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是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017-04-15李佳璐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建设

李佳璐

【摘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手段的创新,努力找准契合点,不断打造新亮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创新;农村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而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科学文明乡风的养成,以及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都将发挥十分突出的作用。

一、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缺乏引导。由于部分乡镇、村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重视不够,投入少,文化设施简陋,文化活动少,致使农民在业余时间无所事事,一些农民在劳作之余赌博、参与迷信活动等;二是外行负责或无人负责。由于机构改革,成立了教科文卫办、社会服务中心等,虽然还有一位主管或兼管文化工作的人,而这个人由非专业的同志担当了这一角色,很难做好文化工作,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基层文化工作失去了组织保障。三是载体失效。在当初建立文化活动站(中心)的时候,下的力气不小,花的钱也不少,但在近几年中,有的文化活动场已租挪它用,有的图书阅览室,也是“铁将军”把门。即使还有文化站(中心),也没有专人负责,名存实亡,发挥不了作用。没有文化站使农村思想文化工作失去了有效载体,封建迷信等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抢占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二、影响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原因

纵观农村文化事业的现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改善,广大农民的欣赏水平也逐步得到提高,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嗜好和欣赏习惯。加之电视、网络等现代娱乐方式的日益普及,为他们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内容陈旧、形式老套的文化活动,已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受到农民群众的冷落就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自身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乡镇机构改革,人员精简,文化干部兼职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带来文化工作人力资源不足。农村有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有的甚至就“活”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民间文化最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自己身边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或民族文化资源,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可以使他们在劳动之余不出村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保持其喜闻乐见风格的同时,充实其内容,创新其形式,赋予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利用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办法,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群众最容易接受,也最乐于参与。

三、创新机制和体制,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更快更好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文化的支撑,经济再发展,环境再优美,也是空中楼阁。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民的思想领域,是各级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手段的创新,努力找准契合点,不断打造新亮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从两大方面加快建设步伐:

一方面从外部输入,即“送文化下乡”。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国家、社会一齐办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强外部输入力度。一是把文化建设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文化建设投入到位。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争取企业的资金投入,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三是找准兴趣点,抓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131”电影放映工程,用外面的力量推动、帶动农村文化发展,达到文化灌输的目的,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另一方面是从农村文化内部入手,即“让文化落户”。通过挖掘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农村文化的自身活力,发挥内因作用,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的“根”在农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强健的生命力,所以,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其“内在因素”,促进“内部发展”。为此,一是要把农民致富奔小康作为实现建设农村文化的原动力。致富奔小康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很好地与农民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努力拓展文化发展的空间,不断增强文化创新的原动力。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要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文化需求,打破文化活动就等于唱唱跳跳的偏见,将狭义文化向广义文化延伸,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在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知识,让农村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让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真正尝到文化的甜头,真切体会到文化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以队伍建设推动农村文化的建设。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关键是要有一支热爱和献身农村文化事业的工作队伍。对于农村文化专职人员,要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支出,落实好相关政策,保障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人员在编在岗,尽可能地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也要搞好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于农民业余文化队伍,也要积极引导鼓励和保护。农民是文化建设的受惠者,更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只有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纳到文化队伍中来,才能更好地摸清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村文化自觉创新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农民业余文化队伍的建设,也有利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三是不断开展特色文化,满足农民不同文化需求。要注意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加强对文化工作的指导,抓典型,以点带面,开展乡土味足,有自己特点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进来,成为农村文化的最终受益者。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建设
耕牛和农民
寒露
农民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