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017-04-15王叶南
王叶南
(西北民族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124)
浅谈电子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王叶南
(西北民族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124)
电子类专业本科生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是自身和社会的需要。本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循序渐进法、兴趣激励法和知识传承法等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竞赛和毕业论文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科研能力;电子类专业;本科生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面向未来,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直接引领国家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的提升,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保证[1]。
本文针对电子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思考。
1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
1.1 为学生就业和深造奠定基础
本科生毕业后一般会在就业和继续深造中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去向。不管选择哪一种,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都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电子专业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知识。学生毕业时,不但要掌握电子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校时,除了学习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自动控制、传感器等课程,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外,还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一些实际应用的训练,例如:进行小型控制电路的设计,采用不同的传感器对物理量进行测量与数据处理,针对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建模与仿真能力。这样在应聘中才能够脱颖而出,或是在研究生面试阶段获得导师的认同。
1.2 有助于提升本科生的创新意识
文献[1]提出,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与未曾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在创新能力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参加过科研实践活动的学生,包括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发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的设计。在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激发了他们进行创新的兴趣和激情。例如有学生在经过科研训练后,产生了很多设计的灵感,利用太阳能为手机充电,应用感应器设计了智能助老轮椅,结合自动控制原理设计了两轮自平衡小车等等。学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
1.3 促进民族产业的发展
在民族院校中,每个教学班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进行教学和科研实践的过程中,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一起学习,一起探讨,集思广益,共同进步。从学生时代开始便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少数民族的学生大部分都希望毕业后去建设、服务家乡,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造福家乡,随着他们的不断成长与发展,必定能在不久的将来进一步提升民族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便设计了诸如牛羊自动喂食系统,农产品销售网站等实用项目,充分体现出他们对民族产业创新的热情和努力。
2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
2.1 循序渐进法
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应当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在我校电子类专业四年的培养教学中,就注意到合理规划,系统训练,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3]。在大一阶段,学习基础的数学、计算机以及软件语言,在大二阶段,掌握电路、单片机、数字信号和网络等专业知识,学会使用专业的编程软件和电路软件等,具有初步的设计思想,在大三阶段,补充了传感器、自动控制和硬件电路设计等知识后可以实践尝试设计小型的控制电路,从设计到编程、焊接、调试最后完成整体设计,在大四阶段,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4]。如此循序渐近地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2.2 兴趣激励法
科研活动是一项创新型活动,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科研的兴趣。例如,我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期间,会安排展示往届学生制作的各种小发明、电子设计等作品,引起新生的好奇,激发兴趣,激励他们在此后的学习中努力创新。另外,学校还会邀请公司企业的电子工程师、国内外顶级教授到学校进行学术报告,促使学生了解更多电子专业的前沿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类似的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科研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2.3 知识传承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的过程中,会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如果随着本届学生的毕业,这些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也被带走,这意味着下一届学生又需要重新进行积累。所以在学生中间,建立一种传承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由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同时将科研学习中的知识积累以文档或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随着时间的延伸,这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经验的积累等积累,会越来越丰富,便于后来者的借鉴和学习。
3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参与科研项目
学校鼓励在校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习或参与项目部分的设计与研究,同时锻炼他们的文献检索与论文的撰写能力。学校每年还设立开放实验室项目,为学生开放实验室,便于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锻炼动手能力。另外在校学生还可以申请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申请一定的经费,组队进行自主开发与设计,这项活动使得学生的科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2 参与各项竞赛
参与竞赛不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更能体现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电子类专业大学生会有各种机会参与诸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竞赛、挑战杯竞赛以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等赛事[5]。
(王叶南等文)
围绕这些竞赛,从申请、组队、备赛到竟赛,参赛者得到了很多锻炼。例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项目四旋翼飞行器是对“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C语言”等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比赛过程中,提升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同时为他们以后应聘工作,参与面试增加了成功的筹码。
3.3 注重毕业论文环节的培养
毕业论文撰写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展示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5]。以往的模式是教师出题学生选题,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研究深度有限。如果学生在前期有一段参与科研项目的经历,便可以选择参与过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的内容,并作进一步的延伸。这样,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会有更深的研究,用于毕业论文的研究时间更充足,可以撰写出更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实现毕业论文质量与自身科研能力的双重提高。
4 结语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电子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见解,在教学与实践环节中注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加强科研素养的修炼。这对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必要的。
[1] 江颖.科研训练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差异研究[J].长春: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31-33
[2] 郭翔.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及改进路径研究[J].南京:中国农业教育:人才培养,2014.3:43-44
[3] 姜长宝.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广州:科技管理研究2010.8:154-155
[4] 李国辉,葛海波.电子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6:108-110
[5] 符运良.关于电子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考[J]西安:中国电子教育2012.4:59-61
The Discussion of How to Bring up the Electronic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bility on Scientific Research
WANG Ye-nan
(CollegeofElectricalEngineering,Nor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LanZhou730124,China)
At the university,it is important to bring up the electronic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bility on scientific research.Students have the initial capacity of research is necessary for themselves and the society.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this paper proposed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operational cap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such as step by step method, interest excitation method and knowledge transfer method. By guid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re in the project, competition and to write graguation thesis, ascens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 is achiered.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electronic; undergraduate student
2016-04-12;
2016-05- 24
王叶南(1984-)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单片机与通信电子线路的教学与研究,E-mail:251479249@qq.com
G642
A
1008-0686(2017)01-0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