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纤酶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7-04-15姜君玲崔德龙
姜君玲,崔德龙
海阳市徐家店中心卫生院内科,山东海阳 265100
糖尿病属于普内科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并且并发症非常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等均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常见的并发症有眼部疾病、足部疾病以及肾脏疾病等[1]。其中,糖尿病患者并发眼部疾病,会导致眼睛视力模糊不清,严重者甚至失明;而并发症足部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足部坏疽或者截肢;并发肾病,会出现肾功能衰竭或者尿毒症等等。在临床中,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患者下肢神经出现病变、外周血管发生病变等均会引起足部感染以及溃疡、深层组织破坏等,一旦不及时救治,患者截肢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为了对比降纤酶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该次研究随机抽取了山东海阳人民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详细分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运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从山东海阳人民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并行降纤酶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中,抽取25例作为该次研究的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进行治疗的25例同疾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乙组。甲组患者中有女性10例,有男性15例;最小年龄为39岁,最大是80 岁,平均(58.0±5.0)岁;足部溃疡分级:6 例为Ⅰ级、5例为Ⅱ级、5例为Ⅲ级、9例为Ⅳ级;文化水平:15例小学文化、5例初中及高中文化、3例大专文化、2例本科及以上文化。乙组患者中有女性11例,有男性14例;最小年龄为37岁,最大是79岁,平均(56.8±4.8)岁;足部溃疡分级:5例为Ⅰ级、7例为Ⅱ级、6例为Ⅲ级、7例为Ⅳ级;文化水平:14例小学文化、6例初中及高中文化、2例大专文化、3例本科及以上文化。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诊断结果均与WHO糖尿病足诊断标准相符合,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且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力衰竭及出血倾向患者,对比其文化水平、年龄、性别以及足部溃疡分级等资料,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P>0.05),可实施比较。
1.2 治疗方法
甲乙两组糖尿病足患者入院后均先采取常规的饮食控制、糖尿病健康教育以及胰岛素降低血糖等基础治疗。乙组25例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积极采取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进行治疗,选择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并且其中添加10 ug的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充分混合后进行静滴。甲组25例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取降纤酶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第1天的剂量控制为10 U,第3、5天将剂量调整为5 U,将降纤酶与20 mL的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后进行静滴治疗,静滴时间控制在60 min以内。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均接受足部清洗、消毒出来,然后采取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固定,并根据足部渗液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换药,两组治疗的时间均为1个月[2-4]。
1.3 指标观察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指标观察 观察对比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足部的动脉血流速度以及神经传导的速度变化情况。
1.3.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的足部溃疡全部愈合,视为治愈;若治疗后患者足部溃疡的愈合率为90%~100%,视为治疗显效;若治疗后患者足部溃疡的愈合率为40%~90%,视为治疗有效;如果治疗后患者足部溃疡的愈合率低于40%,视为治疗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临床显效率+临床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获得的所有数据均借助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甲乙两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两组采取不同方法治疗1个月后,甲组25例糖尿病足患者中,治愈为20例,治疗显效为2例,治疗有效为1例,治疗无效为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2.0%;乙组25例糖尿病足患者中,治愈为10例,治疗显效为5例,治疗有效为5例,治疗无效为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80.0%,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甲乙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足部动脉血流速度
甲组25例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足部动脉血流速度分别是(37.80±0.65)、(43.00±1.28)cm/s;乙组25例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足部动脉血流速度分别是(37.82±0.64)、(39.85±0.99)cm/s,治疗前,两组患者足部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但治疗后甲组的足部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甲乙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MCV变化情况
甲组治疗前后的胫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40.55±2.38)、(46.29±3.70)cm/s;乙组治疗前后的胫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40.89±2.56)、(41.92±4.46)cm/s,治疗前两组胫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 (P>0.05),治疗后甲组优于乙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甲组治疗前后的胫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44.50±4.69)、(48.60±4.09)cm/s;乙组治疗前后胫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45.00±4.26)、(45.78±4.03)cm/s,治疗前两组胫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P>0.05),治疗后甲组优于乙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
2.4 对比甲乙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SCV变化情况
甲组治疗前后的胫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36.80±2.4)、(42.59±3.08)cm/s; 乙组治疗前后的胫后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37.39±2.41)、(37.55±3.21)cm/s,治疗前两组胫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优于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前后的胫后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40.10±3.60)、(45.51±2.80)cm/s;乙组治疗前后的胫后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40.08±3.50)、(41.52±2.88)cm/s,治疗前两组胫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优于乙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当糖尿病患者发生代谢紊乱、炎症或者感染之后,就会引起糖尿病足,这是糖尿病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并发症,会导致患者机体微循环发生障碍,严重影响其血液、细胞组织物质交换等,进而出现患肢端坏疽、创面难愈合等众多问题。临床上有资料提示,在糖尿病中,发生糖尿病足的几率最高可以达15%,一旦没有及时进行救治,患者截肢的可能性很大,不仅对其日常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等造成影响,与此同时也极有可能威胁其生命安全[5]。
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及相关危险指标,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防止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查的指标包括了体重、血压、足背动脉搏动、踝动脉收缩压的比值以及眼底、心电图、大血管、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酸、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等。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戒烟、戒酒以及摄入有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患者机体受到刺激后精过度紧张,摄入高脂食物导致体重异常增加,进而引发一些心脑血管并发症。而低盐、低脂肪、低热量以及高纤维的食物能够延缓其机体血糖吸收,进而降低对胰岛素的刺激,便于控制患者血糖、血脂等,防止其发生并发症[6-7]。
临床资料提示,糖尿病凝血酶原的时间缩短,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以及纤维蛋白原要比正常人高,如果微血管出现病变时提示糖尿病患者内皮细遭受损伤[8]。该次研究所运用的降纤酶属于治疗糖尿病足常用药物,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单成分制剂之一,溶血栓的效果非常强,与此同时还能够诱发患者的内皮细胞不断释放大量组织型的纤溶酶原激活剂,这样一来,就会激活糖尿病患者机体中纤溶酶原呈纤溶酶而降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水平,进而起到抗溶血栓的效果,使得患者机体微循环得到显著改善,进而促进患者足部血液加速循环,起到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也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的常用药物,其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1,用药后患者机体中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会受到抑制,因此而舒张了血管的平滑肌避免血小板聚集黏附,发挥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外,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的高效性与持续性、靶向均非常高,能够避免动脉硬化。所以,对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这一并发症,采取该药物治疗后会有效缓解足部的溃疡,进而发挥治疗的作用[9]。通过该次研究,甲乙两组采取不同方法治疗一个月后,甲组25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2.0%,显著高于乙组的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取降纤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更高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此外,治疗前,两组患者足部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甲组的足部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胫总神经、胫后神经、胫总神经以及胫后神经的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均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糖尿病组足患者采取降纤酶进行治疗,疗效更优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
综上所述,降纤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优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应用价值更高。
[1]胡春兰.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16(4):93-94.
[2]孙浩国.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4):91-92.
[3]张华章,屠志琴,张晓华,等.糖尿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2(24):5713-5715.
[4]刘湘江,吴艳玲.糖尿病足治疗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20(4):129-130.
[5]杨涤非.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6(2):93.
[6]敖文.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189-190.
[7]夏琴.降纤酶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12):92-94.
[8]王文萍.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神经损害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6(20):132.
[9]张春霞.降纤酶与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5,12(2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