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7-04-15魏建国

奋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守法依法治国法治

■ 魏建国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魏建国

法治,是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肩负着领导立法、支持司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的任务,需要更好地发挥法治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是党中央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关键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协调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只有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形成强大合力,才能确保基本方略和重大举措落到实处。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就是为了统筹领导方方面面的工作,科学、有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组织保障。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深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能发挥更加基础性的作用。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可以更好地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可以统一全国人民在依法治国方面的认识、思想和意志,不断形成和深化依法治国的实践基础。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还可以与时俱进地出台一系列关系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不断发现推进依法治国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提出新举措,这将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成立,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了顶层领导,将有利于充分发挥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各自的作用和积极性,让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合力变得越来越强。对于我省来说,按照中央部署,我省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可以从省情实际出发,将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整体纳入到法治黑龙江建设的轨道,实行法治政府建设与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相结合。可以预见,在领导小组的带动下,能够在新时代不断深化法治黑龙江建设,努力营造优良的法治环境,为全面深化改革,走出黑龙江全面振兴新路子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出法治中国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确认了这一概念,并作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治中国建设的初步思路,科学系统地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这是对立法工作的总体要求。遵循宪法进行立法是立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首要环节,也是执法、司法、守法的根本基础。为了更好地依法立法,最核心的是要依宪立法,立法只有符合宪法精神,才能使立法工作有序有度,实现维护法治统一的目标。其次,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使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起来,形成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准则;再次,立法要严格按照《立法法》规定的原则、权限、程序进行,规范立法行为,提高立法质量,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目的。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则能为公共秩序和社会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厉行法治的内在要求是明确政府权力边界,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严格依法行政能为优化发展环境奠定基础,为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坚持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公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正司法的基础则是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通过明确责任,强化问责可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建立有整体性的配套制度,将司法改革向纵深推进。对于我省来说,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法治黑龙江建设需要在立法层面建立健全立法项目论证制度,进一步明确法律顾问职责和聘请条件,充分尊重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在立法中的审议意见,同时科学选择立法项目、科学运用立法方式,不断提升立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在执法层面逐步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不断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切实防范“执法任性”,健全执法体制、规范执法行为的诸多努力必将带来行政执法的持续改进,让人民群众从具体执法案件和执法活动中,愈加强烈地感受到公平正义。通过逐步落实司法责任制,要让法官、检察官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此外,还要在全省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改革,开展解决“执行难”专项行动,彻底解决“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的顽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营造全面守法氛围,形成法治中国建设合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社会主义法治的真谛,在于每个人,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守法用法是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常态化的根本保障。只有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恪守法治精神,才能确保公权力在行使时不偏离法治轨道,所作出的政策举措符合群众意愿。尤其是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面依法治国有条不紊地推进,让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践行法治不动摇,进而提升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促进全社会法治氛围的形成。同时,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需要全体公民能从内心尊崇、敬畏、信仰法律,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点指出提升全民族的法治素养要和尊法紧紧联系在一起,真正形成尊崇法律、敬仰法律的风气。因此,更加需要全方位无死角地进行普法宣传教育,进而为法治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通过广泛的普法宣传教育,能有效增强法律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全社会的基本遵循,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让法治真正成为一种全民的信仰。党的十九大报告还着重强调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发挥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更好地实现良法善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拓展法治文化宣传的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司法机关通过借助新媒体增强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让人民群众通过网络立体直观地感受法治场景,让人民群众能身临其境感受法治进步,创造出更加有效的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的新载体。同时,随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深入,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对于我省来说,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等优秀精神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文化基因,通过弘扬黑龙江省优秀精神资源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用良好的道德风尚引领全省上下自觉守法、维护法律权威,在全省更加鲜明地树立起尊法守法光荣、学法用法得益的法治文化导向。

法治兴则国家兴、民族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也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法治发展和建设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新的任务和新的特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将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中国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力量。

本文系黑龙江大学省长特别委托项目“龙江法治精神与法治文化建设研究”(编号16XWZ001)及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城市化与法治文化建设的协同性研究”(编号HDJDZ2016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守法依法治国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人在网络 也要守法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