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分期消费风险控制研究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5期
关键词:信用消费金融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 400067)

大学生分期消费风险控制研究

郭涵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

2015年以来,伴随着“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互联网金融发展迎来关键窗口期,大学生消费信贷分期成为市场各方争夺的新热点。各种消费金融公司、分期平台、电商机构等争相布局这个破具有潜力的市场。本文探索目前大学生消费分期的主要模式和特点,从互联网金融环境、分期平台、消费者这三个角度分析其面临的风险,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大学生分期;分期消费;风险控制

2013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大爆发,各种消费金融公司、分期平台、电商机构纷纷入驻大学生消费信贷分期市场。由于大学生的旺盛购物力与其资金的不匹配之间的矛盾,使得以分期乐、优分期、趣分期等为代表的校园消费金融服务平台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高达2628万人,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规模至少可达一个万亿规模。对于这个开发进行中的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以趣分期为代表的大学生分期消费平台甚至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经历了4轮的融资,投资者们对于其发展前景颇为看好。

一、大学生分期消费的发展概述

(一)大学生消费分期付款的主要模式

1.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

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的资金来源大多来自于自建或合作的P2P平台,其商品来源则主要来自于商家入驻及部分自营,互联网线上审批及线下面签的结合,使得审批模式更具专业化,地推和面签团队的独立工作杜绝了为业绩刷单现象的存在。同时,大部分的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都采用了根据大数据模型,建立标准化风控指标,并自主研发了风控模型。以分期乐分期购物平台为例,前段线上与京东合作,获得商品和供应链服务,线下通过统一平台管理商户,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债权处置后段,对接旗下的理财平台桔子理财,将分期乐消费债权打包后分散转让,形成自产自销的资金封闭环节,并获得资产证券化ABS发行资质,降低资本获取成本。前段用户消费记录是征信信息的重要来源,既可以为理财平台提供风险控制的依据,也为场景拓展中合作伙伴提供信用信息。

2.综合电商平台

综合电商平台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旗下金融平台或股东提供的资金,其商品来源则主要来自于电商平台的商家入驻及部分自营,其审批模式则主要是借助消费记录完成审批,并且开展征信业务。同时,由于综合电商平台上丰富的数据资源,使得其建立更正规、强大的第三方信用评估及管理机构。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客户群体量相较于普通大众而言并不庞大,因此,大学生分期消费业务并非综合电商平台的主要市场。

以蚂蚁金服旗下的消费信贷产品蚂蚁花呗为例,它支持多场景购物使用,此前的主要应用场景是淘宝、天猫,现如今蚂蚁花呗已覆盖绝对多数外部消费平台,例如亚马逊、苏宁、美团、海尔等官方商城。其后端资金方主要对接蚂蚁小贷,用户每一笔消费对应的就是蚂蚁小贷的一次信用贷款。它通过资产证券化ABS的方式支撑起蚂蚁花呗的消费信贷,提升支付系统的成功率,促进了消费。蚂蚁花呗的风险控制主要源自蚂蚁金服旗下的独立第三方信用评估及管理机构芝麻信用。芝麻信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阿里巴巴电商数据以及蚂蚁金服互联网金融数据,与传统信用评估机构使用逻辑回归作为理论基础不同,芝麻信用依据用户的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这五个方面,通过运用云计算及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科学的评分模型对其个人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分,进而授予花呗用户不同的消费额度。这种根据每天的用户行为数据反映用户的信用水平,使得其风险控制具有实时性、客观性。

3.大学生信用卡

银行信用卡其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储户的存款,因此,它具有成本低、来源稳定的特点,虽然银行信用卡有着成熟的征信以及完善的审批模式,但是其审批效率不高,无法做到前两者的及时、实时的审批。针对大学生信用卡,2009年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中,提出审慎的原则发放学生信用卡,现如今的银行发行信用卡虽未全面停止,但是审批趋严。以中国建设银行发行的“龙卡名校卡”为例,龙卡名校卡可以通过中国建设银行官网的信用卡在线申请或者到网点填写申请表进行申请,但还要求必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在发卡环节,提高大学生信用卡的审批门槛。对于已发行的大学生信用卡,银行对于其主要通过对大学生的资信定期复查和评估以及对信用卡账户交易情况进行监督。对于信用卡申请人建立个人征信资料档案,并且按时告知其还款情况及后果,防止大额透支风险。

