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结构更优 聚焦中心发力奋力走出工业振兴发展新路子

2017-04-15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奋斗 2017年11期
关键词:县域培育企业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着眼结构更优 聚焦中心发力奋力走出工业振兴发展新路子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结构更优”作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强调“推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区域结构不断优化”,这为我们推动工业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必须按照省委部署,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立足职能,务实担当,聚焦“结构更优”这一目标,着力做好“三篇大文章”,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做强县域经济,为奋力走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做出积极贡献。

一、聚焦“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这一目标,在做好“三篇大文章”上发力

一是加快改造升级“老字号”。盯住传统优势产业不放松,坚持技改、合作、创新并举,让老树发出新枝,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推动“老字号”技术改造升级。继续实施全省技术改造升级专项行动,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提升石化、装备、食品等传统产业,推行“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推动“老字号”加强合作。落实好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央企签署的战略框架协议和合作大纲,对重点项目做好跟踪服务,推动尽快投产达效。积极推动地方国有企业、驻省央企二级及以下机构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老字号”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二是加快深度开发“原字号”。发挥资源优势,围绕“五头五尾”推动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着力打造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现代煤电煤化工基地和全国知名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发挥“油头”优势,做长做精“化尾”。继续深化与中石油合作,重点推进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改扩建以及乙烯、丙烯、芳烃下游加工、橡塑加工等石油精深加工项目,发展下游精深加工。发挥“煤头”优势,做强做大“电尾”“化尾”。抓好传统煤化工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重点推进煤制轻烃、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化尾”项目,跟踪服务低热值煤发电等大型电站“电尾”项目。发挥“粮头”“农头”优势,拉长做粗“食尾”“工尾”。引导企业主动延伸“食尾”和“工尾”产业链,推动产品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农头”“粮头”的多次加工、梯次增值、吃干榨净。

三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字号”。以创新引领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发新产品、打造新产业、推广新模式,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在开发新产品上培育发展新动能。挖掘增长潜力,围绕康复辅助器具、清洁供(取)暖、汉麻和人工智能等可形成有效供给且总需求增长的行业(产品),加强技术、人才、设备、成果等资源整合,迅速推出一批优势新产品。推动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加强跟踪服务。组织实施“三品”提升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新动能。在打造新产业上培育发展新动能。落实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大智移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云计算、机器人、重型数控机床、高端石墨、高端石化、清洁能源装备、生物医药7大产业集群,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在推广新模式上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全省“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加快利用以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云大数据中心和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互联网+工业”发展模式,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向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二、聚焦“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这一目标,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上发力

一是培育壮大民营经济主体。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着眼改变我省民营经济偏弱问题,在培育主体、落实政策、培训升级上下功夫,加快壮大民营企业群体。实施企业培育(成长)专项行动。利用全省推进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大力培育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总量有提升,为三年内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00户以上提供支撑。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专项行动,分类施策,精准服务,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扶持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导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建立配套协作机制。深入落实支持政策措施。积极落实国家系列政策和我省50条政策。发挥好省民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调推动作用,统筹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商会等各方面力量,鼓励支持“龙商”为家乡做贡献。加强企业家培训。扎实推进“龙江千名企业家培育计划”“龙江企业家发展计划”和“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提升系列培训计划”,帮助企业家增强法治、规则、诚信等市场经济意识,提高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资本市场合作等能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素质。

二是强化企业服务。强化金融服务。组织开展“金融服务年”活动,推动“银政企保”合作,推进工业贷款周转金和助保金深入开展,对接国家基金、引导省工业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支持。利用好企业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银企对接和信息线上线下交流服务。强化降低成本服务。落实企业用电大户直供电政策,继续扩大电力直接交易的范围和规模。利用好铁路部门与企业对接合作服务平台,通过物流企业仓储保税、多式联运等方式,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强化公共平台服务。进一步完善全省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提高服务中小企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全省国家级、省级平台进行梳理规范,提升服务中小企业能力。搭建项目建设资源共享共用平台,打破信息孤岛,提高存量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建立新型政商关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亲”“清”的科学定位,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一方面,当好企业的“娘家”。爱护企业、支持企业,坦荡真诚地同企业接触交往,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在政策上精准“发力”,在落地上持续“给力”,做到在企业正常经营时不干扰,在企业困难时及时拉一把、扶一程,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保持与企业清白纯洁的关系。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动态调整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全覆盖,进一步划定权责范围,激发市场活力。保持严格自律好作风,明确红线和底线,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服务企业发展上。

三、聚焦“城乡区域结构不断优化”这一目标,在做强县域经济上发力

一是引导培育特色产业。引导各县(市)确定特色优势产业,尽快做大规模。坚持产业强县。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对确立的县域特色产业,围绕延伸链条、补齐链条、壮大链条,持之以恒推进,推动特色产业加快成为立县支柱产业。推进特色兴县。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贸则贸、宜游则游”,引导县域结合本地优势发展食品、山特产品、畜产品、乳制品加工及矿产开发、健康养老、旅游商贸等特色经济,推动产业形成规模。引导创新活县。抓住电商进军县域的机遇,推动互联网经济与特色产业发展融合,探索发展“互联网+农产品”“互联网+旅游”等新经济,为县域经济增添新的活力。

二是支持壮大县域园区。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载体。实施园区提升计划。建立健全项目退出机制,提高产出效益;加强市场化运作,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服务功能,推动现有园区提档升级。加大园区招商力度。依托园区筑巢引凤,围绕绿色食品、农畜产品、山林产品、特色矿产加工和对俄进出口加工等领域,做大做强已有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新的战略投资,推动产业协作配套,壮大园区经济,打造县域产业集群。探索推进产城融合。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加快探索工业化与城镇化双向融合、良性互动的县域发展新路径。

三是推进县域开放发展。推动县(市)与垦区、林区、矿区融合发展,促进县域开放升级发展。促进县域同垦区、林区融合发展。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强产业协作与配套,同步推进生态旅游、北药、矿产开发等特色产业。促进县域同油区、矿区融合发展。强化产业对接,携手推进“油头化尾”“煤头化尾”,协作发展多元非油、非煤替代产业。促进县域同边区融合发展。借助毗邻口岸优势,积极发展对俄贸易,提高地产品出口比重。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造跨境电商物流基地。加强跨境加工及林业、农业、物流等领域对俄投资合作,延伸做大跨境产业链。

责任编辑/杜金莹dujinying@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县域培育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