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 教育无痕

2017-04-15张克洁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6期
关键词:品德道德生活

张克洁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40-02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在小学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把学生当作“德性的口袋”,单纯地向“口袋”里灌输道德观念,忽视他们的主动求索、独立思考,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习,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致使学生知而不行,大大降低了品德课程的实效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为此,要改变品德教学与生活疏离带来的弊端,小学品德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体验和解决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品行。

一、源于生活,引导发现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浪潮席卷,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小学生也已有了较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品德教学靠单纯的规范、道德条目的灌输并不能有效达到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目的,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健全的品格不是单独说教、灌输的产物,而是主体参与的结果。为此,在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挖掘生活资源,善于利用小学生生活中的道德困惑或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以此来创设教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感受、质疑、思索、争吵、探究,在相互的交锋、碰撞中,以改變他们不利于品德发展的线性思维和思考方法,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深化对道德观念的认识,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提升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

例如,针对学生交朋友过程中存在的“讲哥们义气,替朋友出头”的一些不良矛头,在上品德课时,笔者提出“如何交朋友”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尤其是让学生讨论“哥们义气、朋友之间两肋插刀,是不是真正的好朋友?”通过争论,师生最后归纳为:不分对错,替朋友出头不是好朋友,朋友之间做坏事相互包庇、相互隐瞒也不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分清对错,朋友有缺点要相互帮助改进,共同进步,毫无疑问,学生的对好朋友的认识并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学生有自己思考,经过交锋,在教师的引导下而获得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印迹”更为深刻。

众所周知,道德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只有生活沃土的滋养,学生的品德发展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然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书本上、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对于老师来说,学生的这些困惑是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产生困惑时也是教师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契机,教师应善于把握时机,挖掘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去讨论、发现,以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而不是一个“听话”、“服从”的“道德口袋”。为此,教师应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问问他们在想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关注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关心他们遇到的情感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思考、探索,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只有这样品德课堂才会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堂。

二、贴近生活,用心体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体验是学生把外在的道德知识观念转化为内在道德需求的中介、关键环节,道德知识观念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并启动全部心智去感受、体会、领悟、移情,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认知,才会触及学生的心灵,进而转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去践行道德,逐步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品德教学过程中“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问题。为此,在进行品德教学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

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在品德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情境的创设。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道德认知、个性特点、行为习惯、道德需求,结合品德教学内容要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也可以通过小品、游戏等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启迪、引导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对心路历程进行反思、理解、感悟,用心体验生活中的现象,升华道德情感,建构自身的道德价值,追寻人生的意义。

如在教学《我从哪里来》时,为了让学生体验母亲孕育自己的不易,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角色模拟活动,让学生把重书包绑在肚皮上,然后弯腰系鞋带、扫地、擦地。正是这种“身临其境”的新体验,学生的心灵深深受到触动,也正是这种触动,学生爱父母,爱长辈这种情感从心底里被激发出来,这种体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设计体验活动时,应注意调查、分析学生已有的道德认知、体验,然后设计学生没有体验过的或体验较少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才能起到加大情感催生的强度,给学生带新的刺激,激荡学生深层的情感,在内心深处引发新的冲突、震撼。可以说让学生产生深层体验的、生活化的道德活动是学生道德得以滋养的厚实“土壤”,其道德种子才能发芽、生根、茁壮成长。

三、回归生活,积极实践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显然,如果品德教学远离日常生活,把学生封闭在抽象的、虚拟的课本堆里,学生的道德成长就缺乏生活的根基,其结果往往是有道德知识,缺乏道德行动,缺乏道德生活。为此,品德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教师应把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与自然交流,与社会共舞,去经历、感受、冲突、回味、感悟,在与现实生活世界的撞击、交流、体验中深化道德认知,建构价值观念,增强道德情感,反省道德行为,追寻生活意义,达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关心社会、关注生活,过上幸福生活。

生活滋润道德,道德升华生活。有必要指出的是,品德教学回归学生生活,要求教学不但关注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还应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指导和引领学生的生活实践,对学生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为此,品德教学必须走向生活、走向开放,拓展儿童的活动空间,从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家庭、社区,开展充满乐趣与色彩的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参观访问、调查、游戏、欣赏、设计、实验、制作”等等,在这些类型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反思、领悟,完善学生道德认识,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心态阳光、乐于探究、提升实践能力和生活智慧,享受生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著: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徐凌.小学品德课探究式教学的行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3).

[3]左梦飞.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基于株洲市30所小学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5).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道德生活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跟踪导练(五)(2)
好学者贤
道德
漫生活?阅快乐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