变奥巴马政府确定汇率操纵的三个主要门槛: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顺差不低于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8亿元);全球经常性账目盈余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在12个月里持续购买外汇,买入金额相当于GDP的2%。特朗普在竞选时指责中国通过压低人民币汇率,“偷窃”了美国的就业岗位与繁荣。然而12日,特朗普和美财政部相继表明,中国不是汇率操纵者。《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称,中国只符合第一个标准,至于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中国最近确实有此举动,不过却是为了防止人民币继续贬值。
虽然“放过”中国汇率问题,但美国财政部称,目前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非常大,持续时间长,凸显中国市场应进一步向美国商品和服务开放的必要性,美国仍将“密切关注中国的贸易和汇率行为”。
路透社称,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49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506亿美元。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此前曾表示,中国愿意基于市场需求,扩大自美进口,同时希望美方也能调整出口管制等阻碍对华出口的政策,为化解贸易逆差创造条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高科技产品对华的出口限制,是贸易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台湾、日本很“淡定”
连续两度上观察名单的中国台湾表示“淡定”。台湾联合新闻网称,台“央行”称“平常心”看待。台经济主管部门表示,岛内的货币政策操作压力势必存在,未来货币管理手段可能要更为细腻。对于美国下半年将公布的报告,相关部门将共同持续密切注意,适时采取应对措施。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压力下,新台币对美元一度猛升50%,造成经济泡沫、制造业出走等不利影响。
日本时事通信社称,日本财务省官员表示,“报告不会影响日本的汇率政策”。报道称,日本政府超过5年以上都没有实施干预外汇市场的措施,但是对因此而造成的日元升值压力表示警戒。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表示要访问美国,希望通过交换意见,促进美国对日本外汇政策的理解。《东京新闻》认为,美国的汇率报告等于给安倍政权钉了一个钉子,让日本政府不要轻易介入外汇市场。
《日本经济新闻》称,日本应该利用各种对话机会,强烈说服美国回归TPP,希望美国不要采取上世纪80年代那样强硬的态度。报道还认为,过去日本和美国出现经济摩擦时,美国常用贸易问题推动日元升值,给日本市场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上世纪80年代,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给日本经济走向泡沫化、陷入长时期衰退埋下了祸根。
德瑞习以为常
欧洲的“小伙伴”也没逃过点名,美国财政部批评瑞士央行对瑞士法郎进行人为干预,巨额抛售保持瑞士法郎的弱势,要求瑞士做到措施透明化。报告还要求瑞士把对流通货币市场的干预,仅限于应对当前的危机,阻止瑞郎短期升值。
瑞士《财经报》称,动荡的时代,瑞郎被投资者视为避风港,但强大的瑞士法郎使得“瑞士制造”在国外过于昂贵,减慢了瑞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瑞士央行行长约尔丹表示,“如果我们采取干预措施,也不是要通过一种价值低估的货币为瑞士捞取好处。”
被列入“观察名单”德国习以为常,《金融时报》称,欧盟委员会每年也都会给德国发类似的警告,但德国认为经常性账目盈余是经济实力的表现,或是其他国家经济疲软的表现,而且德国政府没有压低盈余的政策工具。
德国《商报》称,德国去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65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要求德国必须推动内需,以解决与美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法兰克福评论报》称,美国的贸易政策仍难以预料,德国未来很可能与美国引发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