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铺垫”“伏笔”两不同慎思明辨须仔细

2017-04-15潘剑飞泉州市第一中学福建泉州3620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伏笔套子铺垫

潘剑飞(泉州市第一中学,福建泉州362000)

“铺垫”“伏笔”两不同慎思明辨须仔细

潘剑飞
(泉州市第一中学,福建泉州362000)

铺垫与伏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教学中存在对铺垫与伏笔的误用、混用、乱用现象。从概念内涵来看,铺垫与伏笔相同点都是写作的一种技巧、技法。不同点主要是伏笔是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而铺垫是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也可从不同的形态特点方面来区分铺垫与伏笔:“多”与“少”不同;“远”与“近”不同;“显”与“隐”不同。还可从不同目的、作用来区分铺垫与伏笔。

铺垫;伏笔;区别;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铺垫”与“伏笔”这两知识点是教学的难点,常会碰到,却又“悬而未决”。教师难讲透,教材教辅也是表面“滑行”,语焉不详,甚至自相矛盾,令人难得其解。笔者曾看过这样的观点:“铺垫、伏笔,都是解释某句或某段话结构上的作用。铺垫常用于结尾和中间,为下文作铺垫。伏笔常用于中间,为下文埋下伏笔。一般可以互换。”最后一句“一般可以互换”尤其误人子弟。面对如此“异说”,学生自然是难知所以然,越学越糊涂,乱贴标签。所以,探其本质,究其真相大有必要。

一、概念的不同

铺垫与伏笔从概念内涵来看有相同点,都是写作的一种技巧、技法。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为了更好地表达主旨服务的。不同点表现在伏笔是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或者前文为后文埋伏的线索,又叫做埋伏、卖关子、设包袱。而铺垫的意思是铺叙、衬垫,是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是为下文主要情节打的基础,是一种蓄积酝酿,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

二、形态特点不同

1.“多”与“少”不同

铺垫写法用笔墨较多,是描述渲染,是铺叙、铺陈景物或事件,常常浓墨重彩,如同赋的写法。比如《边城》的开头:“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1]这一段环境描写为情节的展开作背景式铺垫,繁笔铺陈,着墨较多。

而伏笔却常常是有意无意的一笔带过。笔墨极省,点到为止。如沈从文《边城》第三章中的情节:“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1]“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1]就是一个伏笔。在这一章的后面有这样的情节与它照应:“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后……”[1]后面交待“船搁在洞穴里”“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的情节使得前后结构完整,情节合理,不显突兀,而文字篇幅又极减省。这是形态特点上“多”与“少”的区别。

2.“远”与“近”不同

铺垫前后文之间“距离”较近,前后相承,铺垫前后是次要与主要的关系。铺垫部分的内容衬托后面的主要内容。如诗句“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2]通过“暮天”“霜叶”“孤城”“独鸟”“渡口”等意象的铺陈,描写暮色中特有的、萧条的秋景,就为后边的“乡心正欲绝”抒情蓄势,作铺垫。前后文内容基本上相承、相连的,而非相隔、相离。铺垫的内容引出后面的抒情,没有前面的铺垫,后面的抒情显得唐突,“无厘头”。

而伏笔前后却不是“紧贴”的,而是“隔山相望”的,伏笔前后距离越远,常常效果越好,越让人拍案叫奇。成功的例子要数曹雪芹《红楼梦》里“草蛇灰线、绵延千里”的写法。曹雪芹是运用伏笔的高手,《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在书中都有伏笔。如第五回中的“判词”。第一首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3]这里就为第七十八回晴雯的死埋下了伏笔,她的死因是毁谤,为什么有人毁谤?是因为“风流灵巧招人怨”。这是铺垫与伏笔之间“近”与“远”的区别。

3.“显”与“隐”不同

在形态特点上,铺垫与伏笔另一不同是铺垫具有“显性”特征,也就是说铺垫是明显的,易感知的,因为其多渲染铺陈,浓墨重彩,占篇幅大,“戏份”足。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开头部分用概述形式来写主人公别里科夫:“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4]作者截取主人公生活的若干“横断面”,为其的后面的情节作铺垫,

而伏笔具有“隐性”特征。貌似闲笔,一笔带过,似可有可无,不易觉察。如在鲁迅的小说《社戏》里,描写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这就是伏笔,与后文写看戏归来偷豆吃相照应。在有意无意之间作一交待,不露痕迹,又前后呼应,成有机整体。

三、目的、作用不同

铺垫是铺叙、铺陈、衬垫。其作用在于陪衬、衬托主要内容,突出后文主要人物或事件,起到蓄势的作用,增加情节张力,使后文出现的人或物很自然,而不是突兀。运用铺垫手法,能增加文章的深度,使抒情自然而强烈,人物形象鲜明而饱满,主题更加突出。如刘鹗《绝唱》一文中,主要描写了琴师、黑妞和王小玉三人,三人依次粉墨登场。琴师的轮指博得“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黑妞的弹唱让观众“以为观止”,而王小玉的弹唱则是超而又超、奇而又奇。三人的演技一层高过一层,而王小玉则是楼顶,前两人是铺垫,衬垫,把王小玉推向高峰。

伏笔是前有伏,后有应,有伏必应,也就是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后文就要提到开枪,只伏不应是败笔。由此可知,伏笔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前后情节的照应,使得文章结构曲折波澜,严谨完整,圆融变化合理,不致产生突兀之感。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情节:“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走三二里便有市井’。”[5]后文林“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前面交代的“酒葫芦”就是一个伏笔。使得前后情节合理自然。又如:“关公在曹操面前献颜良首级,曹操赞其神人。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6]这是“伏”。“张飞厉声大喝,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6]这是“应”。前伏后应,不仅情节圆融,而且有助人物塑造,突出张飞之勇,也深化主题。

对“铺垫”与“伏笔”这一知识点,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存在误用、混用、乱用的现象,这情况在教材、教辅、试题、日常所用中真不少见。再引一例:对《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有这样的分析:“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而在此书后面又有这样的分析:“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前“伏笔”,后“铺垫”。如此语焉不详,前后矛盾,可知此事非易。

[1]边城.沈从文作品精编[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2]萧涤非.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2001.

[4]契诃夫.契诃夫小说选[M].汝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6]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1986.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伏笔套子铺垫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我的年度汉字
——宅
套子
出 气
下雪了
我所欣赏的套子
设置伏笔,增加细节描写
退路
套子
微澜尽处是狂涛——《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伏笔手法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