(二)大学生消费分期付款的特点

1.高额度低频率

据统计,在使用分期消费的大学生中,62.2%的大学生分期消费的主要产品是数码3C产品,其分期消费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奢侈品、日用品百货、运动户外等产品。正是这些高达数千元的数码产品决定了大学生在分期消费数码产品后,至少在一年以内将可能不再进行分期消费,因此,这种高额低频性是大学生分期消费的主要特点。尽管对数码3C产品的分期消费的高额低频性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平台的收益,但是同时也制约了分期消费行业的发展。

2.缺乏延续性

目前,大学生分期消费平台的目标人群仅是年满十八周岁的全日制的在校大学生,在完成了四年的学业之后,大学生的毕业即意味着客户的流失,因此,大学生分期消费平台还具有缺乏延续性的特点。针对大学生用户缺乏延续性的特点,分期消费平台对于消费应用场景的拓宽以及与毕业后消费金融服务方数据的对接也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大学生分期消费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一)从互联网金融大环境的角度

1.法律制度不完善

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元年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如火如荼。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十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采取鼓励创新、支持的态度。然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校园贷”的监管则频频出现问题。“裸条”事件以及因学生无力偿还数十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而跳楼自杀等等一系列“校园贷”问题使得2016年5月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提出“停、移、整、教、引”的五字方针,而区别于P2P贷款平台的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目前还未有针对性的具体监管条例,这使得大学生分期消费平台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学生分期消费平台的准入门槛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问题仍然缺乏具体规定。

2.信用环境的欠缺

完备的个人信息体系是消费金融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信用体系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专业的信用报告机构来提供个人资信报告。从事个人信用服务的三大征信机构为各种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雇主单位提供消费者各方面的信用数据以及信用评分即FICO信用报告,并以此作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是比较完备的涉及信用信息服务业的法律体系。《诚实借贷法》、《消费者信用保护法》、《公平信用结账法》、《平等信用机会法》等一系列法律都围绕着信用报告活动的核心法律《公平信用报告法》来展开,并且随着经济发展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些法律都直接保护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建立强有力的失信惩戒机制。将消费者的个人失信行为及活动上升至失信者与全社会的矛盾层面,对于失信行为在司法的强有力支撑下处以经济处罚或劳动处罚。而我国的信用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上海资信等为代表的征信机构以企业征信业务为主,较少涉及个人征信业务。无论是信用体系的不完善还是信用意识的欠缺都制约着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

(二)从消费分期平台的角度

1.商品质量、售后等问题

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统计,仅2016年上半年,收到对“趣分期”、“分期乐”为主的消费投诉数百起,以63.92%的投诉总量占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投诉半数以上,其商品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效率低下、退款缓慢等问题尤为突出。例如,2015年9月,某大学生在分期乐上购买的一部笔记本电脑,其电脑卡顿没有防伪标记,半年多的时间,几乎所有USB插口都失灵,该大学生多次联系客服都无响应。以分期乐的代表分期平台的商品来源是京东商城及供应链的都尚且如此,那么那些以商家入驻及部分自营的商品来源的分期平台又如何保证自己的商品质量,退换货、售后等服务又该如何与商家对接。

2.用户的隐私风险

2015年11月,一大二学生身份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趣分期网站注册,并产生790元的“欠款”,同时,其同学中更有20余人“被注册”,还有7人更是“被欠款”,涉及金额3000余元。江苏、福建等多地也曾多次曝出“被注册”的消息,在这些“被注册”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收到首次注册或欠款信息才得知自己的信息泄露,在此之前从未收到相关的注册信息。个人信息的泄露以及被注册等问题也成了亟须处理的问题。同时,部分分期消费平台对于未能如期还款(逾期天数不足十天)的催缴甚至采取在学校贴吧公开学生个人信息的方式,这种催缴方式对于失信者的惩戒本身也是违反道德和法律要求的。

3.分期平台的技术风险

分期消费平台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操作不当,另一方面是平台本身的网络技术安全风险。前者是指大学生消费者对于操作流程、规范的不熟悉或误上钓鱼网站都将导致消费者金钱或时间上的损失。后者的网络技术安全风险是指一旦以信息整合技术和信息挖掘技术作为支撑的分期消费平台出现安全漏洞,黑客对网站的攻击,使得网站无法登陆;个人隐私被盗取,个人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学校等信息公开透明化甚至被不法分子不正当使用,因此,为了分期消费平台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应该被重视。

(三)从消费者的角度

消费意识有待提高:

