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017-04-15刘琳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陈列文化遗产形式

刘琳

【摘要】当前,面对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将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由于部分机构的常设陈列不够丰富、有些陈列长期得不到更新,或未充分面向观众开放,内容单调、贫乏;展览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不能激发不同层面观众的参观兴趣。本文通过从博物馆人员,展览形式,展览内容等方面分析,建议,通过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员;展览形式;地方特色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一次表明国家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为我国的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目標任务,指明了方向。博物馆是传承文明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媒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展示载体,是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是公众获取知识资源的重要场所。博物馆的所有工作都是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为核心。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实行和观众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观众对于文化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部分机构的常设陈列不够丰富、有些陈列长期得不到更新,或未充分面向观众开放,内容单调、贫乏;展览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不能激发不同层面观众的参观兴趣。如何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拉近同群众的距离,是值得每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提高博物馆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作为重要的业务活动,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将展陈作为评价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博物馆现有的人才存在很大不足,尚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要持续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着力培养或引进具有先进管理和运营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和兼具文化、艺术、管理、规划等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既有的人才队伍应定期、分层次、分阶段的加以培训,在观念更新、知识更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不断加强,并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激励与考评制度。

1、正确认识工作的重要性。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往往涉及许多学科的内容,它要求所从事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管理、规划、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没有合适的专业人才进行有效的规划与管理,这些机构最终难免会落入俗套,甚至连文物的保护都无法保障。

2、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想正确的、全面的、深刻的向观众介绍整个展览,并完美的解答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成为“一口清”、“问不倒”的讲解员,这些都需要长期的不断的学习与积累。

3、建立有效的人员引进与培养管理机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和激励评价措施,创新人员培养机制,加快人员队伍建设步伐,吸引优秀的人才进行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创新展览展示形式,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由于受传统惯性思维影响,缺乏创新意识和发展动力,“以观众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尚未内化,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反应速度较慢,如何适应人们对视听越来越高的要求,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文化,打造出自己的文化品牌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挑战。博物馆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而博物馆内的陈列展览又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实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介质,因此,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陈列展览的优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理念决定着其在文化服务事业中的作用。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于陈旧落后的展览形式及手段。已经越来越不能吸引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对于博物馆的展览陈列提出了新要求。因而需要充分利用有效的传播渠道,使用丰富的展览手段,提高博物馆内容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1、突出广大观众的需求。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要以广大普通观众的需求为基础,重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联系,尽量使展览内容与广大观众相贴近,充分展示博物馆的风采。

2、创新陈列内容。随着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单一的陈列形式已经不能再吸引大众的眼球,陈列内容需要不断的追求新的变化,涉及面更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特别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范围内,要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

3、创新展览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也开始运用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陈列展览思路和形式也面临新技术的挑战,传统的展览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影视、声响等不同状态的信息通过屏幕呈现出来,快速地切换,有机地组合,给观众更丰富的信息,调动观众的多种感知通道,有效强化观众对特定信息的记忆理解,有效加强观众的参与感。

三、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博物馆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利用馆藏文物和标本,通过组织展览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完成这个传播过程,博物馆才真正完成了自然、历史和人类现实之间的对话,才能向社会显示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展览展示在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为民族与地区的文化特性提供保证。博物馆工作人员要有保护发展民族文化,增强群众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时期的博物馆应该更富于个性,更富有鲜明的民族与地区的特色,这样的陈列展览才更有活力,更受社会公众的欢迎。

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历史发展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地区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民族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地人从小生长于此,在此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本地特征,但人们并不一定了解自己的文化来源。为此,博物馆要向观众介绍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科技的发展成长过程,发扬当地的历史文化。

1、深入研究本地区的历史发展及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要重视对自己家乡文化的搜集、整理、保护工作。博物馆陈列的器物,首先看到的是最直接、最外在的表现,它实质上总是打着它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的深层烙印。发掘文物的内涵,一般也是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客观认识规律去认识,只有了解了其内涵,才能深刻地感受它,从而以更多的丰富内容充实它,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它。

2、整理展览文物,突出展览主题。文化遗产陈列以展示本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为主题,突出本地特色,形式服从于内容,不要面面俱到,要以点带面,要少而精,要让普通的参观者看得懂,真实地反映本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结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越,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如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成为新时期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目标,也成为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目标。但博物馆当前的服务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于文化需求,因而博物馆需要针对当前发展的现状和大众需求,立足其文化传承功能,建立一流的博物馆文化服务团队,并有效的进行陈列展览形式的创新,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卢禹舜. 文化遗产保护类公共文化服务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航班, 2015(08).

[2] 安 慧. 试析加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J]. 文化语言, 2013(09).

[3] 姜 涛. 浅谈新时期博物馆陈列工作[J]. 丝绸之路, 2011(08).

猜你喜欢

陈列文化遗产形式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出售中
组合与构建
小议过去进行时
Tough Nut to Crack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贪官“自我量刑”,满足了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