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策

2017-04-15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高中课程标准高中语文

刘 辉

(邵武第四中学,福建 邵武 354000)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策

刘 辉

(邵武第四中学,福建 邵武 354000)

高中和初中是差异性较大的两个不同的学段,它们的语文教学系统相对独立,导致部分初高中教师各自为阵,未能着眼于全局,初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夯实“基础”,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高中教师只关注“能力”的提升,对“基础”不闻不问。这样,初高中语文教学产生脱节,那么,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也就成为突出的问题。语文教师应树立起大语文的整体观念,承担起帮助学生语文学习由初中到高中顺利过渡的责任。

中学语文;教学衔接;过渡阶段

语文作为母语学科,从小学到高中各教育阶段,对学生认知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不同阶段知识的切换过渡,让初入高中的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那么,如何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对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有的充分认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的认识

1.认识初高中两个不同语文教学阶段的相对独立性

高中和初中是两个不同的学段,两者有较大区别,学习和评价的不同要求,使得它们各自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语文教学体系,国家将中学分为高中和初中两个阶段,由此就决定了对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设置会有所差异,虽然高中语文是初中语文的延续和提高,但各自的阶段特性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和研究这一特点,就有可能存在教学上的脱节。

2.明确初高阶段教材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教法、学法、教学评价的差异

初中语文教材,相对高中而言,要求掌握的知识量少、对运用知识能力的要求也较低,而高中语文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量多、对运用知识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许多。

3.确立“大语文”的整体观念

从认知学的角度来说,“从初中到高中的语文学习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1],只有充分了解了初高中语文教学之间的异同与有机联系,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初高中语文教学脱节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初中语文常用的教学模式是:由引入新课到泛读感知,再到精读探究,最后研读延伸。针对比初中学生有更强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来说,课堂教学更多是合作探究和能力迁移,因此,高中语文教法、学法必然有别于初中。

初中语文强调评价必须兼具形成性和终结性,但更注重形成性评价。高中语文虽然也极为重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及提倡对主体评价的多元化。然而由于我国高考这个教学和学习的“指挥棒”,这决定了人们最终都只看重语文评价中选拔性功能,至于其他评价功能则根本无法得到重视。

初高中语文教学由于各方面要求的不同,客观上存在差异,但语文知识本身又是有系统序列的,客观上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如何对初中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拓宽加深,对初中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策略

1.做好初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

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语文教师,都必须要有全局观,都必须准确把握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

(1)初高中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衔接。初中语文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语文情感,理解运用祖国语文能力等一般性的语文素养。高中学生除应具有一般性的语文素养外,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高中教师要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必须注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由于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多,难度深,知识点多,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如初中课文《孔乙己》和高中课文《祝福》,同样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是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的彻底否定,但在教学要求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初中课文《孔乙己》只要求学生了解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而高中课文《祝福》则要求学生理解祥林嫂社会悲剧的社会根源,这两者要求之间的区别是:前者是对社会现实表层次的了解,后者是在了解社会现实基础上对造成这种社会现根源深层次的理解。如果不培养高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只能停留在“了解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的初中教学要求阶段。因此,高中教师实际教学中,只有在初中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生才会去思考更深层次的“产生这种社会现实的根源”,从而达到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2)初高中教学目标要求的衔接

高中教师不仅要钻研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而且要钻研初中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因为高中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的延续和提高,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只有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充分把握了初高中语文教材特点及初、高中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从初中已学知识中引入,穿插初中已学习过的内容,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学习能力,从而做好教学目标的衔接。如对议论文教学要求,在初三议论文教学中,只需学生“能把握文章阐述的观点,了解论证方法,领会语言的严密性”,而高中则是在初三的基础上要求达到 “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具有一定的质疑、释疑和评价的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充分把握了初中教材和课程标准,才能根据高中课程标准,在初中议论文教学要求基础上,提升到“具有一定的质疑、释疑和评价的能力”的高中议论文教学要求,达到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2.初高中语文知识与方法的衔接

(1)语文课程知识上的衔接及过渡

高中的语文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教授识字记词、理解句子和识记各种文学常识,而是教会学生在具体语文知识环境中的语文知识实践活动;也不再是对课文的浅显理解,而是学生语文能力性的评判性学习。比如八年级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高二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虽然两者的教学目标要求有所不同,但都是选自古典小说《水浒传》,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课文中导入,并进行比较教学,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过渡与衔接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同时还让学生的学科知识积累得以拓展和延伸。

(2)初高中语文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中语文各种知识的获得,各种语文能力的养成,决不能单独依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由初中到了高中,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识的学习外,还必须具有较高水准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责任对学生语文学法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之走上社会后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时地为自己“充电”。

[1]郑丽霞.四个衔接助推高中语文教学绩效[J].语言与教学研究:大众版,2016(11).

[2]徐培.浅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问题[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3).

G471.2

A

1673-9884(2017)11-0013-03

2017-09-07

刘 辉,男,邵武市第四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初高中课程标准高中语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