随着近几年的分期消费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理念。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呈现收入来源少而支出多的结构,正是这种大学生独有的消费结构,因此大学生消费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助长学生的攀比心理。由于大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其家庭状况各不相同,在周边环境的多重影响下,容易助长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冲动购物、盲目消费等现象频频出现。许多大学生也陷入了“还款难”的境地,更有甚者因为心理的承受能力不强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对家庭、社会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②影响大学生信用观。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的这种无抵押的方便快捷性,一方面给大学生消费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也极容易使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合理的理财规划能力等原因而频频逾期,从而导致大学生缺乏诚信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③增加家庭负担。大学生一旦在分期购物平台出现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等现象时,他们往往因无力偿还而求助父母,这样反而会增加家庭的负担。

三、促进大学生分期消费发展的建议

(一)从互联网金融大环境的角度

1.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面对当前大学生分期消费平台的纷繁杂乱,国家应采取适当监管的原则。对于大学生分期消费平台采取的过分宣传、夸大分期产品或现金小额贷款的低利息、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特点,而弱化其高平台服务费、高逾期费率的分期费用,国家相应的监管也应该从规范公司信息透明度、分期产品信息透明度、产品费率信息等信息透明度披露方面着手,明确规定其运营资质、准入门槛、监管部门,成立大学生分期平台行业协会。

2.建立信用管控体制

健全的中介机构、有效地管理体制是构建信用管控体制的关键。目前,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上海资信等为代表的征信机构以企业征信业务为主,较少涉及个人征信业务,国家应将央行征信系统正式接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利用基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海量交易数据以及社交产生的数据库,对用户进行立体多维画像和信用评级。这种与各大数据机构、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对接,打破了数据孤岛的局面,帮助企业控制风险、远离欺诈,帮助个人在轻松办理信贷业务,真正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这种新型的信用关系社会化释放了消费这架“马车”的潜力,消费的升级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方向。

(二)从消费分期平台的角度

1.加强管理平台货源、提高平台销售服务水平

消费分期平台提高其销售服务水平可以着眼于加强平台的货源管理以及售中、售后服务。分期消费平台在拓展供应商丰富平台资源的同时,也应加强平台货源的管理,例如,对于供应商销售的产品,要求出具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质检报告,并不定期抽查其产品的质量,备案备查。分期消费平台本身也应提高其售中、售后服务,及时实时的为消费者服务。售中服务主要是指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交流,对于消费者的购买疑惑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明确披露产品的价格、服务费用、逾期费用等信息。售后服务则主要是指在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做好消费者与供货商的沟通桥梁,督促供应商及时回应售后咨询以及维修事宜。

2.注重用户隐私管理

由于在办理分期购物注册时需要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原件、校园一卡通或教务信息等证明材料,分期消费平台应从源头严格管理消费者的隐私,不得恶意倒买倒卖私人信息,一旦消费者的隐私遭到泄露,不仅对消费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也会导致平台客户的流失。同时,对于消费者逾期的催缴不得以泄露消费者的私人信息为威胁,应该使用合法的方式,只有这样大学生分期消费平台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3.提高网络安全技术

大学生分期消费平台应自建或聘请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平台的网络安全技术管理,定期对网络的安全进行检查,防范系统漏洞以及黑客的攻击。同时,还需建立有效地风控措施,增加验证手段,提高账户盗取难度或者引进第三方风控公司系统进行防御。最后,还需提高系统的操作性能,在面对开学季或是优惠期间巨大的访问量涌入以及频繁手续操作时,防止系统的崩溃和数据的丢失。

(三)从消费者的角度

加强大学生金融知识教育:

目前,我国整个社会的金融教育都较为欠缺。学校和家庭都应对大学生进行金融知识教育,培育正确的消费意识。大学生在进行分期消费时,首先应确认其需求的必要性,继而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在确认需求后,还需理性审慎的选择分期购物平台,详细的咨询产品的相关信息。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张贴海报,组织演讲来警示大学生消费陷阱,也可以通过电视、报纸、媒体等方式科普消费金融相关知识,鼓励合理消费,避免盲目消费,防止上当受骗。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Klaffi,M.Peer-to-Peer Lending:Auctioning Microcredits over the Internet.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Dubai:IMT,2008,l-8.

[3]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08:3-9.

[4]郭琳娜.大学生网络分期消费产品发展现状、原因及利弊分析[J].中国市场,2015,16:32-34.

[5]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J].金融监管研究,2014(2):6-17.

[6]陈林.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3(11).

[7]刘英,罗明雄.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J].中国市场,2013(43):29-36.

[8]宋文.P2P网络系带行为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9]钱金叶,杨飞.中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金融论坛,2012(1),46-51.

[10]牛润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征信模式选择[J].海南金融,2014,07:53-55+61.

郭涵(1992—),女,汉族,湖北黄冈人,金融学硕士,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信用消费金融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40年消费流变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