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格教育的研究综述

2017-04-15苏军帅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心理学家师范大学

月 盈 苏军帅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500)



人格教育的研究综述

月 盈 苏军帅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500)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社会现状提出了发展人格教育的必要性,对人格和人格教育的概念进行辨析,指出人格教育就是以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为手段发展和完善受教育者人格的专门教育。再对古今中外人格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人格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人格教育;人格发展;教育理念

一、引言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有史以来,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双重的,一是帮助青年人开启智慧,二是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品性。”开启智慧需要获取知识经验和习得生活技能,良好品性的发展需要的正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一词近年来也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仅《人民日报》近5年发表的文章当中就有数十篇与人格教育有关,文章大多涉及校园暴力事件、网络暴力和农村教育等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并指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发展人格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二、人格和人格教育

最早对人格定义做出综述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奥尔波特,他将人格定义为“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这些心理系统决定了个人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方式”[1]。我国学者黄希庭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就心理科学而言,人格可以认为是个人的生活旨趣、认知方式、情绪特征、意志品质和态度倾向等心理特征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结构[2][3],或个体区别于他人的持久的、带有倾向性的性格特征,而这些特征概括起来可以用以解释其行为[4]。

人格的争论除了人格定义,还有其影响因素的界定。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格主要受本能欲望和心理创伤的影响;行为主义者认为人格是被动的环境塑造的产物;人本主义认为人格是个体遵循内在规律而建设性的发展起来的,是在良好人性基础之上,通过自我意识所形成的一个健康、完整、协调的整体[5];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构成人格的心理机制是人类数千年进化的产物,这些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适应性问题等等,人格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社会环境的熏陶、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培养而形成和发展的,人格的结构在儿童早期初步形成[6]。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在一定时期内它是稳定不变的,可以用来推断和预测某一时期内个体的特定行为,但人格又具有可变性,可以通过一定的干预和培养予以改变[7]。

传统教育中,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格教育”(Personality Education)是由家庭、学校和教育咨询诊所共同实施的,旨在培养儿童“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使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风格和完善人格的教育[8]。人格教育简单说就是以发展受教育者人格为中心的教育,就是针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健康等目标进行的心理教育,是一种发展受教育者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着眼于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培养的教育[9]。

三、我国的人格教育

古代汉语中并没有“人格”这个词,现代中文的“人格”引自日文意译英文中的“Personality”一词。中文中的“格”字有两个翻译:1.树的枝条:表现在外、人人可见;2.树的品格:由树的内在特点决定,要了解这一点则需要认识树在各种环境下的枝条状况。因而,在中国文化中的“人格”代表的是人的品格、标准、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或符合社会规范的程度如何[10],即在中国文化中更强调的是人格的社会性,个体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我国关于现代人格教育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梁启超提出的“新民说”[11],梁启超的观点在于重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克服奴隶劣根性,养成独立人格,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念[12]。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塑造国民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13],强调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必须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即崇尚自然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健全人格;蔡元培把健全人格定义为兼具个性与群体性,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和谐共存的个体。这也标志着我国人格教育完成了从传统的“律己修身”向现代“健全人格”的转变。

四、西方的人格教育简史

西方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教育大多采用“由外而内”的实现方式,通过法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既保证个人自由、个人利益的实现,又保证社会的和谐有序[14]。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开始就什么是正常的人格发展情形,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格及其特征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奥尔波特认为,健康或成熟的人在性质上不同于病态或不成熟者,一个健康成熟的人应具有六项标准。西方人格心理学家则希望通过编制和测定人格量表,如加利福尼亚儿童Q-Set问卷、EPQ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等得出人格的结构或构成要素。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人格教育是在其理性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注重的是人格的构成要素的培养和改变。

五、人格教育发展展望

目前国内有关人格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仍相对较少,对于中国人的人格构成是否如同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人格要素尚有异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人格教育的发展。其次,目前尚未出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因此,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应该实施什么形式和内容的人格教育仍需要心理学者进行探索。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人格教育必将发挥其卓越的效用,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3]郑敦淳,郑雪等.经典人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

[4]迟毓凯.心理学视角的人格教育[J].河北教育(德育版),10-11.

[5]吴越.从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看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J].教育研究.2005.28(6).486-488.

[6]郑雪,试论人格教育的意义、目标和原则[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1-7.

[7]金芳.3-6岁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促进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14.6.

[8]陈中永.心理教育学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9]葛斌,茅洪波.论人格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3).58-60.

[10]王登峰.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理论与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11]张克强。论现代人格教育[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7(3).46-49.

[12]杨奋泽,马永山.从《新民说》看梁启超对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反思[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76-83.

[13]徐永赞,潘立勇.蔡元培完全人格教育思想[J].河北学刊.2006,26(3):229.

[14]孙德玉.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7(1).72-77.

月盈(1988-),女,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苏军帅(1991-),男,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心理学家师范大学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谁更难过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人生什么最重要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